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本文以重庆市肿瘤医院为例,探讨肿瘤专科医师培训体系建设并实践,通过分析运行效果,提出了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经费支持、强化基地建设、优化定科管理、提高福利待遇、严格考核管理等建议,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适用性,有一定的借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2.
超声引导下活检凭借诸多优势对乳腺小肿瘤及可疑淋巴结的诊断日趋成熟。如何提高其诊断成功率及进行诊断后随访值得关注,同时要认识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及这项技术的局限性,并研究其相关措施。目前在乳腺小肿瘤的临床诊疗中已出现了多种联合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Mammotome)治疗乳腺良性实质性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50例1480个经临床及彩超诊断的乳腺良性肿块行高频超声导向旋切治疗,对引导情况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高频超声引导成功率为87.91%,纤维腺瘤和增生性病变、导管内乳头状瘤、增生性病变与导管内乳头状瘤完全切除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25,P=0.000;χ2=16.8,P=0.000;χ2=8.023,P=0.005);肿块<0.5cm或≥2.5cm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的完全切除率小于直径0.5~2.5cm的肿块(χ2=14.60,P=0.001;χ2=14.32,P=0.000),不同病理类型(0.5cm≤直径<1cm、1cm≤直径<1.5cm、1.5cm≤直径<2.0cm)病灶切除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3,P=0.149;χ2=1.421,P=0.476;χ2=3.288,P=0.203)。结论高频超声引导Mammotome活检系统微创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创伤小、疗效好,尤其适用于治疗直径0.5~2.5cm的乳腺良性实质性肿块。  相似文献   
24.
病例女,53岁,发现左乳肿块8年入院。查体:右乳上方触及一1.5cm×1.0cm的肿块,质硬,境界欠清,活动差,无触痛。入院诊断:右乳癌。X线钼靶摄片示:双乳未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技术、声触诊组织量化成像(VTIQ)技术对不同大小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219个乳腺肿块,根据肿块的最大径分为3组:5~10 mm(S1组)、11~20 mm(S2组)、21~39 mm(S3组)。术前经VTQ检查获得剪切波速度(SWV)值(SWVVTQ),经VTIQ检查获得SWV最大值(SWVmax)和SWVmax与同深度周围腺体SWV的比值(SWVratio)。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声触诊组织定量技术对不同大小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3组组内乳腺良、恶性肿块SWVVTQ、SWVmax、SWVrati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3组乳腺恶性肿块SWVVTQF=35.037,P<0.001)、SWVmaxF=30.771,P<0.001)、SWVratioF=6.866,P=0.002)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S2与S3组间SWVrati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2),余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TQ及VTIQ技术诊断S2和S3组乳腺恶性肿块的AUC均>0.90。S1组SWVVTQ与SWVmax及SWVratio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2组和S3组SWVVTQ、SWVmax及SWVratio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于最大径>10 mm的乳腺肿块,VTQ、VTIQ技术的诊断价值相当,均可较好地应用于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对于最大径≤ 10mm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VTIQ技术较VTQ技术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6.
超声引导下活检凭借诸多优势对乳腺小肿瘤及可疑淋巴结的诊断日趋成熟。如何提高其诊断成功率及进行诊断后随访值得关注,同时要认识目前尚有争议的问题及这项技术的局限性,并研究其相关措施。目前在乳腺小肿瘤的临床诊疗中已出现了多种联合应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基于常规超声的影像组学主成分分析(PCA)法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效果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判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05-2022-01-0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并行NAC 6~8个周期的377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超声图像。纳入患者按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270例)和验证组(107例),在NAC 2个周期后共提取851个超声影像组学特征。采用PCA进行特征降维处理,用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并与临床超声模型构建联合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联合模型性能,并在验证组中进一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377例乳腺癌患者中,93例(58.5%)为pCR,284例(41.5%)为非pCR。经过PCA降维分析得出8个主成分特征,累计贡献率达81.0%,多因素分析显示,第1主成分(PC1)和第5主成分(PC5)与乳腺癌NAC患者达到pCR显著相关。由影像组学模型结合临床超声模型构建的联合模型训练组中曲线下面积为0.917(95%CI:0.878~0.956),验证组为0.913(95%CI:0.859~0.967)。...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超声影像组学对BI-RADS 4a类不规则乳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并结合影像组学、超声特征及临床独立危险因素特征建立列线图,评估其在减少不必要活检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常规超声检查筛选出的BI-RADS 4a类不规则乳腺结节905例,随机分为训练队列(n=634)和验证队列(n=271),比例为7∶3。共收集851个影像组学特征,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同时利用单因素逻辑分析及多因素逻辑分析结合影像组学特征、超声特征及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影像组学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影像组学模型及列线图模型对超声BI-RADS 4a类形态不规则乳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905例不规则乳腺结节中,恶性结节485个,良性结节420个;患者年龄22~83(50.05±11.13)岁,训练队列及验证队列的年龄、Rad-score值、肿块直径等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队列影像组学模型AUC值为0.927(95%CI:0.900~0.950),验证队列影像组学模型AUC值为0.946(95%CI:0.908~0.976),该模...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是否受不同乳腺背景影响.方法 :纳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于2017年11月—2018年9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3例,根据乳腺背景超声分型法分为致密型型乳腺和非致密型型乳腺.比较不同乳腺背景下二维超声呈现高回声晕与超声造影呈现增强范围扩大的比例,新辅助化疗前后两种检查方法对病灶大...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意义。方法选择在我院行乳腺癌手术的患者组织标本98例,分析每位患者对应的乳腺超声征象,包括肿块周边是否有毛刺、边缘是否有高回声晕、纵横比、后方回声情况、微小钙化、内部血流显像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样本中CD24、CD44、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超声表现的相关性。分析其它可能影响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的因素;对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相关性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肿瘤周边是否有毛刺与CD44、E-cadherin、N-cadherin、β-caten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肿块边缘是否有高回声晕与CD44和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肿块纵横比、后方回声变化均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流分级、腺体类型与CD4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腺体背景类型是CD24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血流情况、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是CD44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有无高回声晕、肿块后方回声特征、腋窝淋巴结是否有转移是E-cadherin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临床分期是N-cadherin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边缘有无毛刺是β- catenin表达的独立相关因素(P < 0.05)。结论乳腺癌超声征象与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之间存在联系,超声征象可作为无创性预测乳腺癌患者肿瘤干细胞及上皮间质转化标志物表达水平的方式,并可为预测乳腺癌潜在的侵袭能力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