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0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原发性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可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最常发生于卵巢,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较为少见,多位于腹壁,继发于剖宫产、会阴切开、子宫切除、羊膜腔穿刺术后,甚至阑尾切除或腹股沟疝修补术后[1]。原发皮肤子宫内膜异位症甚为罕见,可发生在脐部、胸部、腹壁、外阴、腹股沟和四肢等处,仅见一些个案报道[2~6]。本文总结我院20年来收治的4例原发皮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原发皮肤内异症的发病机制与处理。1 临床资料1984年1月至2004年6月,我院妇科共收治内异症5866例,…  相似文献   
72.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病,疼痛是内异症最主要的症状,严重影响其健康和生活质量.疼痛机制的复杂和对其认识的不足、疼痛评估方法的不完善、内异症进展的缓慢和治疗后的高复发率,以及深部浸润型内异症(DIE)累及盆腔其他器官造成的症状和体征的多样性,使得内异症疼痛成为国际相关研究的热点和临床治疗的难点.  相似文献   
73.
子宫内膜异位症体外组织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与腹膜黏附的细胞学行为及分子生物学表现,探索子宫内膜组织培养条件及子宫内膜组织与腹膜组织黏附的培养条件。方法:对比观察气液面培养和培养基中培养对于子宫内膜组织及子宫内膜组织黏附腹膜的影响,子宫内膜黏附腹膜后分别于1h,6h,12h,24h,1h~6天收集标本用光镜观察子宫内膜与腹膜黏附发生的时间,黏附部位的细胞学行为。结果:子宫内膜组织气液平面培养较培养基中培养组织结构维持好,离体培养时间长;子宫内膜组织接种腹膜组织离体培养3d后能观察到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明显侵袭腹膜间皮层,黏附处大部分腹膜间皮层缺损,可以通过腺体和基质细胞与腹膜间皮面黏附。结论:子宫内膜组织与腹膜组织共培养于气液平面培养效果好。  相似文献   
74.
子宫内膜是人体最为活跃的器官之一,具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包括功能层和基底层.功能层为胚胎植入的部位,受性激素的影响而呈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性改变;基底层则在经期后修复内膜创面并形成新的功能层.子宫内膜周期性的修复增长及剥脱受体内各种甾体类激素(尤其是雌、孕激素)和多种生长因子的调节,这是一系列连续动态改变的信号传递过程,任何调控因子的改变都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的异常再生,从而引起流产和其他子宫内膜疾病,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内膜癌等.近年来,对子宫内膜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领域,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关于子宫内膜功能异常机制的研究及其在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5.
在过去的20年中,腹腔镜手术的兴起与发展,是传统的妇科手术领域的一场革命。腹腔镜成为大部分妇科腹部手术的首选。腹腔镜手术的优点众所周知。但与优点一样醒目,它也存在着诸多不利之处:腹腔镜头的不稳定性;视野是二维的,没有立体感;直器械无“内腕”,自由度小;不符合术者人类工程学标准等。近年来,结合尖端的自动化机械技术、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的诞生,克服了传统腹腔镜的不足,使手术更加完美。本文将对机器人腹腔镜的构造、目前在妇科领域的应用、优缺点、远程手术以及前景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6.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相关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4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2 867例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患者的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总计并发症9例,发生率为0.3%.其中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髂血管损伤2例、肠损伤3例,术后盆腔脓肿1例;远期并发症有输尿管梗阻导致单侧肾积水进而肾功能丧失1例和卵巢功能早衰2例.结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腹腔镜手术存在肠道、输尿管与腹膜后血管损伤的风险,远期可发生卵巢功能早衰这种罕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77.
目的:分析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术后联合GnRHa治疗中,应用反加疗法与否对临床疗效及副反应的影响,探讨短期应用GnRHa联合反加治疗的必要性和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3月至2006年6月行保守性腹腔镜手术且手术证实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部分合并子宫腺肌症、术后应用GnRHa治疗3个月8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疼痛症状、不孕情况、体征、血清CA125、临床病理类型、手术过程、术后用药及随诊情况,根据是否应用反加疗法分成两组。统计分析用药疗效、月经恢复状态、副反应及复发情况。停药后定期随诊,随诊时间为12~28个月,平均18.25个月。结果:34例患者出现明显低雌症状,予以反加治疗(倍美力0.3mg+安宫黄体酮2mg)/d。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体征改善、血清CA125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疗效及月经恢复间隔无统计学差异(P>0.05)。49例不孕患者手术用药后自然妊娠12例,辅助生殖妊娠6例,妊娠率36.74%;自然妊娠时间为停药后2~22个月,平均9.5±5.5个月,自然妊娠率为24.48%。复发平均时间为末次GnRHa用药后12.81±5.5个月;复发23例,1年内复发13例(14.94%),2年累计复发率26.43%。疼痛复发率8/87(9.2%),体征复发率20/87(22.99%)。两组复发率,复发类型及复发间隔无统计学差异(13.8%vs12.6%,P=0.133;12.13±6.15个月vs12.75±5.60个月,P=0.881)。结论:腹腔镜术后辅以GnRHa治疗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有效抑制了疼痛复发。适时反向添加治疗可缓解用药副反应,不影响疗效及复发。  相似文献   
78.
第十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学术会议纪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第十届国际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学术会议于2008年3月11-14日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6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参会代表有40余人.本次会议内容丰富,涉及内异症基础和临床研究各个方面;形式新颖,除传统的主题讲课和大会发言外,进行了热点问题的正、反方讨论;对在位内膜异常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疼痛和不育的机制以及深部内异症的处理和辅助生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就本次会议的主要问题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79.
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子宫肌腺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方法:2004年1月至12月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子宫肌腺症340例,其中全子宫切除284例,保守手术(子宫肌腺症病灶切除术)56例,回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并探讨手术方式及指征。结果:340例子宫肌腺症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95例(27.94%),合并子宫肌瘤148例(43·5%),合并贫血95例(27.9%),合并子宫内膜息肉20例(5.9%)。痛经组与无痛经组患者合并不孕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内膜息肉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痛经者合并内膜息肉是非痛经组的5倍,95%CI为0.079~0.509。两组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痛经患者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风险是无痛经患者的3.369倍,95%CI为1.699~6.68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绝经前、月经量多和子宫大的患者易并发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年轻、分娩次数多和痛经重的患者易并发子宫内膜息肉;绝经前年轻女性和子宫体积大的患者易并发子宫肌瘤。分析不同手术途径表明:腹腔镜组年龄偏低,贫血、不孕比例明显增高。结论:对年轻合并性交痛、肛门坠痛等症状,伴有贫血或不孕患者首选腹腔镜检查/手术;子宫较大、B超提示合并肌瘤或既往有剖宫产史,估计盆腔粘连重者选择开腹手术;合并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组织缺陷性疾病选择阴式途径完成。保留子宫的手术可以根据患者主要症状、手术医师的技能和仪器来选择术式。对年龄大且无生育要求,合并贫血、子宫肌瘤,服药有严重副作用或无明显疗效的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80.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问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引起的子宫肌层增生性病变,好发于30~50岁的妇女,发病率从8.8%~31.0%不等。对无生育要求的子宫腺肌病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或者子宫内膜切除(或破坏)术,对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宫腺肌病病灶(腺肌瘤)切除术。由于子宫腺肌病病变广泛且与正常肌层无明显界限,故手术切除难以彻底,失败率及复发率高。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子宫动脉栓塞术可有效改善子宫腺肌病的症状,但由于子宫腺肌病常常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因此仍有近20%的病例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无效。本研究对比了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瘤切除术+子宫动脉阻断术(uterine artery blockage,UAB)与单纯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旨在评价UAB在子宫腺肌病痛经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