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67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21.
硝苯吡啶(Nifedipine)、异搏停(Ve-rapamil)、硫氮(艹卓)酮(Diltiazem)均属Ca~(2+)拮抗剂,现已广泛用于急救临床。本文着重讨论有关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实时三维超声分析心肌致密化不全左心室几何形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对心肌致密化不全(NVM)左心室几何形态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1例NVM患者,应用RT-3DE技术对其左室腔的几何学进行三维图像分析,并测量心尖非致密层厚度(NC)与致密层厚度(C),计算NC/C值。结果RT-3DE技术能够全面地观察局部心肌的立体解剖结构,清晰显示肌小梁及其深隐窝,分辨出NVM左室的蜂窝状几何学特征;NVM组的NC/C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2.78±0.33对0.98±0.26,P<0.001);RT-3DE技术有助于分析NVM受累节段的分布范围及节段运动异常情况。结论RT-3DE技术能全面了解非致密层心肌节段的空间分布状况,是观察NVM形态学改变的最佳影像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3.
本文报道了9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遇有术前未能确诊动脉导管未闭的处理经验,强调了术中深低温、低转流量、不停止体外循环转流、术中需维持良好的左心转流、先经肺动脉切口直视下缝闭动脉导管,随后处理合并的心内病变,以及术中对动脉导管未闭的确认。9例病人除一例死于术后严重免疫性溶血外,全部康复出院,出院时无流及脑部并发症。  相似文献   
24.
长托宁在急性肺损伤中肺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在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内毒素诱导的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分别使用长托宁和山莨菪碱,测定各组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获取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采用ELISA法测定灌洗液上清中TNF-α、IL-6和IL-1β的量。结果长托宁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上清中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山莨菪碱组水平(P<0.05),长托宁组大鼠肺含水量、湿/干质量比值均少于山莨菪碱组(P<0.05)。结论盐酸戊乙奎醚能通过阻断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的失控性释放以及减轻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来抑制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肺损伤的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5.
心脏大血管的创伤约80%很快死亡。临床上见到的以穿刺伤为多。由于现代化高效的快速运送工具用于这类伤员的急救转运,使医院急诊室可以看到一些过去没有机会活着到达医院的严重创伤病员。加上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对严重多发性创伤病员抢救经验的积累,使心脏大血管创伤病  相似文献   
26.
一体化的创伤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目的探讨新的急诊模式在突发灾害事故急救,尤其是创伤中的应用。方法在一体化急诊医学模式下,采用急诊医学系统、损伤控制外科和整体监护治疗等对多发伤进行整体化治疗。结果5年内我院共收治创伤患者1764例,其中1256例为多发伤,402例为严重多发伤,死亡32例,救治存活率为97.5%,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成功率为91%。结论新的急诊医学模式明显提高了多发伤尤其是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降低了创伤等突发灾害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  相似文献   
27.
目的采用RNA干扰技术,通过构建表达大鼠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siRNA慢病毒干扰大鼠肺泡巨噬细胞MyD88g/表达,检测其对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MyD88基因,设计并构建3对siRNA表达质粒,分别与预先构建好表达MyD88N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Westernblot检测MyD88的表达情况,筛选出其中1对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用Gateways方法构建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成慢病毒,将慢病毒转染大鼠肺泡巨噬细胞系NR8383胞并加入内毒素(LPS)诱导,未转染慢病毒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和LPS激活组:空白对照组加入与LPS等体积的PBS;LPS激活组加入LPS刺激。ELISA测定各组细胞因子(IL-18、IL-6)释放情况。结果成功筛选出了1对干扰效率最高的siRNA并包装成慢病毒,病毒滴度为2.0×10^6TU/ml。LPS诱导后,与对照组相比.感染慢病毒的NR8383细胞MyD88表达明显受到抑制,IL-1β、IL-6的释放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病毒介导RNA干扰能够有效抑制NR8383细胞MyD88基因的表达,显著减少胞因子的释放,为以抗原提呈细胞(APC)为靶向的体内实验治疗大鼠肺移植相关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tis,OB)的研究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移植排斥急性期Treg与Th17细胞平衡的改变在介导移植排斥中的作用。方法以Lewis大鼠为受体,接受BN大鼠(异系移植纽)、Lewis大鼠(同系移植组)气管进行原位移植,未移植的正常Lewis大鼠作为对照。在移植后第7天处死大鼠,取脾脏和颈部淋巴结制备单个核细胞,进行细胞内Foxp3(Treg)或IL-17(Th17)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结果移植后第7天异系移植组大鼠与其余两组比较,症状较重。发生较严重免疫排斥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异系移植组脾脏和淋巴Foxp3’Treg比例与其余两组比较未有明显变化:异系移植组脾脏和淋巴结Th17细胞的比例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而同系移植组与正常对照组脾脏和淋巴结Thl7细胞比例没有差别。结论急性移植排斥时Treg-与Th17细胞比例失衡,Th17细胞分化增强.比例增加.提Treg/Th17失衡可能是急性期移植排斥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9.
目的 应用自主研发的医用热成像诊断系统,采集冠状动咏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病例术前热成像资料及冠状动脉旁路术中心肌热成像数据加以分析,以期为冠心病诊疗提供新的方法.方法 同期临床确诊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12例常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并于术前及术中行红外热成像数据采集.结果 经红外热成像技术,所有研究对象顺利采集到相应心肌温度数据及相应热区分布变化,对比其他临床辅助检查手段证实其有效性.结论 红外热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医学诊断技术手段,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冠心病诊疗过程并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高龄原发肺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从1990年8月到1995年12月,我们为84例70岁以上高龄原发性肺癌患进行手术治疗。男67例,女7例。其中鳞癌54例,腺癌21例,混合癌6例,其它3例。Ⅰ~Ⅱ期53例,Ⅲ分别为68.1%、42%、20.3%。结论:(1)对高龄原发性肺癌的手术治疗应采取积极态度,年龄不是手术禁忌,应考虑患生理年龄及家族寿龄趋势。(2)不必过分强调手术根治性,即使姑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