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流行病学监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真  刘波  殷文武  李群  冯子健 《疾病监测》2010,25(5):360-364
目的根据2006-2008年全国狂犬病监测结果,总结中国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疫情变化的原因。方法收集2006-2008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全国狂犬病哨点监测系统的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既往持续10年的增长趋势开始出现停滞甚至下降,但部分重点省份疫情仍然较高。发病仍主要集中在中国南方和中东部地区,广西、贵州、广东和湖南4省(自治区)2006-2008年合计病例占同期全国病例总数的52.8%。3年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数平均占全国县(区)总数的31.2%。病例中农民、学生和散居儿童三种人群分别占66.2%、14.7%和6.8%,儿童和老年人的发病率形成高峰,40~60岁的中年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44.3%。监测点报告的1604例狂犬病病例中,犬和猫暴露所致发病占93.8%,病例暴露后伤口自行处理率为21.8%,疫苗注射率为12.7%。病例中的Ⅲ级暴露者占55.8%,其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5.3%。农村地区犬密度中位数为15.0只/100人,有所降低,免疫率为12.0%,有所升高。狂犬病监测门诊暴露就诊者数量大幅增加,因犬和猫暴露就诊者分别占83.0%和12.7%;就诊者在就诊前自行处置伤口的比例为15.7%,在门诊的伤口处理率为85.7%,但有随着自行处理率提高而降低的趋势。绝大部分门诊中,就诊者的疫苗接种率高于95.0%,其中,Ⅲ级暴露者的被动免疫制剂注射率为33.1%。各门诊之间以及同一门诊不同年份之间的就诊者暴露分级构成比存在巨大差异,但差异趋小。结论 2006-2008年,中国狂犬病疫情开始出现10年来增长趋势的下降,南方及中东部地区疫情仍较严重,病例多发于农村地区,儿童和中老年是受危害较大的人群,犬和猫仍是中国主要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农村地区犬和猫密度高而免疫率低、暴露后预防处置状况差的情况有所缓解,但仍是中国疫情上升的重要原因。医务人员预防处置技能有所提高,但仍不理想,暴露后处置培训工作是今后卫生部门狂犬病防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2.
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早期围堵策略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市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在疫情发生初期,我国采用围堵策略,并围绕此策略要点实施一系列核心措施,包括社会动员、加强病例隔离和密切接触者追踪管理、封锁疫区和交通管控以减少人员流动、增加人际距离、环境卫生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等,以期尽快将疫情控制在武汉等有限地区。本文对围堵策略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核心措施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实施的围堵策略及核心措施的公共卫生意义,并基于措施效果的全面评价与疫情发展的态势评估提出下一步考虑建议。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分析近年内蒙古自治区布鲁氏菌病的空间自相关性及其流行蔓延趋势。方法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采用SPSS13.0、R软件和GeoDA对布鲁氏菌病发病资料进行分析,再用MapInfo进行专属地图表达。结果2004和2005年内蒙古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分别为19.63/10万和38.23/10万;全局Moran’SⅠ系数分别为0.2404和0.4786;局域系数统计分析显示2004年布鲁氏菌病在内蒙古存在一个高值聚集区,2005年存在两个高值聚集区,同时出现低值聚集区;局域Moran’SⅠ系数显示2004和2005年Moran’SⅠ小于0的地区分别有27和26个,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高地区,Moran’SⅠ大于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病率较低地区。结论布鲁氏菌病发病率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大小的分布存在一定空间统一性和差异性,利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布鲁氏菌病空间分布模式有助于加深对内蒙古地区布鲁氏菌病流行蔓延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进口与进口流行性感冒(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对1996年1月-2008年6月公开发表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有关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研究文献,利用随机效应模型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12篇文献符合人选标准,国产与进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照试验10项、进口与进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对照试验2项。国产与进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局部不良反应合并比值比(OddsRatio,OR)=0.8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为(0.59,1.11);全身不良反应合并OR=0.78,95%CI为(0.50,1.03)。甲1(H1N1)亚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0.94,95%CI为(0.78,1.14);甲3(H3N2)亚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1.01,95%CI为(0.87,1.17);乙(B)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1.35,95%CI为(0.98,1.85)。进口与进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局部不良反应合并OR=1.19,95%CI为(0.60,2.37);全身不良反应合并OR=1.15,95%CI为(0.71,1.87)。H1N1亚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1.27,95%CI为(0.37,4.37);H3N2亚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1.29,95%CI为(0.39,4.33);B型血清抗体阳转率合并OR=0.95,95%CI为(0.46,1,37)。结论国产与进口、进口与进口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中国人群中的安全性和血清抗体阳转率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基于网络直报系统数据,模拟实时监测,探索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对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214个区县2005年1月1日到12月31日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时空聚集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有效探测到麻疹时空聚集性.其中开始于3省交界区县的麻疹时空聚集性有较强的实际意义.[结论]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能充分挖掘和利用传染病监测数据信息,探测到时空两个维度的聚集性,在实际工作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临床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甲、乙型肝炎高发区,病毒的感染和疾病的流行已对人群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能够用于预防甲、乙型肝炎,国内外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联合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可与单价疫苗媲美,应用联合疫苗可以减少接种次数、减轻受种者痛苦,降低费用,而且会增加预防接种人群的比例,联合疫苗也是当今疫苗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7.
茂名市1950~2004年狂犬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茂名市1950~2004年狂犬病流行规律及防制对策。方法收集茂名市1950~2004年狂犬病疫情报表及防制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茂名市1950~2004年狂犬病年均发病率为0.85/10万,呈现5个周期性发病高峰年;1968~1981年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发病率从0.18/10万上升至4.87/10万;1981~1992年间持续下降,发病率从4.87/10万降至0.06/10万,年均递减率达8.96%;2000年以后狂犬病疫情又出现回升势头。狂犬病疫情波及各县、区,病例主要分布在山区农村。0~14岁年龄段发病占发病总数的41.2%。病例构成比以4~6月份较高,12~1、2月份较少。结论茂名市狂犬病疫情近年又有回升,养犬数量增多和被犬致伤者没有对伤口进行处理及接种狂犬病疫苗是近年茂名市狂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8.
发热出疹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发热出疹性疾病(RashandFeverIllness,RFIs)是以发热、出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为了解这一组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利于开展麻疹监测工作,我们于1996年3月~1997年3月,在河南省3个县1个区开展了发热出疹性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发现:麻疹和风疹均表现出春季高发、病例主要以15岁以下儿童发病为主、农村高于城市、以暴发为主等相似的流行病学特点;暴发病例临床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本次调查表明:在麻疹监测工作中,应适时开展血清学诊断工作;应注意加强在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的监测工作;风疹是主要需要鉴别的疾病,应加强对风疹的控制;控制麻疹暴发是控制麻疹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9.
信息整合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监测的作用,提出改善监测建议。方法选择按现住址为章丘市的45例乙肝报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报告医院、病人随访和采血检测3个来源的信息,按照统一病例定义,依次整合信息,对报告病例感染状态进行重新判定,评价信息整合对改善乙肝监测的作用。结果通过对医疗机构和病例随访信息的整合,判定报告病例中乙肝携带者31%,急性乙肝9%,慢性乙肝7%,重报病例4%,非急性乙肝40%(仅基于病史),不能明确病例9%;再整合采血检测信息,判定乙肝携带者33%,慢性乙肝20%,急性乙肝13%,非病毒性肝炎2%,非急性乙肝20%,不能明确病例7%。结论乙肝报告病例是多种感染状态的混合体,其中急性乙肝仅占13%。通过整合不同渠道信息,可将报告病例中的多种感染状态进行分类,从而准确掌握我国乙肝实际发病水平。  相似文献   
4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不同阶段的传染性特征是调查病例感染来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和病例隔离时间等防控措施的重要基础。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文献、技术报告与专业指南等资料进行综述,基于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两个维度的研究结果,探讨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阶段的传染性特征。现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