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明  李娟  刘伟才  张琪 《口腔医学》2022,42(6):481-486
目的 观察咬合改变导致小鼠焦虑情绪后全脑神经元激活情况,并与束缚应激中全脑神经元激活情况进行比较,以探索咬合改变致小鼠焦虑情绪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成年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进行实验,咬合升高后第7、8天分别进行旷场测试、高架十字迷宫测试检测动物焦虑样行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在咬合升高、束缚刺激后2 h全脑cfos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咬合升高后1周小鼠焦虑样行为显著增加(P<0.05),咬合升高或束缚刺激2 h后全脑部分神经元激活,其中屏状核、伏隔核、外侧隔核、下丘脑室旁核、孤束核中表达cfos蛋白的神经元数目在两种刺激中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 咬合改变与束缚刺激后小鼠全脑激活神经元存在差异,但在屏状核、伏隔核、外侧隔核、下丘脑室旁核、孤束核中共同激活。  相似文献   
52.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测量牙科陶瓷材料的弹性模量。方法制作VITA-MarkⅡ可切削牙科陶瓷材料试件5个,采用数字图像相关法(DIC)测量其弹性模量。结果测量结果与产品说明书中的标准值是一致的(P>0.05)。结论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自动测定出牙科陶瓷材料弹性模量,具有局部人工智能作用,且测量值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牙体预备技术是口腔美学修复治疗必知必会的核心操作,通过一定量的牙修复体组织的磨除,为目标修复体提供容纳空间、粘接面与完成线等。如何在完成高质量牙体预备的同时还能保存牙体、保护活髓和牙周组织是美学修复牙体预备中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就微创牙体预备的概念及核心要素,显微牙体预备涉及的解剖生理学、显微牙体预备术前设计进行介绍,并总结了显微牙体预备技术临床路径,提出了显微牙体预备核心因素——量与形的新认知。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球形、磁性和杆式附着体对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基牙位移的影响。方法制作球形、磁性和杆式附着体式覆盖义齿,在后牙区放置食物片并负载2 kgf、4 kgf、6 kgf、8 kgf时,用激光位移测量仪测量计算出基牙的位移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双侧后牙放置食物片时,磁性附着体垂直向位移最大,球形附着体的唇舌向倾斜和水平扭转最大,杆式附着体近远中位移最大。单侧后牙放置食物片时,工作侧除垂直向位移外,杆式附着体均大于磁性附着体。非工作侧杆式附着体在近远中和唇舌向倾斜、水平扭转均为最大;球形附着体在唇舌向倾斜和移动大于磁性附着体。结论不同附着体类型的覆盖义齿基牙,在实验中显示出不同的位移、倾斜、扭转的运动特点,磁性固位方式较杆式固位方式具有更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评估不同咬合记录方式在后牙单冠修复体咬合适合性方面的差异.方法 选择10例拟后牙单冠修复的患者,利用5种不同的咬合记录方式分别制作5个单冠.实验分组:以Co组(Artex CR+O-Bite咬合记录)为参照,其他4种咬合记录方式为实验组,包括3s组(3Shape TRIOS 3静态咬合记录)和3d组(3Shape...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上颌尖牙垂直位置改变对正面观和侧面观微笑美学的影响,寻找能被口腔医师和非专业人士接受的尖牙位置。方法: 选取一名志愿者,通过口内扫描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软组织图像并进行配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中,将上颌尖牙的垂直位置以0.5 mm为变量,自原始位置向牙合方1 mm和龈方1 mm进行数字化改变,重建三维虚拟数字化微笑面容。选取60名口腔医师和60名非专业人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分别从正面和右侧45°对5个数字化微笑面容进行评分。将数值输入SPSS 20.0软件包,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2组间对数字化微笑面容的评分差异,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不同评价角度的评分差异。结果: 尖牙垂直位置改变对笑容评价有显著影响(P<0.05),口腔医师和非专业人士对上颌尖牙垂直位置改变后微笑面容的美学评价存在显著差异(P<0.05);评价角度不同,对微笑美学评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尖牙牙尖相对侧切牙切缘于龈方0.5 mm时的笑容最美观,尖牙牙尖超过侧切牙切缘的笑容则不美观。临床上可参照所得数值,进行前牙美学设计。  相似文献   
57.
目的:比较两种牙科陶瓷赫兹动态加载下的破坏方式。方法:应用圆球加载实验对VitamarkⅡ可切削陶瓷和GI—Ⅱ渗透陶瓷标准试件进行动态加载,观测破坏方式。结果:渗透陶瓷中心塌陷,外侧放射状裂纹导致试件的破坏。切削陶瓷试件破坏来源于触点外侧的锥状裂纹和后续的放射状裂纹。结论:均质陶瓷赫兹接触破坏以跪性模式为主,而非均质陶瓷来源于类塑性破坏。  相似文献   
58.
冯玥  胡仲琳  刘伟才 《口腔医学》2022,42(10):905-910
目的 探究三维虚拟牙科患者的建立对前牙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30例需进行上前牙瓷贴面或全瓷冠修复的患者,分3组:组一建立三维虚拟牙科患者进行修复设计;组二结合二维面部照片设计;组三不参考面部信息,仅基于CAD/CAM形态数据库进行设计。制定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评价量表,由三位医师对术后美学效果进行评分比较。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进行前牙美学修复效果满意度评价。结果 (1)实现三维虚拟牙科患者的临床建模路径,完成整合面部美学要素的前牙修复效果评价量表的制定。(2)术后美学效果医师评价:组一、组二、组三总评分分别为(82.53±2.70)、(80.30±1.77)、(72.90±3.39)分,组三显著低于组一及组二(P<0.05);三组面部效果评分分别为(27.97±1.39)、(24.43±2.21)、(22.33±2.25)分,组一显著高于组二及组三(P<0.05)。三组患者满意度VAS评分分别为(8.70±0.71)、(7.30±0.67)、(6.60±0.84)分,组一显著高于组二及组三(P<0.05)...  相似文献   
59.
磨牙症的病因分为外周神经因素和中枢神经因素,耠因素在磨牙症中只起一小部分作用。磨牙症与睡眠觉醒有关并受多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的影响。中枢神经化学递质可能打乱了基底神经节的直接和间接输出通道的平衡,从而打乱咀嚼肌协调运动,引发磨牙症。左旋多巴、溴隐亭和普萘洛尔可抑制磨牙活动,肉毒杆菌毒素可降低磨牙的频率和磨牙诱发的疼痛。可乐定可抑制磨牙症患者的快速动眼(REM)期,磨牙症患者尿儿茶酚胺水平较健康者高。有人认为磨牙症患者的睡眠效率低于健康人,有人认为磨牙症患者有正常的睡眠结构和质量;有人认为磨牙症常发生于睡眠的第2阶段和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均匀分布于REM期和非快速动眼(N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多数发生于NREM浅睡眠期,少数发生于REM期,有人认为磨牙症是继发于微觉醒的异常口腔活动。个性、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也是磨牙症重要的影响因素。磨牙症患者有较高的生活压力和焦虑,磨牙症程度重者,其工作和生活压力也重。本文就磨牙症的中枢神经病理生理因素和精神心理因素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夜磨牙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经颅磁刺激(TMS)下产生的咬肌运动诱发电位(MEP)的异同。方法:纳入30名夜磨牙患者及30名健康志愿者,单脉冲TMS大脑皮层面部运动区域,记录咬肌MEP,分析比较2组MEP的各项参数。试验均在白天受试者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结果:夜磨牙组咬肌MEP的激发阈值(130%AMT)为53%,对侧MEP(c-MEP)的潜伏期为(6.7±1.3)ms、波幅为0.19(0.15,0.29)mV,三叉神经根MEP(r-MEP)的潜伏期为(2.3±0.4)ms,中枢传导时间(CCT)为4.4(3.3,5.2)ms;正常对照组AMT为52(52,55)%,c-MEP的潜伏期为(6.4±0.7)ms、波幅为0.23(0.17,0.28) mV,r-MEP的潜伏期为(2.4±0.4)ms,CCT为4.0(3.4,4.4)ms,2组咬肌运动诱发电位各项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别。结论:与正常人相比较,夜磨牙患者大脑皮层运动系统兴奋性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