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71.
螺旋CT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对颈椎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椎骨折螺旋CT轴扫、多平面(MPR)和三维(3D)重建图像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颈椎骨折患者术前螺旋CT资料20例,同时进行了MPR和3D重建图像分析。着重观察颈椎骨折的部位、椎体序列、椎体高度、骨折线、椎体附件骨折和旋转/脱位等的螺旋cT表现,并评价轴扫、MPR和3D重建图像的优势。结果在20例中,轴位螺旋CT显示25个椎体骨折,5个棘突骨折,5个椎弓根骨折,10个椎板骨折,1个寰枢椎脱位,2个椎小关节脱位,1个椎体旋转,0个非寰枢椎椎体脱位,22个椎管狭窄。MPR图像显示上述结构异常分别为:25,5,4,8,3,2,1,2,22。3D图像显示上述结构异常分别为:25,5,4,7,3,2,l,2,22。3D和MPR显示椎体骨折效果好,但对附件显示欠佳;在显示椎体脱住和旋转方面,3D重建最直观。结论颈椎骨折的螺旋CT、3D和MPR重建,是轴位CT扫描有价值的补充,可更好显示骨折的情况,能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72.
魏丹  刘仲前 《四川医学》2001,22(11):1030-1030
陈旧性臂丛损伤合并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是较为少见而严重的损伤。在臂丛探查手术中因忽略可能存在的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可导致手术失败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院 1993年来共收治陈旧性臂丛损伤患者 2 1例 ,占 14 .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3例 ,2例男性 ,1例女性 ,年龄2 6~ 4 3岁。损伤原因 :锐器伤 2例 ,机器压榨伤 1例。损伤部位、类型和时间 :本组 3例均为右侧 ,2例为锁骨下臂丛部分断裂、粘连 ,1例为全臂丛挫伤、粘连 ,锁骨下动脉假性动脉瘤均位于第三段。手术时间距伤后 2 1天至 1月。1.2 处理方法和结…  相似文献   
73.
庞健  徐钢  刘仲前  李科 《四川医学》2003,24(11):1126-1128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P5 3蛋白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肿瘤分级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LDP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 5 1例骨巨细胞瘤进行VEGF、P5 3蛋白和FⅧRAg染色 ,检测VEGF和P5 3蛋白的表达 ,FⅧRAg显示肿瘤组织中的MVD ,并进行相对定量研究。结果 骨巨细胞瘤中VEGF高表达率为 49 0 2 % (2 5 /5 1)。VEGF高表达率在Enneking 1级与 2级或 3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复发组与无复发组和转移组与无转移组之间差异也都有显著性 (P <0 0 5 ) ,与病理分级无关。骨GCT中 12例P5 3蛋白有阳性表达 ,阳性率为2 3 5 3 %。P5 3阳性率在Enneking 1级与 2级或 3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在复发组 (3 3 3 3 % )与无复发组(9 5 2 % )和转移组 (5 0 0 % )与无转移组 (2 0 % )之间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1)。在骨巨细胞瘤复发组和转移组的MVD都分别高于未复发组或无转移组 ,两组间差异都有显著性 (P <0 0 5 )。VEGF与P5 3呈显著正相关 (r =0 697) ;VEGF和P5 3与MVD表达也呈显著正相关 (r=0 792 ,r =0 787)。结论 VEGF、P5 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Enneking分级有一定关系 ,与微血管密度相一致 ,并与骨巨细胞瘤复发转移有关 ,VEGF、P5 3蛋白的表达  相似文献   
74.
卢冰  刘仲前  胡豇 《中外医疗》2014,33(6):32-33
目的观察肿痛安胶囊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8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4例,给予肿痛安胶囊;对照组74例,给予颈复康颗粒。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服药期间无胃肠道刺激症状及过敏症状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有12例患者服药后出现明显的胃肠道不适症状。观察组有效率为83.2%(62/74),对照组有效率为68.9%(51/74)。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痛安胶囊用于缓解颈椎病疼痛,作用迅速、收效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5.
自1991年1月~1992年12月,采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治疗大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重建髋关节功能12例共13个髋。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根据临床及X线片评价,疗效优良率达85%。对应用Chiari骨盆内移截骨术重建髋关节功能的适应证、术式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11年中26例四肢骨折伴血管损伤治疗体会。材料和方法:26例均在8小时之内手术重建损伤血管。骨折采用髓内针固定17例,钢材螺钉内固定 7例,外固定支架固定2例。结果:均获得良好的肢体功能。无深部感染及骨折不愈、骨不连,无重要器官衰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挽救肢体主要取决于缺血时间,骨折损伤程度及处理时间,软组织损伤程度和全身重要器官损伤情况等因素。  相似文献   
77.
万仑  刘仲前  胡豇  吕波 《四川医学》2001,22(8):721-722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变和相关病理变化引起的一种脊髓功能障碍性疾病。它是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退变性疾病 ,其病理基础是脊髓遭受外部压迫和脊髓血运障碍。现总结我院 1995~ 2 0 0 0年经前路减压及带锁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脊髓型颈椎病患者 2 3例的经验 ,对其疗效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18例 ,女性 5例 ;年龄 58~76岁 ,平均 6 5.7岁。病程 7~ 75个月 ,平均 2 6 .7个月。均有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有颈肩部不适、四肢麻木无力、走路不稳等。神经功能评价 :依照JOA评分法 ,0~ 4分 5例 ,5~ 8分 1…  相似文献   
78.
肋骨原发性尤文氏肉瘤——附4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报道4例肋骨原发性尤文氏肉瘤井结合文献复习,对其临床表现、X线特征、组织发生、治疗和预后进行讨论。力法收集4例肋骨原发性尤文氏肉瘤,复习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X线照片,对其标本蜡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患名年龄17岁-34岁,中位年龄21岁。4例均有胸部肿块及疼痛,x线主要表现为肋骨溶骨性破坏,手术所见4例均有肋骨骨质破坏和周围软组织浸润。结论肋骨原发性尤文氏肉瘤少见,诊断上要与肋骨化脓性骨髓炎、结核病及继发性骨肿瘤等鉴别,最后确诊要依靠病理学检查并与临床表现和x线表现相结合来证实。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加压滑动鹅头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998~2004年采用加压滑动鹅头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Ⅰ~Ⅳ型骨折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获得平均1.6年随访者126例,骨折正常愈合118例,平均愈合时间4.1个月。髋关节活动与负重行走功能正常88例;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负重行走轻微跛行24例;髋关节屈曲小于90,°其他各方活动轻度受限14例。结论加压滑动鹅头钉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较好的方法,若适应证选择恰当,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0.
胸腰椎爆裂骨折120例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准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入路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入路手术65例,后入路手术55例。X射线片评定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CT评定椎管减压、椎管占位清除率,并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脊髓神经功能评定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结果随访15~32月,平均18月,无神经损伤加重及内固定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前入路组较后入路组椎体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伤椎复位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Cobb角丢失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前入路手术组较后入路组手术时间长、出血量多,椎管清除率优于后入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入路组;两组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胸腰段爆裂骨折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其手术方式选择应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椎管占位情况及是否伴有骨折脱位和脊髓神经症状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