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118篇
预防医学   2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2007年9月至2010年5月对40例NSCLC患者围术期采用FTS模式(PTS组);同期40例按传统手术外科(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rgery,CTS)围术期处理的同种手术患者(CTS组)作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持续漏气大于7d)的发生率;同时分析两组的心血管事件、外科技术并发症、术后辅助通气时间、手术结束时体温、ICU停留时间(length of stay,LOS)及住院天数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肺功能(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 )以及美国麻醉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thesiologists, ASA)评分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TS组术后早期肺功能(FEV1)恢复较CTS组快(P〈0.05),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34.21%比8.33%,P〈0.05)。两组LOS的中位数相差1d;FTS组住院天数明显低于C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3.6)d比(16.6±5.7)d,P〈0.05]。结论FTS模式对NSCLC患者进行围术期处置,可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等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龄患者体外循环后肠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 选取高龄患者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谷氨酰胺( Gln)组和中西联合组,Gln组在术日CPB开始后和术后2天内分别静脉给予Gln 0.4g/kg.联合组在Gln的基础上根据中医分型,于术前及术后给与不同中药制剂.术前及术后即刻、1天和2天检测血浆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 IL-6)以及二胺氧化酶(DAO)含量,同时应用彩色多普勒仪,于患者肠系膜上动脉的起始2 cm内进行检测舒张期峰值流速(EDV)、搏动指数(PI).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体外循环后Gln组血浆内毒素水平、IL-6和DAO水平均降低.体外循环后及术后1天联合组较Gln组内毒素、IL-6以及DAO水平均降低.彩色多普勒分析EDV及PI,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及Gln组术后EDV明显升高,PI降低,术后即刻及术后1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谷氨酰胺二肽对体外循环后的肠黏膜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联合应用中医药制剂更有利于高龄患者体外循环后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3.
目的 通过建立猪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探讨染料木黄酮(Genistein)预处理对CPB MI/RI损伤后时相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将16只成年家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和实验组(Gen)(n=8).常规建立CPB模型,主动脉阻断同时灌注改良St.Thomas停搏液.每组于CPB前、CPB结束时、主动脉开放后2 h检测冠状静脉窦血肌钙蛋白(TnT)含量,外周血中IL-6、IL-8、TNF-α浓度;并于相应时间点监测心功能变化;分别于CPB前和主动脉开放后2 h取左心室心肌,进行心肌组织cNOS、iNOS活性测定.结果 (1)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心功能指标明显改善(P<0.05);(2)对照组的TnT以及炎症因子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3)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iNOS和cNOS活性显著增高(P<0.05).结论 CPB前Genistein预处理能够引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后时相心肌保护作用,其中cNOS、iNOS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心室辅助装置临床应用中的管理要点。方法 2001.1~2002.12共有6例患者行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其中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合并心衰4例(1例术前2次心搏骤停),肥厚性心肌病多次心搏骤停1例,急性大面积心梗并心源性休克1例。4例植入Berlin—Heart人工心脏,其中1例为永久植入型,余为体外气动隔膜型;另2例植入Me—dos心室辅助装置;6例患者中行双心室辅助1例,其余5例为左心辅助。术后采用四联抗凝治疗,专人定时密切监测心室辅助装置血泵和主机工作情况,及时调整各项参数。结果 本组所有患者术后心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其中4例术后可携心室辅助装置自由活动。全部病例中有2例患者于术后心功能基本恢复并成功撤除人工心脏康复出院,1例患者携带人工心脏出院。死亡2例中,1例因术前出现多器官功能不全,术后虽然血流动力学有所改善,但终因严重肝肾功能衰竭于第l0d死亡。另一例患者因凝血功能异常术后并发严重的免疫性溶血于术后第12d死亡。心室辅助装置工作期间无机械故障发生。结论 心室辅助装置作为终末期心衰患者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或作为长期应用以促进心肌功能的恢复,其作用显著。在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心室辅助装置系统的各项管理,使其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5.
肺移植(lung transplantation,LT)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肺疾病患者生命的一个重要手段。细支气管闭塞综合征(bronchiolitis obliterans syndrome,BOS)作为LT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广泛存在,其特征性病理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细支气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最终导致纤维瘢痕的形成和细支气管闭塞。理想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的进一步开展。目前,研究肺移植缺少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了解肺移植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发病机制,有助于改善肺移植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肺移植后患者生存率。本研究23将就肺移植后的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模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GS)的常见原因有心肌梗死、心脏手术后休克、慢性心力衰竭失代偿、急性瓣膜失效和心肌炎等.根据情况不同,CGS的院内病死率为40%~80%.尽管应用了诸多新的药物和方法,CGS的疗效仍不理想[1].  相似文献   
97.
刘中民  朱洪生 《中国急救医学》1994,14(6):F002-F002,1,2,3
本研究在国内外首次研究内直视手术病人体外循环期间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合称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变化,以探讨心脏手术自主系统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肌再灌注损伤的关系,并首次将迷走神经拮抗剂,山茛菪碱正式用于临床心肌保护,以提高复杂,危重心脏病人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98.
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细胞)在正常机体维持T淋巴细胞动态平衡和免疫耐受的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早在70年代初期,Gerson等就提出正常的胸腺中可能存在一群有免疫抑制能力的T淋巴细胞,但是这个观点被国际免疫学界忽略了近20年.直到1995年,Sakaguchi等才发现在自体免疫耐受中存在一类表达白细胞介素2受体a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杂种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心电图(ECG)的动态变化规律,为研究干细胞移植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治疗作用提供基础。方法选用杂种犬24只,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远1/3处,分3组分别于30min、60min、90min后松开。应用MPA-2000生物信号分析系统,在结扎前后及松开后连续动态记录ECGII导联QRS波群的变化。结果在开始结扎阻断冠状动脉血流时,QRS主波向上Rs型;重新开放血流血管再通之初,83.3%(20/24)的犬QRS波表现为主波向下rS型或QS型,伴QRS波增宽,然后r波波幅逐渐增大,逐渐演变成主波向上的Rs型,QRS时程恢复正常。15min、30min和大于30min的演变率分别为25.00%(6/24)、41.7%(10/24)和16.7%(4/24);且演变率与冠脉阻断时间相关。结论犬心肌缺血再灌注后ECG变化有一定规律,QRS波群变化趋势有可能作为心肌细胞功能恢复程度以及心肌保护效果较为直观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转染自体骨骼肌成肌细胞(SMCs)后心肌内细胞移植对犬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和心肌结构的影响。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载体pLenti6/V5-DEST-Cx43,利用慢病毒表达包装系统将目的基因Cx43 cDNA转染入体外培养的SMCs,并经克隆筛选后得到Cx43基因高表达的SMCs (Cx43-SMCs)。将24只AMI模型制备成功的杂种犬采用计算器随机法分为SMCs移植组、Cx43-SMCs移植组和对照组等3组(n=8),于犬AMI后4周分别在各组心肌梗死区进行细胞移植:SMCs移植组注入用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标记的SMCs、Cx43-SMCs移植组注入用BrdU标记的Cx43-SMCs、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在AMI前1天、AMI后4周和细胞移植4周后,用超声心动图(UCG)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同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BrdU标记移植细胞的存在情况;并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移植区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缝隙连接形成情况。结果实验杂种犬在AMI前、AMI后4周(即移植前)、移植后4周均获得良好UCG图像。AMI前UCG检查显示犬的左室形态和收缩功能均正常,建立AMI模型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SMCs移植组和Cx43-SMCs移植组各实验犬的左心室腔扩大,左室前壁变薄,收缩活动减弱至消失,LNEF降低,LNDD和LVSD均增加(P<0.05),为成功的AMI模型。移植后4周,与移植前AMI时比较,SMCs移植组和Cx43-SMCs移植组的LVEF升高,LNDD和LVSD则减少(P<0.05),心功能趋于恢复,其中Cx43-SMCs移植组较SMCs移植组为显著(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在细胞移植组心肌瘢痕区及其边缘均发现了植入的移植细胞;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心肌瘢痕区边缘有BrdU阳性细胞存在和分布,移植细胞的颜色呈棕褐色,与正常原位心肌细胞不同,其中Cx43-SMCs移植组植入的Cx43-SMCs在宿主心肌组织内排列有序,基本与宿主心肌的排列方向一致;电子显微镜观察到SMCs移植组可见骨骼肌样细胞(核偏、线粒体较小),有少部分移植细胞呈现闰盘(缝隙连接)形成初期;Cx43-SMCs移植组则见到有“心肌样”肌细胞分布在宿主心肌移植区中,且各细胞之间形成缝隙连接.结论Cx43基因转染自体SMCs后自体心肌移植能够在宿主体内生长、增殖,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结构和心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