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胃液酸度和胃内条件致病菌的关系.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8-12~2010-12收治的建立了人工气道>48 h的80例重症患者,共收集107个胃液样本,用精密pH试纸测定胃液pH值,依胃液酸度将标本分为6组,同时做胃液细菌真菌培养.结果 ①107个胃液样本中有63个培养出细菌或真菌(58.8%).63个胃液培养阳性的样本中共培养出96株细菌,其中G- 菌、G+菌、真菌分别占49.9%、22.8%、27.2%.②Ⅰ、Ⅱ、Ⅲ、Ⅳ、Ⅴ、Ⅵ组胃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0、25%、28.5%、62.5%、75%、81.8%.③我们发现在pH值为4时变化较大,重新将样本分成pH值≤4.0与pH值>4.0两组,胃液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0%、74.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P<0.01).结论 建立了人工气道的重症患者胃液微生物培养主要以G- 菌为主,随着胃液pH值的升高,培养阳性率明显升高,尤其是胃液pH值>4时,培养阳性率高达60%以上.对于该类患者宜加强监测胃液pH值,防止胃内条件致病菌的定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评估与只使用脓毒症常规治疗相比,使用常规治疗联合内毒素吸附治疗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6年9月期间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5家医院的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患者19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联合内毒素吸附治疗的试验组8例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11例。以治疗后第3天的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变化为主要评价指标,同时评价治疗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的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MAP)、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的变化以及急性肾损伤(AKI)的发生率、患者28天死亡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OF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的更明显,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SOFA评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8天死亡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也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在腹腔内革兰氏阴性菌感染导致的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中,内毒素吸附治疗联合常规治疗相较于常规治疗,有降低患者SOFA评分的趋势,但没有统计学差异,目前还需要更多的大样本研究来验证内毒素吸附治疗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摘要 】 目的 探讨肺开放策略对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 EVLWI)的影响。方法 选择30例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入院后均行早期目标治疗(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EGDT),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治疗,治疗组采用小潮气量保护性肺通气结合肺开放治疗(每6小时肺开放一次),其余治疗两组相同。记录患者的基础资料及观察肺开放对患者呼吸力学、氧合、血流动力学及EVLWI的变化,采用Evita XL监测呼吸力学,脉搏指标剂连续心排量(Pulse index continuous carciac output PiCCo) 热稀释法测定EVLWI,美国飞利浦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1) 肺开放后患者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下降,肺静态顺应性(Cst )升高,在肺开放后1h、2h、4h、6h两组PIP、Pplat、Cst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 实验后两组氧合(PO2/FiO2)均有升高趋势,EVLWI均有下降趋势,且在6h、12h、24h、48h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 心排血指数(CI)、中心静脉压(CVP)、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在6h、12h、24h、48h同时间点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肺开放可以早期改善外科严重脓毒症引起的ARDS患者的肺顺应性、提高氧合、减少血管外肺水指数,且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4.
高频振荡用于单肺麻醉患肺通气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45.
硬膜外阻滞下胆系手术对循环的干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硬膜外阻滞下胆系手术对循环可产生明显干扰。本文对90例心肺功能正常的阻系手术进行临床观察,发现手术刺激可造成患者术中SBP、DBP、MAP、PP、HR明显降低,RPP减少及ECG异常,基础血压增高。术中循环波动越明显,这一不良反应不能为硬膜外阻滞所阻止。资料表明术中心肌供血不足及一定程度的心功能抑制,且有可能诱发心绞痛及心跳骤停,故对术前已有心功受损、高血压及老年患者行必要的术中循环功能监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46.
半规管式与折反式反向喷射装置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规管式反向喷射装置于全麻病人进行安全性高频双向喷射通气,证明该装置安全可靠,其排除CO2能力明显优于折返式反喷装置及单向喷射通气,并能保持PaCO2适度降低及维持PaO2基本稳定,不产生气道内负压,无明显循环干扰,提示该装置对救治慢性阻塞性疾患(COPD)病人将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急性缺糖缺氧导致肾小管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大鼠肾内巨噬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构建两者共培养(transwell)模型,细胞分成对照组及缺糖缺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组,给予缺糖缺氧处理细胞1h后再正常培养24h,ELISA法检测两组上清液TNF-α,IL-1β和IL-10的浓度,噻唑蓝(MTT)检测肾小管细胞活力及RTq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AChE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在共培养上清液中,对照组与OGD相比,TNF-α(pg/ml):(231.67±36.28)VS(428.67±43.16)(P0.05),IL-1β(pg/ml):(116.67±21.64)VS(219.63±43.86)(P0.05),IL-10(pg/ml):(235.67±39.35)VS(432.67±49.72)(P0.01)。肾小管细胞活力明显降低,分别为(88.41±18.25)VS(46.98±13.87)(P0.01),OGD组巨噬细胞AChE 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上调了(3.82±0.73)和(2.17±0.46)倍(P0.01)。结论急性缺糖缺氧增强了肾脏巨噬细胞胆碱酯酶的表达,通过炎症介质,介导了急性缺糖缺氧性肾小管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脂肪乳对地西泮中毒患者疗效及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26例重度地西泮中毒患者按中毒严重程度大致接近原则,分为氟吗西尼组(单纯氟吗西尼治疗,9例);10%脂肪乳组(氟吗西尼+10%脂肪乳250 mL治疗,9例);20%脂肪乳组(氟吗西尼+20%脂肪乳250 mL治疗,8例)。比较各组间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后1、10和20 h)血液地西泮浓度以及病人住院时间、氟吗西尼总用量差异。结果治疗前各组地西泮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各组间地西泮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个脂肪乳组血药浓度均明显低于单纯氟吗西尼组。其中治疗后1 h,20%脂肪组明显低于10%脂肪乳组[(1 952.3±837.4)ng/mL、(2 428.9±1149.3)ng/mL,P=0.033];治疗后10 h和20 h 10%脂肪乳组与20%脂肪乳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786.9±899.4)ng/mL、(1 359.1±665.6)ng/mL,P〉0.05;(1 362.1±792.1)ng/mL、(1 090.5±638.4)ng/mL,P〉0.05]。氟吗西尼总用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氟吗西尼组(3.33±0.80)mg与10%脂肪乳组(2.26±0.36)mg及20%脂肪乳组(1.91±0.29)mg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住院时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594,P=0.000)。氟吗西尼组(5.23±1.23)d与10%脂肪乳组(3.60±0.80)d及20%脂肪乳组(2.50±0.58)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10%脂肪乳组与20%脂肪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脂肪乳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地西泮血药浓度,减少中毒患者氟吗西尼用量,缩短住院时间,是地西泮或其他脂溶性药物中毒的潜在解毒剂。  相似文献   
49.
国人全麻诱导时无呼吸的安全时限再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冯永文 《河北医药》2000,22(9):660-661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在吸氧驱氮后麻醉诱导时耐受缺氧的时间。方法 选择心肺功能正常手术病人50例,分为0.25~3岁组,~7岁组。~14岁组,~50岁组,〉50岁组各50例,以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为监测依据,观察在经过3min充分吸氧驱氮,使用肌肉松弛药完全抑制呼吸后,其SpO2由〉99%降至95%与90%所需时间(同时做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 上述各年龄组SpO2由〉99%降至95%所需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与咪唑安定对床旁气管切开时重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30例重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对照组术前使用咪唑安定,观察组术前使用右美托咪啶.2组患者均采用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均行气管切开术.观察2组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总镇静时间、Ramsay评分、镇痛效率及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及有无低血压发生等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镇静时间短(P<0.05),HR下降明显(P<0.01).观察组、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6.7%、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Ramsay评分值及CVP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啶在镇静、镇痛及减轻应激反应等方面优于咪唑安定,是重症患者有创操作时术前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