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刘中民 《国医论坛》2019,34(3):17-19
目的:观察益气补肺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益气补肺汤治疗,持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经治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FEV_1占FVC百分比值(FEV_1/FVC)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补肺汤可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缓解症状体征,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2.
“休克”一词已沿用二百余年,至今其发病机理仍有许多争论之处。传统发病学认为,作为对致休克因素的应答,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在休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并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国外许多实验和文献似已将此作为定论。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特的莨菪类药在治疗感染性休克和其它类型休克取得的成功,国内不少学者将注意力转移到探讨迷走神经对休克发病的作用,以发掘莨菪药治疗休克的理论基础,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迷走神经兴奋是休克的始动环节”的假说。这一假说与Suteu氏理论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63.
辅助循环即使用机械方法部分或全部替代心脏做功 ,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和氧耗 ,从而改善心肌代谢 ,促进心功能恢复。我院于 1997年 8月~ 2 0 0 0年 9月为 11例心脏围手术期病人施行辅助循环 ,总结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临床资料本组 11例 ,男性 9例 ,女性 2例 ;年龄 44~ 72 (5  相似文献   
64.
损伤控制外科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创伤是当今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中占第1位。严重创伤后引起的生理内环境紊乱、免疫功能抑制以及早期确定性手术的实施,进一步扰乱了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易发生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因此在创伤后早期立即有效地控制各种原发损伤,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使病人安全度过创伤的急性反应期,是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成功率的关键。损伤控制外科(dam age controlsurgery,DCS)理论的提出和临床实践,对创伤外科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损伤控制和D C S理论形成的背景损伤控制一词最早源于…  相似文献   
65.
山茛菪碱对高脂饲猪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脂饲喂中国实验用小型猪模型,观察乙酰胆碱(Ach)拮抗剂山茛菪碱(654-2)对培养冠状动脉内皮细胞(EC)代谢、增生、血小板生长因子(PDGF)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ACh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654-2可明显减缓EC的生长、传代;2.654-2使EC的PDGF-A、B链基因表达降低;3.654-2增加EC的NO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减少过氧化脂质(LPO)产生。  相似文献   
66.
67.
日常生活中,“如厕间、洗澡间、酒席间、电视间、游泳间、吸烟间、棋牌间、鼾睡间、起居间、太平间”是引发心肌梗死的危急“十间”,怎么预防?怎么急救?请看图学习。  相似文献   
68.
随着现代医学水平和技术的提高,创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院内死亡率已经明显降低.但是,由于严重创伤时病情复杂,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伤情,按照预设规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尽快进行确定性治疗,就成了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具有高水平的急诊创伤外科或创伤外科中心,同时具备完善的创伤救治组织系统,对提高严重创伤救治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以下就国内外急诊创伤外科学科建设和创伤救治组织系统方面的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69.
体外循环冠脉血流恢复后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脏外科至今未能圆满解决的课题,本文综述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雾化吸入和静脉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对油酸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ALI)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LI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Ⅰ组)、ALI组(Ⅱ组)、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组(Ⅲ组)和盐酸戊乙奎醚静脉注射组(Ⅳ组)。每隔60分钟记录大鼠BP、肺动脉压(PAP),并检验动脉及混合静脉血气。注射油酸240min后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蛋白定量、肺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结果Ⅲ、Ⅳ组较之Ⅱ组能够缓解由注射油酸引起的PAP升高和PaO2/FiO2下降,Ⅲ组缓解更为明显(P<0.05)。Ⅲ、Ⅳ组BALF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和肺MPO活性均比Ⅱ组降低,Ⅲ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雾化吸入较静脉注射更能缓解油酸引起的AL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