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8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90%以上经过急性期,进入恢复期后或后遗症期的患者从综合医院转入社区或回归家庭.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工作内容,主要为疾病恢复期患者及社区居民提供基本康复服务,条件允许的可以提供居家的康复、护理服务,贴近社会和家庭,逐步将居民康复医疗服务信息与现有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1-3].就其功能障碍程度而言,目前多把轻度或中度功能障碍的患者集中组织在街道社区康复中心(站)或卫生服务机构继续康复治疗,而部分重度障碍者及缺失生活自理能力者,由于后遗症较重、移动能力差、交通不便、治疗师数量少等原因,无法到社区康复站集中治疗而呆在家里.如何解决这部分重度障碍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问题,是城镇社区所面临的棘手问题.目前国内缺少有效的解决模式,但随着残疾人群体数量逐年上升,已经引起社会关注.现将笔者对深圳市龙岗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模式的调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2.
关于Pusher现象遥症状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中风时Pusher现象的症状发生规律. 方法: 调查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病灶、运动功能及半侧空间忽略等,将出现Pusher现象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作者提出的整体性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结果: 脑中风Pusher现象发生率为23%,其中左侧瘫占62.5%,右侧瘫占37.5%. Pusher现象的责任病灶多与两个以上脑叶受损有关,其中均包括颞叶.Pusher现象有75%在发病1个月内出现.采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二组Rivermead运动指数有显著差异.Pusher现象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发生比率为56.3%. 结论: 大面积脑损伤时 Pusher现象发生率增高,认为其产生原因与大脑整合障碍有关,半侧空间忽略症是否为独立存在的症状尚无定论.右脑损伤时出现Pusher现象机会多,可能与功能定位有关.整体性训练法有助于出现Pusher现象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3.
住院患者感染性指标检测的结果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爱滋病等,在当今的中国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人群HBsAg阳性率为10.3%,经常有经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的报道;梅毒阳性率近几年也不断攀升;中国现存爱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约84万。因此对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4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对住院患者4658例进行了4项感染性指标的检测,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本院2005年7月-10月4658例住院患者,年龄从新生儿-91岁。1.2仪器和试剂Multiskan MK3全自动酶标仪(美国OR-THO公司);Well wash MK2洗板机(上海雷…  相似文献   
114.
突触传递可塑性分子水平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脑可塑性研究是个日新月异的广泛领域,以海马、运动区、视觉区等为中心的研究与康复治疗密切相关,尤其在脑损伤的后期康复训练中,大脑可塑性成为运动感觉再学习的基础。目前,突触传递效率的可塑性——LTP和LTD机理研究为康复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中枢神经的功能具有可塑性,主要指构成可塑性的神经元具有的可塑性,人行动的变化,即学习和记忆等。早期人们用海马回作为脑可塑性模式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鄄tion,LTP)和长时程抑制(long-termderession,LTD)现象是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即根据电刺激频率而产…  相似文献   
115.
目的 探讨儿科不同年龄组呼吸道病毒感染者血清IgM含量、病毒IgM检出率与体液、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 患儿按年龄分为3组:1组,3个月至1岁,42例;2组,1~3岁,38例;3组,3~ 12岁,40例.免疫比浊法检测患儿血清IgM含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IgM阳性率,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NK及B淋巴细胞.结果 血清IgM含量及病毒IgM检出率1组与2、3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含量与病毒IgM检出率呈正相关(r=0.998,P<0.05).按百分率统计1组与2、3组间CD4,1、3组间CD8,NK、B细胞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绝对数统计,三组间CD3、CD4及B细胞,1、3组间CD8,1组与2、3组间CD4/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M含量与CD3、CD4、CD8及B细胞绝对数呈负相关(r=-0.966,P<0.05;r=-0.989,P<0.05;r=-0.911,P<0.05;r=-0.964,P<0.05).结论 低年龄组免疫细胞绝对数高于高年龄组,但产生IgM水平低,致检出率低,提示低龄组免疫功能不健全.  相似文献   
116.
功能性胃肠病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世文 《中外医疗》2011,30(7):67-68
目的探讨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近2年收治的186例患者随机分为药物组和综合组,各93例,药物组给予奥美拉唑+黛力新,综合组在药物组的基础上再加以心理疗法。结果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1.72%,综合组总有效率为92.47%,药物组复发率多于综合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SCL-90、SAS和SDS评分2组治疗前后均有明显改善,但综合组改善优于药物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疗法治疗功能性胃肠病效果明显,能有效降低复发率,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17.
刘盼  刘世文 《中国临床康复》2011,(39):7379-7383
背景:经颅直流电刺激是一种非侵袭性的刺激脑方法,利用弱的电流经颅刺激目标区域引起脑兴奋性的改变。目的:回顾分析经颅直流电刺激的基本原理、刺激程序、优越性及不良作用及其在脑功能各个区域与脑卒中和脊髓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1995/2011PubMed数据库及西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检索词为"tDCS,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noninvasive brain stimulation,stroke;经颅直流电刺激,非侵袭性脑刺激"。结果与结论:国外近十年的研究已经确立经颅直流电刺激应用于人类大脑皮质的有益效果,并基本确立了其刺激模式。阳极刺激具有兴奋大脑皮质的作用,阴极刺激降低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应用于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阳极刺激和阴极刺激均有有益的作用,阳极刺激对脊髓损伤的患者也有有益的效果。经颅直流电刺激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的,有效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的研究中,为这样患者的康复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8.
微量注射已经用于原子吸收分析,假如再使样品溶液由载液夹带送入喷雾器,即可变成简单的无蠕动泵驱动载液的流动注射——原子吸收分析法。本法以火焰原子化雾化器形成的负压吸入载体溶液,流速稳定又省去了泵源,实现了快速、微量、简便的测定。本法测定发锰效果满意,可代替直接喷雾测定法而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19.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不同介质中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70的表达。方法抽取16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应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在不同介质中42℃热休克0.5、1h,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热休克蛋70的形成。结果PBMC在不同介质中热休克蛋白70形成与空白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在1640培养液和血清中热休克0.5h,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差异明显(P〈0.01);在1640培养液中热休克0.5h和1h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热休克蛋白的形成与介质密切相关,只有当变性蛋白质达到一定的量才能启动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转录、合成。  相似文献   
120.
多少年来一直将中风患者躯体分为患侧和健侧 ,近些年来 ,许多学者发现偏瘫后 ,病人由发病初期的肌张力迟缓和低紧张 ,发展成为后来的痉挛。这种异常模式变化过程被称为“定型性运动模式的构筑化” ,构筑化过程中就连“健侧"姿势也很紧张 ,功能出现低下 ,因此近来一些报道多称“健侧”为“非麻痹侧”。他们有如下发现和认识。1双侧的连接功能障碍正常人在进行某一运动时 ,要经过双侧脑的整合作用 ,才能精确的完成 ,当患中风后 ,身体被划分为两部分 ,由于双侧脑半球出现了整合能力的障碍 ,使来自于左右侧身体输入的感觉信息出现了差异 ,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