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中枢神经系统狼疮(NPLE)又称狼疮性脑病,预后凶险,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目前除甲基强的松龙(以下简称甲强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外尚无其他安全有效治疗措施.本文观察了11例NPLE在使用甲强龙和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基础上,应用甲氨蝶呤(MTX)和地塞米松(DXM)鞘内注射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在成年人中有1/12的患者死亡可归因于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脂、炎性因子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高血脂、高血糖、高炎性因子水平往往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目的 探讨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艾塞那肽组(n=98)和胰岛素组(n=95)。所有患者继续以往的饮食、运动及口服药物。艾塞那肽组加用艾塞那肽同时胰岛素剂量暂减30%,以后根据血糖水平调节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组根据血糖水平单纯调节胰岛素剂量。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降糖效果及FIB、hs-CRP、IL-6、TNF-α的变化。同时采用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炎性标志物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IL-6及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艾塞那肽组HOMA-IR、hs-CRP、IL-6及TNF-α低于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塞那肽组治疗后体质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组治疗后体质量、BMI、WC及胰岛素日用量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是在艾塞那肽组,还是在胰岛素组,△FIB与△WC、△体质量、△BMI、△HOMA-IR呈正相关(r=0.269~0.423,P<0.05),△hs-CRP与△WC及△HOMA-IR呈正相关(r=0.223~0.515,P<0.05),△IL-6和△TNF-α与△WC呈正相关(r=0.215~0.379,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艾塞那肽组和胰岛素组,△BMI及△HOMA-IR是△FIB的影响因素,△WC是△hs-CRP、△IL-6及△TNF-α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艾塞那肽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与胰岛素加量相当,但可减低患者体质量、BMI、WC,减少胰岛素用量,改善胰岛素抵抗,减轻亚临床炎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IGR)人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徐州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筛出的连续1年均为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及糖尿病前期人群197例。分为三个组:空腹血糖受损(IFG)组、糖耐量异常组(IGT)和混合型糖调节异常(IFG/IGT)组,并将各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和西格列汀强化治疗组(西格列汀组)两个亚组,对照组仅予以生活方式指导,西格列汀组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予以西格列汀。随访1年,分析转归及影响因素,并比较西格列汀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的治疗效果。结果 1年后西格列汀组血糖、体重指数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西格列汀组的胰岛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西格列汀组有2例进展为糖尿病,而对照组共14例进展为糖尿病。IFG/IGT干预组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优于IFG和IGT组,IGT组的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水平改善优于IFG和IFG/IGT组。结论西格列汀可以改善糖尿病前期人群的餐后2 h胰岛素分泌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在IGT人群尤为明显。西格列汀能够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609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A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B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C组)、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组(D组)。收集各组相关资料,分析NLR、PLR、MLR在各组间的差异;用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B、C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C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NLR、MLR、PLR均高于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分析NLR、MLR、PLR预测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3、0.703和0.71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PLR为2型糖尿病微血管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LR、MLR、PLR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NLR、PLR是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全科医生教育是整个医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患者对卫生事业的信心,甚至关系到今后医改的发展情况。而提高质量的关键在于改善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技能[1,2]。所以,研究怎样在实践中改善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提高全科医生的临床技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3]。“PDCA循环”管理是近年来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4],P(Plan)表示计划;D(Do)表示执行;C(Check)表示检查;A(Action)表示处理[5]。本次研究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带教老师和学习的全科医生为实施对象,论证了PDCA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2型糖尿病(T2DM)伴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9月—2020年5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470例因可疑CHD接受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CHD组295例,T2DM+CHD组175例.收集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甲钴胺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糖尿病足患者使用甲钴胺后周围神经病变和足部溃疡的变化情况。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甲钴胺,观察2组病人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和足部溃疡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得到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无变化(P>0.05)。除1例放弃治疗外,其余患足溃疡均愈合。结论 糖尿病足治疗中要更注重神经病变的治疗,这将有效地预防糖尿病足复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6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合并脑梗死的患者139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接受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B组接受格列美脲片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居民的糖尿病(DM)及糖调节受损(IGR)患病情况,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为制定进一步的防治策略及工作提供相关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针对徐州市区20岁及以上常住人口,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2446人,其中男性1 197例,女性1 249例,对该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空腹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计算体质指数(BMI)、腰臀比,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尿酸(UA)水平.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DM及IGR诊断标准,计算患病率.对DM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徐州市区居民DM患病率为14.88%,标化率为12.33%,其中男性为12.15%,女性为1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7,P>0.05).IGR患病率为19.91%,标化率为17.59%,其中男性为17.55%,女性为1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39,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中心性肥胖(OR=2.036,95%CI:1.525~2.718)、超重和肥胖(OR=1.870,95%CI:1.418~2.465)、年龄(OR=1.718,95%CI:1.267~2.329)、运动量少(OR=1.565,95%CI:1.072~1.395)、高血脂[高TG(OR=1.502,95%CI:1.052~2.144)、高TC(OR =1.289,95% CI:1.153~1.428)、高LDL-C(OR=1.560,95% CI:1.283~1.907)]、高血压(OR=1.474,95%CI:1.252~1.778)、DM家族史(OR=1.283,95%CI:1.153~1.428)、主食摄入量大(OR=1.010,95%CI:1.001~1.019)为DM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徐州市DM及IGR人群患病率明显增高,中心性肥胖、超重和肥胖、年龄增长及血脂水平、血压增高可能是导致DM患病率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与血糖波动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51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DR,分为T2DM组与T2DM合并DR组。根据视网膜病变进展程度,将DR患者分为非增殖期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组与增殖期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组。根据FIB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_(Fg)~Q 4_(Fg))。根据平均血糖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blood glucose,SDBG)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Q1_(SD)~Q4_(SD))。比较各组血糖波动指标,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T2DM合并DR组年龄、糖尿病病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FIB、SDBG、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rgest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LAGE)均高于T2DM组(P0.05)。PDR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FIB,LAGE,SDBG均高于NPDR组(P0.05)。Q1F g~Q4Fg组年龄,糖尿病病程,SBP,胰岛细胞β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β,HOMA-β),平均血糖值(mean blood glucose,MBG),LAGE,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ostprandial glucose excursion,PPG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的发生率逐渐上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SBP,HOMA-β,SDBG是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升高的危险因素(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SBP,FIB是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T2DM患者血糖波动幅度越大,FIB的水平升高明显,DR的发生风险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