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92篇
  2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91.
分子烙印技术在体内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凯  冯芳 《药学进展》2004,28(8):344-348
概述分子烙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重点综述了该技术在体内药物固相萃取中的应用、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以及研究新进展。由于分子烙印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高度选择性,因而使之成为体内药物分析的强有力的工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2.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海青  林瑞超  冯芳 《中草药》2004,35(1):14-15
目的 研究旱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 旱生卷柏乙醇浸膏的水不溶物,以石油醚、氯仿依次提取,用硅胶柱色谱,以石油醚、石油醚-醋酸乙酯不同比例梯度洗脱,分离得到7种成分。结果 经理化和光谱分析确定了结构,分别是:二十四烷(I)、棕榈酸(Ⅱ)、大黄酚(Ⅲ)、大黄素甲醚(Ⅳ)、三十烷醇(V)、三十烷酸(Ⅵ)、大黄素(Ⅶ)。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I和Ⅲ~Ⅶ为首次从卷柏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3.
旱生卷柏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旱生卷柏的化学成分.方法旱生卷柏的乙醇提取物,经水混悬后的不溶物的醋酸乙酯提取部位,用硅胶柱色谱、薄层色谱制备以及Sephadex 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4种化学成分.结果经理化测试和光谱分析确定了化学结构,分别是:大黄素、银杏双黄酮、扁柏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结论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大黄素系首次从卷柏科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比较3种国产头孢丙烯制剂(第2代头孢类抗生素)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并评价3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21名健康志愿者三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丙烯片、干混悬剂和对照头孢丙烯片500 mg后,用HPLC-UV法测定血药浓度,计算其药代力学参数及评价3者生物等效性.结果 头孢丙烯片、干混悬剂和头孢丙烯片对照品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AUC0-9分别为(21.12±2.33)、(21.38±2.60)和(21.68±2.34)μg·h·mL-1;AUC0-∞分别为(21.41±2.36)、(21.63±2.66)和(21.94±2.36)μg·h·mL-1;Cmax分别为(6.82±1.01)、(7.06±0.95)和(7.11±1.14)μg·mL-1;tmax分别为(1.71±0.46)、(1.45±0.38)和(1.64±0.36)h;t1/2分别为(1.23±0.12)、(1.25±0.16)和(1.21±0.13)h;MRT分别为(2.82±0.35)、(2.55±0.15)和(2.77±0.32)h;CL/F分别为(11.82±0.32)、(11.72±1.40)和(11.52±1.20)L·h-1.由AUC0-9、AUC0-∞估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8.2±13.3)%、(98.4±13.5)%及(99.2±12.4)%、(99.1±12.2)%.结论 头孢丙烯片、于混悬剂和头孢丙烯片对照品3种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95.
妇女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常见有阴道炎、宫颈糜烂、阴道宫颈炎、外阴炎、附件炎、盆腔炎或盆腔脓肿等。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疾病的发展呈现多样性,而且致病菌谱随着检测的先进性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成为妇产科最普遍最突出的问题,这些疾病严重危害了妇女、孕妇和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应予以重视,现将近年来有关生殖道感染性几种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6.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芳 《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9):135-136
有关大学生心理援助的研究不少,但大多忽视大学生自我心理健康的培养。本文从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97.
血水草生物碱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预防感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水草生物碱(ECA)实验室及现场杀灭尾蚴、预防日本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效果。方法 在实验室配置不同浓度的血水草生物碱溶液:玻片法灭蚴、实验室及现场防护动物血吸虫感染的试验。结果 尾蚴接触药物2.5mg/L,60min死亡率为97.71%,5mg/L死亡率为100%。10mg/L-100mg/L尾蚴100%死亡时间由45min缩短至3min。10mg/L组药物浸杀尾蚴后,对小鼠的防护率为100%;5mg/L ECA组的防护率为82.35%—94.53%。现场实验1.25mg/L能完全阻止血吸虫尾蚴感染。结论 血水草生物碱具有杀灭日本血吸虫尾蚴的效果。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尿液pH值对大鼠体内苯丙醇胺、伪麻黄碱和芬氟拉明药动学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氯化铵和碳酸氢钠以使大鼠尿液pH呈正常、偏酸性或偏碱性状态;3组大鼠灌胃苯丙醇胺、伪麻黄碱和芬氟拉明后,用柱前衍生-HPLC法分别测定血浆中3种药物的浓度,估算相应的药动学参数并比较。结果:当尿液pH值降低时,苯丙醇胺、伪麻黄碱和芬氟拉明的吸收相血药浓度、Ka、cmax、tmax和Vd基本不变,但消除相血药浓度、t1/2、MRT、AUC0-∞显著减小,且CL/F明显增加。结论:苯丙醇胺、伪麻黄碱和芬氟拉明的吸收不受尿液酸碱度变化的影响,但随着尿液pH值的减小,其消除显著加快。  相似文献   
99.
沈于兰  冯芳  孙奇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17):1333-1336
 目的首次建立人血浆中盐酸恩丹西酮浓度的HPLC-MS分析方法,用以测定健康受试者口服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后的血药浓度,估算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药动学参数,评价两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血浆中加入内标米氮平后,乙酸乙酯提取,HPLC-MS分离、分析。色谱系统:ODS柱(4.6mm×150mm,5μm),甲醇-乙腈-醋酸铵溶液(0.01mol·L-1)(35∶30∶3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5℃。质谱检测方式:SIM。结果盐酸恩丹西酮的线性范围为0.1~80μg·L-1(r=0.9999),最低检测质量浓度达0.1μg·L-1,提取回收率≥85%。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的盐酸恩丹西酮缓释胶囊后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4.1±15.8)%和(94.8±14.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统计学结果表明,口服单剂量和多剂量的缓释胶囊与普通参比胶囊相比,达峰浓度低,达峰时间延长,稳态的波动度小,缓释特征明显。经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表明,缓释胶囊和普通参比胶囊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100.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溴己新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方法.研究受试制剂克洛己新片中溴己新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评价其相对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20 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自身对照交叉给药的方式,分别单剂量口服受试或参比制剂,剂量均为溴己新 16 mg (相当于盐酸溴己新 17.5 mg )/头孢克洛 500 mg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药浓度.结果:志愿者口服受试和参比制剂后,溴己新的药动学参数如下:Cmax分别为(34.30 ± 7.02)ngmL-1和(35.06 ± 8.39)ngmL-1,tmax分别为(1.4 ± 0.6) h 和(1.0 ± 0.5)h,t1/2分别为(5.75 ± 0.82) h和(6.12 ± 0.62)h,CL分别为(123.9 ± 13.3)Lh-1和(129.2 ± 16.4)Lh-1 ,AUC0-24分别为(125.2 ± 16.1)nghmL-1和(119.8 ± 16.1)nghmL-1;溴己新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6.0 ± 15.3)%.结论:试验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灵敏、快速,统计结果表明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中溴己新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