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7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自制腹腔镜下标本收集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2.
应用宫腔镜与超声波联合诊断子宫疾病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对诊断子宫疾病的价值。方法:对477例患者分别进行宫腔镜检查、B超检查及腔镜与B超联合检查,将三种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对宫内病变、宫壁病变或盆腔病变的明确诊断,联合检查明显优于B超检查及宫腔镜检查。  相似文献   
53.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8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及止血方法。方法腹腔镜下对8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有蒂浆膜下肌瘤18例,阔韧带肌瘤2例。肌壁间肌瘤及无蒂浆膜下肌瘤68例,其中48例于切开浆肌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20例未用。结果88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10~350mL,平均(90.00±65.69)mL;手术时间(120.76±42.48)min;术后肛门排气(1.84±0.30)d;术后病率0;无1例子宫肌层血肿形成;术后住院天数(7.94±1.60)d,无严重并发症。用药组出血量明显少于未用药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一切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单针间断缝合能减少术后血肿形成。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4例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患者进行追踪随访分析。结果:4例患者均有大量阴道出血。1例行子宫切除,2例用甲氨蝶呤药物治疗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1例药物流产加清宫术保守治疗成功。结论:有剖宫产史的患者再次妊娠时,有发生子宫瘢痕处妊娠的可能.应该尽早超声诊断,可以药物治疗成功。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该研究比较了经阴道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TVS)与宫腔镜检查(hysteroscopy,HS)在诊断绝经后服用他莫昔芬(tamoxifen,TAM)对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以探讨与其相关的监测方法.方法 随诊了46例绝经后因乳腺癌服用TAM(20mg/d)超过6个月的妇女.所有患者均施行了TVS、HS以及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TVS以子宫内膜厚度≥5mm为阳性判断标准.结果 TVS检查结果阳性21例(45.7%)中,经HS及病理诊断证实内膜息肉14例,单纯增殖型内膜2例,萎缩型内膜5例;TVS检查结果阴性25例(54.3%)中,内膜息肉8例,单纯增殖型内膜3例,萎缩型内膜14例.TVS检查的特异性为70.8%,敏感性为63.6%,阳性预测值为66.7%,阴性预测值为68.0%.而HS分别为100%、96.0%、95.7%和95.7%.息肉病人的TVS结果与非息肉病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9).结论 由于TAM对绝经后的子宫内膜具有雌激素样作用,能够引起内膜基质水肿,产生类似增生内膜的超声影像,导致TVS的检查结果与HS下所见以及内膜病检不相符.服用TAM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单纯以TVS作为其内膜病变的筛选方法具有一定诊断价值,但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且特异性较差.在确诊子宫内膜息肉方面HS具有特殊优势.  相似文献   
56.
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急性盆腔炎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5月~2007年5月因急性盆腔炎在北京天坛医院妇科住院治疗的73例患者,治疗方法分为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组和单纯药物治疗组。结果2001年5月~2007年5月的6年时间,后3年与前3年比较,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方式比例显著提高(P&lt;0.05);腹腔镜手术+药物治疗组盆腔炎性包块持续存在例数、复发再住院例数及抗生素平均使用天数显著少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lt;0.05),平均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gt;0.05);腹腔镜手术组误诊6例,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1.25%。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急性盆腔炎诊断的金标准,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确、盆腔包块较大、反复发作的及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7.
李靖  冯力民  刘晖 《武警医学》2013,24(1):37-40
目的了解绝经期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雌、孕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progesterone receptor,PR)在子宫全层中的表达。方法选择因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全切的绝经期患者及子宫腺肌症患者行子宫全切术,分别取子宫体的全层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研究不同病症中ER、PR在子宫全层(内膜层、浅肌层、深肌层及浆膜层)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图像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进行测定,对ER、PR阳性细胞的表达率进行比较。结果绝经期ER、PR在子宫内膜层中高度表达,与其他各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浆膜层含量最少,亦与其他各层有统计学差异(P<0.01),浅肌层、深肌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148)。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子宫浆膜层ER、PR受体含量最少,与其他各层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宫内膜层、浅肌层、深肌层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绝经期由于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子宫各层中ER、PR含量较低,但在子宫内膜中仍占多数。ER、PR在子宫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层表达无显著性差异。因此保留子宫的经宫颈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子宫腺肌症可能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探讨合并急性脑出血的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12年9月,12例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妊娠急性脑出血的孕产妇死亡7例,存活5例;新生儿存活7例。结论妊娠期脑出血多发生在晚期妊娠及分娩过程,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应先行终止妊娠,依患者情况适时行开颅手术,分娩以剖宫产为宜,尽量同时行绝育术。不宜采取母乳喂养。妊娠合并急性脑出血以全麻下剖宫产为宜,并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的准备,母婴多可获得较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宫腔镜辅助分段诊刮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0月~2008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72例,分为单纯分段诊刮(A)组32例及宫腔镜辅助下的分段诊刮(B)组40例,比较两组术前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准确率.结果 对宫颈受累估计的准确率,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而宫颈未受累估计的准确率及腹腔冲洗液细胞学的阳性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宫腔镜辅助分段诊刮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患者诊刮术中诊断的准确率,能较确切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宫颈受累情况,且不增加患者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60.
张奇  冯力民   《实用妇产科杂志》2019,35(11):801-803
<正>宫腔镜的发明对于微创妇科学有着创世纪的影响。1869年,意大利医生Diomede Pantaleoni完成了世界上第1例宫腔镜检查[1]。随着技术和设备的进步与发展,宫腔镜手术在现代已经具有了更高的安全性及微创性。20世纪90年代,宫腔镜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念:门诊宫腔镜技术(Office Hysteroscopy),即宫腔镜"即诊即治",提出了在同一手术中诊断与治疗相结合的概念[2]。Stefano Bettocchi对于门诊宫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