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可行性、安全性、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和关节置换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3年9月在我院骨科施行关节置换治疗的年龄80岁以上的股骨颈骨折36例的疗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置换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Harris评分改善、并发症发生、下地时间、术后翻修等的差异。结果36例中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0例,全髋置换组6例。两组中均无病人术中、术后死亡,Harris评分平均改善38.2分,优良率为80.55%,并发症发生10例,发生率27.78%;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并发症的发生均明显低于全髋置换组,而Harris评分改善、术后翻修、下床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关节置换为有效的治疗方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只要经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该类患者完全能安全度过围手术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两种手术方式中人工股骨头置换更适合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92.
刘仲前  唐六一  吕波 《中国骨伤》2005,18(7):400-401
目的:探讨Ⅰ期手术脊柱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4年6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31例,其中胸椎15例,胸腰椎5例,腰椎11例;平均年龄31.6岁;病程4个月~2.8年,平均9.2个月。全部病例经彻底病灶清除后Ⅰ期植骨内固定,前路固定21例,后路固定10例。结果:术后随访平均13.6个月(4个月~2年),植骨全部骨性融合,后凸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改善,无感染和窦道形成。结论:彻底病灶清除是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在此基础上引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结核增加了术后节段稳定性,植骨块牢固,植骨融合率提高,后凸畸形矫正满意。Ⅰ期内固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3.
探索求实努力提高微创骨科诊治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创、移植和替代并列为 2 0世纪医学领域的三大创新。有人预言 ,2 1世纪外科有两大发展趋势 ,一为器官移植 ,二为微创外科。在外科领域 ,微创观念自古有之。公元前 4世纪 ,希腊医学之父Hippocrates就告诫医生 :“不要做得过多” ,不要增加病人额外创伤 ,这已蕴含了微创观念 ;美国外科奠基人之一Halsted创制蚊式血管钳 ,首创细丝线结扎技术 ,锐性解剖分离 ;法国外科之父Pare采用血管结扎法代替沸油处理截肢伤口等均是微创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虽然目前微创外科尚没有权威的定义 ,但不少学者提出了精辟表述。王正国院士提出 ,微创外科是…  相似文献   
94.
目的比较负压封闭引流术(VSD)与传统闭式灌洗引流术(CCD)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18例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患者经彻底清创后分别给予VSD和CCD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VSD组10例,随访11~32个月,平均20.7个月;CCD组8例,随访13~27个月,平均20个月。两组患者症状复发率分别为10%和25%,经再次使用VSD治疗后均好转,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CCD相比,VSD治疗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不足之处是费用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5.
庞健  徐钢  刘仲前 《四川医学》2002,23(5):452-453
目的:对长骨孤立性郎格罕细胞肉芽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收集我院1985-2001年经临床病理证实的长骨孤立性郎格罕细胞肉芽肿23例资料,对其临床表现、X线片和病理学特征以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综合分析。其中18例标本进行了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伴全身发热、局部肿胀或患部功能障碍。病变部位:股骨9例,肱骨7例,胫骨3例,腓骨2例,桡骨和尺度各1例。X线片主要表现为孤立性边界清楚的溶骨性骨破坏。病理组织学是以郎格罕细胞增生为特点,免疫组化染色朗格罕细胞表达S-100蛋白。治疗均采取单纯刮除术加植骨或骨水泥堵塞。平均随访3.5年,无1例复发。结论:原发于长骨的孤立性郎格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相对少见而原因不明的骨瘤样病变,其临床诊断要与慢性骨髓炎、骨尤文氏肉瘤以及其他骨病或骨肿瘤等鉴别,最后确诊要依靠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并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6.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八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总结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教训,报道8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提出在高能量损伤时应注意的问题。本组均为高能量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为基底部无移位性;股骨干骨折为粉碎性,7例位于中段,1例位于上段。一次手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例,骨牵引治疗1例。平均随访3年,手术复位除1例股骨干骨折未愈合,再次手术外,7例均满意愈合,功能良好。认为对有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均应提高警惕,注意有无股骨颈合并损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两处骨折分别切开复位内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癌中做血管密度与肿瘤分级和复发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7例骨巨细胞瘤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S)染色,显示肿瘤内新生血管,并计数肿瘤组织中的微血管密度。结果:骨巨细胞瘤的微血管密度与肿瘤体积大小无关(P>0.05),与Jaffe病理分级虽无平行关系,但Ⅰ级瘤微血管密度低于Ⅱ级和Ⅲ级瘤,有显著性差异(P<0.01);骨巨细胞癌发发组的微血管密度高于无复发组,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巨细胞瘤微血管密度与增殖细胞核抗原增殖指数(PCNA-PI)呈显著正相关(r=0.85)。结论:骨巨细胞瘤的微血管密度与其肿瘤分级和复发有一定关系,并与癌细胞的增殖相一致;肿瘤做血管密度可作为判断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8.
目的:股骨下端骨折多为粉碎骨折,易累及膝关节,治疗上较为困难。讨论股骨下端骨折的手术治疗是有必要的.方法:作者于1991年-1997年手术治疗31例,A型11例,B型4例,C型16例,固定方式为"L"型髁钢板、内外侧普遍预弯双钢板、松质骨螺钉和克氏针,合并使用螺栓。采用切口有大腿前外侧切口(部分病例加用内侧切口)和膝关节前外侧切口.结果:25例随访5月-6年2个月,全部病例均获愈合,功能评定优良率72%。结论:手术能较好地解决骨折的解剖复位和膝关节面平整程度的恢复,疗效较满意。手术切口推荐使用膝关节前外侧切口。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血管修复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月至2004年7月收治17例该类患者,采用钢板固定股骨骨折、单臂外固定支架固定胫骨骨折、血管修复术治疗动脉损伤,并随访其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1个月(8~24个月)。本组病例骨折均获解剖复位,随访均获骨性愈合,所有患者受伤肢体均存活。手术切口及减张切口无感染发生,无固定材料松动断裂等发生。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优9例,良4例,中3例,差1例。结论钢板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浮膝合并动脉损伤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固定牢固等优点,是临床治疗浮膝合并下肢主要血管损伤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大规模群体伤中高龄伤员多发性骨折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汶川大地震后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63例高龄伤员多发性骨折(≥70岁)伤情特点及早期处理方法。结果 63例伤员无1例死亡,其中54例手术治疗(截肢手术2例,外支架固定12例,内固定治疗40例),其余9例采用保守治疗,所有伤员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脂肪栓塞综合征。结论正确、全面评估老年伤员基础状况和伤情特点,实施及时、有效的早期治疗,多科室协作积极控制合并症,防治骨折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及伤员的康复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