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 中药补骨脂系豆科植物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种子,有补肾壮阳、固精止泻的效用。关于补骨脂种子的化学成分文献已有报道,但其叶中的化学成分至今尚末见研究。补骨脂是一种人工栽培的药用植物,产区采收种子后,尚留下了大量的叶子末进行综合利用。近年来从药用植物的非入药部位中寻找药用成分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从扩大药源、开展综合利用的角度出发,我们将补骨脂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兹将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术中能够直视肿瘤、无脑组织牵拉,已广泛应用于垂体腺瘤的手术治疗,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突破了传统的限制,提高了鞍上肿瘤及海绵窦区域肿瘤的切除率。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是目前关注的重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行扩大经鼻蝶窦入路鞍区病变切除,结合国内外该入路治疗颅咽管瘤的文献进行讨论。结果20例均实现肿瘤全切除,无死亡病例。15例无任何并发症,4例出现1项并发症,1例出现2项并发症。仅1例术后新发视力、视野损伤;2例新发一过性尿崩;2例出现新发垂体功能减退;2例术中保留垂体柄,垂体功能并未见明显变化;2例术后感染,予抗生素治疗控制良好。术后随访:2例在术后8、18个月垂体核磁示可疑复发,其余最长随诊时间12个月复查时没有任何复发迹象。保留垂体柄的患者术后7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未出现复发。结论神经内镜下扩大经鼻蝶窦入路切除颅咽管瘤的安全性、有效性均比较乐观。颅底重建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为手术提供了支持与保障。  相似文献   
53.
护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护生的创新能力普遍较低。本文将从创新能力的定义、护生创新能力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措施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提高护生的创新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总结分析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年龄≥60岁的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的垂体腺瘤患者131例,对其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情况加以分析。结果 131例患者中男性61例(46.6%),女性70例(53.4%),患者年龄60~83岁,中位年龄65.38岁。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35.9%)。肿瘤最大径线平均26.04±10.72mm,其中58例侵犯海绵窦。131例患者中生长激素增高的15例(11.5%),IGF-1增高15例(11.5%),血ACTH增高8例(6.1%),血清泌乳素增高30例(22.9%)。所有患者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显微外科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术前合并症主要为高血压病(45.0%)。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9.6±10.6个月,随访中有19例(16.8%)肿瘤复发,16例(14.2%)行放疗治疗,2例(1.8%)2次于笔者医院行手术治疗,失访18例(15.9%)。结论 老年垂体腺瘤患者手术效果、围术期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与一般人群无明显差异,只要患者一般情况评估可以耐受手术及麻醉且术前准备完善,高龄并不是垂体腺瘤的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55.
侵袭性垂体腺瘤(IPA)因其侵袭性生长,手术全切率低,复发率高,治疗非常困难,其主要依靠影像学、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三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诊断差异性很大。蝶窦的气化程度、鞍膈的坚厚程度和鞍膈孔的大小、海绵窦内侧壁先天缺如或缺损等因素都会影响垂体腺瘤的生长,因此,解剖结构是垂体腺瘤侵袭性生长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移植后IL-10的表达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食蟹猴8只,在脑定位仪定位下,应用光化学法构建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高剂量治疗组、低剂量治疗组和模型组,分别在脑缺血部位附近注射高、低密度的hBMSCs和生理盐水。手术后,通过影像学、神经功能评分及组织病理学观察对hBMSC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应用原位细胞凋亡检测的方法观察脑缺血周围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RT-PCR以及real-time PCR法检测检测脑损伤周围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hBMSC治疗组损伤部位周围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免疫组织化学显示[L-IO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染色强度均较模型组明显升高,IL-10在mRNA水平表达也明显升高。结论hBMSCs对食蟹猴脑缺血模型具有修复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促进炎症抑制因子IL-1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价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对食蟹猴脑缺血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食蟹猴18只,光化学法造模4周后,用脑立体定位法在缺血灶周围植入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5×106和1×106,对照组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利用影像学(MRI、PET)、行为学(神经功能评分、精准上肢测试系统)和组织病理学对干细胞移植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神经功能评分和精准上肢运动测试分别在在干细胞植入2周和3d后显著降低(P<0.05).PET结果显示干细胞移植后4、6周高、低剂量组缺血灶周围皮质、基底节核团的SUV%值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MRI显示剂量组缺血灶的修复速度大于对照组.病理检查可见低剂量组坏死灶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出血灶周围有大量新生血管生成.结论 在缺血灶周围植入hBMSC可促进食蟹猴损伤神经组织的恢复,为进一步研究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神经系统疾病病情复杂、种类繁多,患者预后相当程度取决于医师的临床经验和诊疗水平.近年随着医疗大数据的指数式增长与统计分析方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通过挖掘并分析大数据以揭示疾病发病机制,辅助临床诊断、决策和治疗,有望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与预后预测能力.本文从结构化数据、影像组学和生物信息数据三方面阐述医疗大数据在神经...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总结伴多内分泌腺瘤病(MEN)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依赖性库欣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 纳入中国垂体疾病注册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分中心垂体瘤数据库1984年1月至2020年9月确诊的伴多内分泌腺瘤病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依赖性库欣综合征患者18例,回顾分析其人口统计学、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特征.结...  相似文献   
60.
目的比较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41例)或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41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82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和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Glasgow预后分级(GOS)评价患者预后。结果与小骨窗开颅组相比,神经内镜组患者手术时间[(72.66±5.21)min对(137.51±6.25)min;t=-51.065,P=0.000]和住院时间[(12.21±1.81)d对(13.12±1.41)d;t=-4.035,P=0.035]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91.88±8.89)ml对(400.24±36.57)ml;t=-52.464,P=0.000],血肿清除率增加[(98.29±1.37)%对(72.83±9.37)%;t=-17.224,P=0.002];术后6个月时预后更佳(Z=-3.303,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20%(5/41)对26.83%(11/41);χ~2=2.795,P=0.095]。结论增强现实技术辅助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优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