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手指狭窄性腱鞘炎是手指屈肌腱鞘的狭窄性无菌性腱滑膜炎,多见于老年女性患者,可引起疼痛、手指屈、伸活动障碍,甚至绞窄,严重影响手指的功能。目前临床上治疗腱鞘炎的方法多分为两大类,即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老年患者,保守治疗好转后多有间断性复发,导致病程延长、病情加重。我们采用A1切除治疗老年手指狭窄性腱鞘炎,并分析其术后手指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及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袢钢板内固定术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10—2021-10诊治的26例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其中观察组14例行关节镜下袢钢板内固定,对照组12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关节外科协会ASES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6个月,平均13.3个月。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1个月疼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3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  相似文献   
13.
两种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 年1 月- 2008 年6 月,应用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皮肤缺损4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示指背侧顺行岛状皮瓣组27例(指腹缺损17例、指端皮肤缺损4例、末节背侧皮肤缺损6例),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21例(指端皮肤缺损11例、指腹缺损6例、背侧皮肤缺损4例),术后对皮瓣的成活率、拇指的功能恢复、供区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分别平均随访14.2、15.7个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感觉恢复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示指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5~8mm;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组静态两点辨别觉为6~10 mm,均达到S3+级以上,评分>16.拇指指间关节活动与健侧比无明显差异.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外形不如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修复的效果好,且示指背侧供区游离植皮易于指背腱膜粘连,影响滑动,需术后配合功能练习和康复治疗.[结论] 示指背侧岛状皮瓣和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血供安全、可靠,是修复拇指指背、指腹缺损的理想皮瓣,对于拇指指端缺损的修复,拇指尺背侧岛状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从对供区的影响角度看,拇指尺背侧皮瓣优于示指背侧岛状皮瓣.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外膜缝合法修复神经,其缺点为没有束间方向的控制,即再生的神经纤维错向生长,难以保证精确对合而影响神经的再生。导管法修复神经比其它方法具有明显的优点[1],即在神经再生中暂时固定并支撑神经的两端,引导再生的轴突定向生长,避  相似文献   
15.
倡导自主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教书育人的根本途径[1]。实验诊断学自主学习模式,是基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所面临的困惑提出的。在学科特点上,实验诊断学作为基础向专业过渡的学科,其教学内容宽泛,与其他学科联系紧密,在有限的学时内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的医学课程体系设置,尚没有形成完善的器官系统模式,本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脱节;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目标有较大差异等等,知识、技能、素养全  相似文献   
16.
实验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开始认识疾病就用“望”“闻”对排泄和分泌物进行观察,作为问诊和体格检查的补充,由于科学进步,进而借助仪器和试剂对血液和其他标本进行检查,协助临床诊断。既后将与诊断疾病有关的基础和临床医学的实验检查整合为新的学科即检验或实验医学(1aboratory medicine)。从临床角度可将其分为:以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手段为主要内容,用于临床诊断为目的的临床检验学和由临床医师掌握并用于分析病情进行诊断疾病两部分,后者因属诊断学范畴故称为实验诊断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