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9篇 |
免费 | 2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4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6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3篇 |
中国医学 | 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2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载量测定联合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定量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不同阶段及病程进展与转归预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间于本院就诊的HBV患者共268例。分析HBV-DNA载量低于2 000 IU/mL时,不同HBV-DNA水平组间和组内年龄、性别、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sAg定量结果等指标的作用和意义。结果 HBV-DNA载量测定结果发现,20 IU/mL者135人;HBV-DNA载量2 000 IU/mL患者共235例,其中HBeAg(-)占比75.32%(177/235);HBeAg(+)患者占比24.68%(58/235);HBV-DNA载量20 IU/mL时,其组内HBeAg(+)和HBeAg(-)间年龄分布对比,P=0.001,HBV-DNA载量为20~199 IU/mL时,两组对比,P=0.002,HBV-DNA载量为200~1 999 IU/mL时,两组对比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20 IU/mL与20~199 IU/mL间,20 IU/mL与200~1 999 IU/mL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对比,P值分别为0.001和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载量20 IU/mL、20~199 IU/mL和200~1 999 IU/mL三组间HBsAg水平两两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组内HBeAg(+)组和HBeAg(-)组间HBsAg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V-DNA载量测定联合HBsAg定量分析能够更好的预测HBV-DNA载量低于2 000 IU/mL的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进展和转归。 相似文献
52.
目的比较腰方肌阻滞(QLB)与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在老年男性患者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行单侧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男性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QLB组(n=30)和TAP组(n=30)。于超声引导下分别在腰方肌后表面及腹内斜肌和腹横肌之间给予0.33%罗哌卡因30 ml。记录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开始15 min(T2)、手术开始后30 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记录术中静脉使用右美托咪定量及追加局麻药情况;记录术后4、8、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术后追加镇痛药物的情况;记录麻醉相关并发症;于术后48 h行患者麻醉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HR、MAP及术中右美托咪定及追加局麻药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组在24 h及48 h VAS评分明显较TAP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组在术后48 h追加镇痛药的例数较QL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术后满意度调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QLB阻滞对老年患者腹股沟疝修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与TAP阻滞比较具有更好的术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53.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54.
背景:单纯使用克氏针或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骺骨折的临床实践中,仍存在桡骨短缩、骨折移位等固定后并发症,尤其在不稳定骨骺骨折情况下。克氏针主要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对其骨骺骨折使用相对较少。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复位固定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骺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90例桡骨远端骨骺骨折患儿行固定治疗,在不切开情况下微创闭合复位骨折骨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固定方案;观察组采用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克氏针闭合帮助复位固定骨骺骨折方案。固定后行腕关节功能锻炼,分别于固定后9周及24个月随访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固定后中远期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及X射线检查情况。
结果与结论:固定后24个月随访按Cooney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对照组优良率77%,X射线评定优良率63%;观察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3%,X射线评定优良率为9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骨骺骨折患者均获临床骨愈合,腕关节均功能恢复。提示外固定支架结合克氏针闭合复位微创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骺骨折,可应用克氏针辅助复位掌倾角及尺偏角,治疗简单,固定可靠,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骨骺畸形愈合并发症少,固定后基本生活学习功能恢复正常,疗效稳定满意,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跨外固定支架固定。 相似文献
55.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点,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高.目前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女性激素、遗传及环境等因素有关.笔者2006年5月-2008年5月应用茵陈蒿汤加味治疗ICP肝胆湿热型20例,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6.
【摘要】〓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的影响,为有效控制骨折疼痛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选择不同的止疼药物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5例患者使用舒芬太尼,对照组23例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术后24h和3d时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介质因子白细胞介素2、6、10(IL 2、IL 6、IL 10)及疼痛介质血清5 羟色胺(5 HT)、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结果〓①术后24h和3d时两组患者的IL 2、IL 6、IL 10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而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②术后观察组患者的5 HT、NO、PGE2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术后采用舒芬太尼镇痛可使患者的炎症介质和疼痛介质明显的降低,镇痛效果显著,维持机体内细胞因子的相对平衡,对减少术后应激反应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伴有11q23/KMT2A异常的原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及预后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伴有11q23/KMT2A异常的原发性AM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90例患者中, 累及11q23的易位异常占80例, 以t(9;11)(p22;q23)、t(6;11)(q27;q23)、t(10;11)(p12;q23)和t(11;19)(q23;p13)最为常见, 非易位异常10例。完全缓解(CR)率为75.6%, 携带t(6;11)者的CR率显著低于其他患者(47.1%vs. 82.2%, P=0.005)。中位随访24.5个月, 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80.3%vs. 16.6%, P<0.001)和3年无事件生存率(73.5%vs. 16.3%, P<0.001)均显著优于非移植患者。T(6;11)者生存最差, 3年总体生存率(11.8%vs. 56.9%, P<0.001)和3年无事件生存率(5.9%vs. 54.4%, P<0.001)均显著差于其他类型。无论是否接受allo-HSCT, t(9... 相似文献
58.
背景:血管生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心肌缺血损伤后修复关系密切,针刺内关防治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是否与此有关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内关穴位埋针对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但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结果与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毛细血管密度降低(P < 0.01),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7 d,损伤心肌组织毛细血管密度增加(P < 0.05或P < 0.01),内关组优于膈俞组(P < 0.05);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小型猪经冠脉结扎后心肌组织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增高(P < 0.05或P < 0.01),内关和膈俞穴位埋针治疗均可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量,以内关埋针效果最明显(P < 0.05)。揭示内关、膈俞穴位埋针均可通过上调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心肌毛细血管密度,改善缺血心肌的损伤,且内关优于膈俞。 相似文献
59.
背景:内关针刺可上调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表达,但血管新生相关生长因子较多,针对部分因子研究有局限性。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损伤小型猪血管生长功能性基因表达谱特征及内关穴位埋针的干预效应。
方法:将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小型猪心肌缺血模型,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造模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埋针7 d后取各组小型猪的缺血心肌组织进行实验。
结果与结论:应用Q Series血管生长功能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共检测到96个与血管生成功能密切相关的基因。与模型组比较,内关组显著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膈俞组显著上调基因14个,下调基因2个。就其基因功能分类而言,内关组、膈俞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表达基因各有其自身特点,但特异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受体、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受体、生长因子及受体以及其他细胞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化学增活素、基质蛋白酶及抑制剂以及其他相关基因是各组共有的,其中以血管生长因子及受体最多。说明心肌缺血以及穴位埋针后的干预均与血管生长因子差异表达有关,但内关埋针与膈俞埋针作用不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