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目的利用实时三维超声(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评估左心室室壁瘤(LVA)外科治疗后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14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形成患者(LVA组)接受手术治疗。LVA组患者术前和术后4个月随访期间均行二维超声(2DE)、RT-3DE,通过Qlab软件分析计算获得左心室局部射血分数(EF);同时测量1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局部EF作为正常对照(对照组)。利用统计方法对比分析LVA组(术前、术后4个月)与对照组左心室局部EF。结果 LVA组患者术前左心室局部EF呈心尖部至基底部递增方向,与对照组方向相反;除下基底段、下侧基底段和前侧基底段外,其余14个节段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4个月左心室局部EF恢复从基底部至心尖部的方向递增,前基底段和侧壁节段的EF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节段的EF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RT-3DE是评估LVA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有效检查方法。LVA患者手术治疗后早期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恢复正常递增方向,部分非室壁瘤节段收缩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2.
目的总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的临床经验和手术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6年1月~2008年12月共完成Re-CABG的32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术后均痊愈出院,心绞痛症状消失。27例患者随访9~107(42.3±31.5)个月,无远期死亡,无再次手术。其中26例随访期间无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1例术后2个月心绞痛复发,药物可控制。5例失访。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合理应用各项技术和方法,可使Re-CABG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23.
目的 研究左心室成形术对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应力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间16例因心肌梗死后室壁瘤在我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5例,女1例,年龄38~68(56.6±8.8)岁.所有患者手术前行磁共振(MRI)检查,用Seimens Magnetom Avanto 1.5T MR常规扫描、长轴和短轴电影及延迟增强序列扫描.术前明确诊断为前壁心尖部室壁瘤.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其中线性缝合术5例,心内膜环缩成形6例,左心室内补片成形5例.1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3个月内按相同序列复查MRI.用成像仪的自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左室几何形态参数测量及节段性心功能测量,根据MRI相关数据结合测量袖带血压计算室壁应力.根据术前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与术中再血管化情况对比确定相应再血管化及未再血管化的节段.用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节段性室壁应力和室壁增厚率的变化.结果 MRI检查均顺利完成并获得了具有诊断价值的图像.选取基底水平及乳头肌水平两个切面用六分法分节段,16个病例共192个节段,其中未再血管化节段74个.与术前相比,未再管化的节段术后节段性室壁增厚率增强,室壁应力下降,且室壁增厚率的增强与应力下降呈正相关.结论 左心室成形术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的左心室壁应力,并改善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4.
目的总结再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Re-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经验及手术效果。方法1997年3月~2007年5月共完成Re-CABG手术25例,男22例,女3例;年龄50~72岁,平均(62.5±8.1)岁;2次手术时间间隔3~109个月,平均(48.7±35.2)个月。体外循环Re-CABG手术17例,不停跳非体外循环Re-CABG手术8例。结果全组25例患者恢复顺利,无手术死亡,无心肌梗死,心绞痛症状消失。术后随访8~90个月,平均(38.7±30.6)个月,无心绞痛复发,无冠心病相关事件发生。失访4例。结论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时机,合理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及良好围手术期管理,Re-CABG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估改良左室成形(VR)及线性缝合(LR)治疗左室室壁瘤的近期、远期结果。方法1995--2005年,本院共收治了514例左室室壁瘤患者,其中145例行改良内荷包环缩左室成形,352例行标准的线性缝合。应用倾向分值匹配法选择202例具有相似术前术中特征的患者(左室成形组和线性缝合组各101例),比较其近期、远期临床结果。结果2组患者经倾向分值匹配后具有相似的疾病特征、并存疾病、心脏病史及解削。院内死亡率均为2.0%,随访期内死亡率均为11.9%。术后VR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LR组提高的明显(P〈0.01)。2组在再入院率、MACCEs发生率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发现线性缝合是MACCEs发生和再入院的独立风险因子(HR:1.86,9596 CI=1.15~3.02,P=0.012)。结论手术方式的不同并不影响手术的近远期死亡率,但VR组较LR组术后LVEF提高的多,MACCEs发生和再入院率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6.
目的比较急诊与择期冠状动脉搭桥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进一步明确急诊手术风险及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同一术者实施的58例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患者和504例择期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相关数据(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搭桥数目、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居住时间、二次开胸止血例数、术后24 h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和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P=0.623)、左心室射血分数(P=0.387)、搭桥数目(P=0.423)以及术后一年全因死亡率(P=0.594)比较无显著差别;但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P=0.011)、ICU居住时间(P=0.035)、二次开胸止血(P=0.039)、术后24 h引流量(P=0.000)、术后住院天数(P=0.006)以及术后输血量(P=0.003)上急诊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死亡率急诊组高于择期组(P=0.022)。结论急诊组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风险高于择期组,但两组患者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比较无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27.
12例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的术前诊断和手术治疗效果和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 1 992年 5月至 2 0 0 2年 1 1月间 1 2例手术治疗的一侧肺动脉起源异常患者。男 1 1例 ,女 1例 ,手术年龄为 9个月~ 1 9岁 ,平均6 0 3岁± 6 2岁。右肺动脉起源异常 9例 ,左肺动脉起源异常 3例 ,起源部位包括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右无名动脉和左侧动脉导管末闭 (PDA)。 1 1例合并有其他心脏畸形。 结果 无手术及住院死亡 ,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漏诊3例 ,8例经造影、1例经超高速CT确诊。术式包括异常肺动脉与主肺动脉直接吻合 5例 ,采用同种血管 5例及人工血管 2例。 结论 该病术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易于漏诊 ,手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对比经典De Vega环缩术与Carpentier成形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左心系统瓣膜病合并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的患者,在左心系统瓣膜置换手术的同时,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行三尖瓣成形术。其中24例应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22例行经典De Vega环缩术。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三尖瓣反流程度、左室射血分数、右心室舒张期末内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均无死亡,恢复良好。术后早期超声结果证实,两组患者三尖瓣成形效果均良好,心功能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期随访显示,Carpentier成形环组较经典De Vega组效果佳,经典De Vega组三尖瓣反流程度及例数多于成形环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arpentier成形环行三尖瓣成形术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效果优于经典De Vega环缩术。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RT-3DE)测量冠心病合并左心室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和功能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根据室壁瘤大小分组,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2DE)、实时三维超声及磁共振成像(MRI)测量左心室室壁瘤患者手术前、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MRI结果为标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术前、术后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所测各值与MRI所测各值之间小室壁瘤组、中室壁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大室壁瘤组术前二维超声所测LVEDV、LVESV与MRI所测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二维超声所测LVEF值与术后各值与MRI所测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术后三维超声各值与MRI所测各值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③巨大室壁瘤组术前二维及三维超声所测LVEDV、LVESV较MRI所测值低,而LVEF较MRI所测值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二维超声所测LVEDV、LVESV仍较MRI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实时三维超声所测各值与MRI所测各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二维超声相比,实时三维超声测定大室壁瘤及巨大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容积与功能更接近MRI测量值,更准确可靠,但对于巨大室壁瘤患者所测术前左心室容积与MRI相比仍有低估.  相似文献   
30.
目的:评价用内荷包环缩术行左室成形治疗心肌梗死后左室室壁瘤的近远期结果.方法:1995年11月~2005年12月,145例心肌梗死后形成左室室壁瘤的患者在我院用内荷包环缩术行左室成形,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由超声心动图及左室造影明确诊断.手术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术中用1-0 prolene线在疤痕组织与心肌组织交界处行环缩后,再用"三明治"法缝合环缩后切口.通过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和随访.用多变量分析法评估手术早期风险因子,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计算远期死亡和再入院率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Kaplan-Meier曲线表示远期生存率.结果:近期死亡率2.8%(4例),远期死亡率11%(16例).10年随访期间有27.6%(40 例)的患者曾再次入院,16.6%(24例)的患者出现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肌梗死、再血管化、心脏性死亡及脑卒中).没有发现与手术早期死亡相关的风险因子,远期死亡和再入院的独立风险预测因子均是脑卒中史.术后1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是95%和86%.术后1年和5年免再住院生存率分别是87%和60%.结论:内荷包环缩术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左室成形技术,术后的近远期临床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