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91篇 |
免费 | 32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口腔科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77篇 |
内科学 | 72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64篇 |
综合类 | 127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49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9篇 |
肿瘤学 | 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1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3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40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4篇 |
1978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全膀胱切除后需要某种形式的膀胱替代以转流尿液。临床目前大都利用肠道替代膀胱,这些方法有其固有的难以完全克服的缺点,如手术复杂,费时长,对患者生理影响大,合并症多。需外接贮尿器,护理复杂,生活不便。 相似文献
132.
随着异种器官移植早期排斥反应研究的不断深人,对其分类、发生机制、对策和病理改变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就近期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3.
异种移植时由于需要克服强有力的免疫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带来的危险性远远超过了同种器官移植,因此目前认为只有诱导人体对动物器官产生特异性的免疫耐受,异种移植才有可能走向临床。本文就近年来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的策略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4.
一种新型的隔膜型人工膀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新型的隔膜型人工膀胱并制定了相应的植入手术方法。植入15只犬,观察11天~6个月,进行了血与尿检测、X线检查、流体力学测试及尸检。结果表明,人工膀胱的贮尿器植入后能保持设计容量,流体力学性能良好;85.0%以上受检肾无积水或仅有轻度积水,肾功能均正常;植入1个月后贮尿器尿液细菌学检查均为阳性,但肾盂尿阳性率仅8.3%。认为此型人工膀胱的植入为一种比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法。 相似文献
135.
136.
目的 探讨正中神经电刺激(MNES)对脑损伤(TBI)后昏迷大鼠的促醒作用及其对前额叶皮质(PFC)去甲肾上腺素α1受体(α1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健康成年SD大鼠72只分为对照组、假刺激组、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均制作TBI昏迷大鼠模型,假刺激组不做治疗,拮抗剂组大鼠侧脑室注射食欲素受体1(OX1R)拮抗剂SB334867,刺激组和拮抗剂组均给予MNES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PFC区α1R表达水平.结果 刺激组和拮抗剂组苏醒大鼠分别为13只和8只,而假刺激组仅有4只苏醒.α1R水平从低到高依次为对照组、假刺激组、拮抗剂组、刺激组,并呈依次递增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NES可改善TBI后昏迷大鼠的意识状态水平,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FC区α1R表达水平有关,且食欲素A参与调节此过程.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SCI)肌痉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60例SCI肌痉挛患者按康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全面系统康复评定后,对照组给予物理治疗、矫形器治疗、药物治疗等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干预。2组治疗前、后进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及疗效评定。结果 Ashworth评分:2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01),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痉挛频率分级:治疗前2组痉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07,P=0.612,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Z=2.452,P=0.014,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综合康复治疗加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SCI肌痉挛,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38.
目的:研究SARS病毒感染后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的规律和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了SARS病毒S1蛋白。利用SARS流行前正常人血清和6份SARS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对纯化的重组S1蛋白进行血清学分析。结果:研究中克隆表达的重组蛋白序列与公布的SARS病毒S1蛋白的序列相同。6份SARS患者恢复期的血清均能识别重组S1蛋白,而6份SABS流行前的正常人血清则不能与重组蛋白反应。结论:获得的重组S1蛋白具有与天然SARS病毒s1蛋白相同的序列,并具有与之相似的血清学反应性,为研究SARS病毒感染免疫应答的过程及其机制和制备SARS病毒的重组疫苗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9.
目的:阐明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在神经嵴细胞分层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原位杂交鉴定N-cadherin在神经管上的表达。转染过表达N-cadherin的野生型N-cadherin(wild-type N-cadherin, wt-N-cad)或阻断N-cadherin表达的结构域缺失型N-cadherin(dominant-negative N-cadherin, dn-N-cad),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头部神经嵴细胞的迁移变化。结果: 无论是过表达N-cadherin还是下调N-cadherin表达,头部神经嵴细胞迁移都受到了影响。结论: 头部神经嵴细胞的分层和迁移依赖于神经管上N-cadh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0.
目的:探讨乳突管(道)在中国人中的检出率及其CT解剖特点.方法:收集了1 074例颞骨CT资料,在横断位及三维重建图上观察乳突管(道)的检出率、长度、直径、形态及其在颅板的开口情况.结果:1 074例中有880例出现乳突管(道),检出率81.94%.男性乳突管(道)检出率80.94%(497/614),女性乳突管(道)检出率83.26%(383/46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148侧乳突中1 437侧出现乳突管(道),检出率66.90%.右侧乳突管(道)检出率70.11%(753/1074),左侧乳突管(道)检出率63.69%(684/1 074),右侧高于左侧(P<0.05).在CT图片上(横断位和/或三维重建图)观察,乳突管(道)可呈现5种不同的形态:单管型、盲管型、"Y"字型、浅凹或凹槽型、双管型.结论:中国人乳突管(道)检出率较高.乳突区CT检查能有效显示乳突孔及乳突管(道),并能显示乳突管(道)的不同形态和开口位置,为该区手术入路或开窗暴露提供准确、直观的术前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