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6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WHO(1999)〕、美国第三次胆固醇教育计划2005年〔ATPⅢ(200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2004年〔CDS(2004)〕,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2005年〔IDF(2005)〕对代谢综合征(MS)作出的诊断标准的一致性,寻求适合于四川地区人群的MS诊断标准。方法对四川地区20岁以上人群行多级整群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共3511例对象纳入研究中。对研究对象同时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血脂谱。结果 4种诊断标准中,ATPⅢ(2005)标准诊断MS粗患病率及年龄校正后患病率最高,分别为22.4%和19.8%。MS的患病率根据WHO(1999)和CDS(2004)标准诊断为男性高于女性(P<0.05),而根据IDF(2005)标准诊断为女性高于男性(P<0.05),根据ATPⅢ(2005)标准诊断则在两性中没有差异(P>0.05)。4种定义诊断MS的患病率在汉、彝两族人群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种标准的总体诊断符合率为81.17%;其中IDF(2005)与ATPⅢ(2005)定义的诊断符合率最高为95.70%,Kappa值为0.867(P=0.000);4种标准诊断为MS者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患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6),但均高于无MS者(P<0.05)。CDS(2004)标准较WHO(1999)标准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同IDF(2005)及ATPⅢ(2005)相比其诊断MS的患病率更低,更加经济。结论 ATPⅢ(2005)标准较另外3种标准严格。4种诊断标准运用于四川地区人群在预测心脑血管事件方面有相同价值,而CDS(2004)标准更适用于四川地区人群。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转移填充及关节融合术在糖尿病足窦道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探索合理的针对糖尿病足窦道的局部处理方案。方法自2007年2月至2010年8月共纳入糖尿病足伴窦道形成患者6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47~68岁,平均(58.3±6.7)岁。窦道口位于足跟部1例,基底部深至跟骨;足掌及足底3例,其中足底足掌穿通性窦道1例;足趾2例,均位于趾间关节处。在抗感染、抗凝、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窦道发生于足跟部、足掌及足底者均采用筋膜瓣填充窦道;生于足趾者采用关节融合方法消除窦道腔。结果 6例患者均接受彻底扩创,其中4例采用筋膜瓣填充窦道,2例采用关节融合方法消除窦道腔。所有患者窦道在术后14~20d获得愈合,其中1例足底足背穿通窦道者,足背切口边缘皮肤部分发黑,经一段时间更换敷料后完全愈合,1例足趾处窦道者创缘红肿、渗液,经调控血糖、更换敷料、抗感染等处理后愈合。结论彻底扩创是糖尿病足窦道愈合的必要前提。用合理设计的邻近带蒂筋膜瓣填充足底、足背部位的糖尿病足窦道可以使其获得良好的愈合。对于足趾部位的窦道,直接行短缩融合较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3.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及防治对策(附5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雅  冉兴无 《四川医学》1999,20(4):347-348
为了提高对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的认识,降低其发生率,对已发生的DF做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现将我院1989年1月至1997年12月收治的59例DF作一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一种可靠、无污染、操作简便、适用于临床糖尿病皮肤溃疡表面积(diabetic cutaneous ulcer surface area, DCUSA)测量新方法.方法 纳入2005年9月-2007年4月住院治疗的糖尿病皮肤溃疡患者35例.采用数码相机拍摄法(A法)收集患者不同时间点(平均每3天或1周1次)共305个溃疡图像资料,同步采用无菌薄膜勾边法(B法)收集305个溃疡面资料作为对照.将数码照片导入计算机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测得DCUSA,而B法所勾勒溃疡面轮廓通过自带坐标网格计算出DCUSA,由此获得305对面积数据.两测量者之间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ICCs)检验,并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两种测量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A法测得DCUSA为(4.84±7.73)cm2,B法测得DCUSA为(5.03±7.89)cm2,两种方法所测DCU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A法测量DCUSA,两测量者间的ICCs为0.965,95%可信区间为(0.940,0.980);应用B法,两测量者间ICCs为0.949,95%可信区间为(0.913,0.971),不同测量者采用同样方法测得的溃疡面积之间的一致性很好.A法与B法测量DCUSA有很强的相关性(r=0.957,P<0.05).结论 数码照相结合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软件能较准确地测量糖尿病皮肤溃疡面积,且是一种无污染、易操作、更适用于临床的溃疡面积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95.
水肿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足背)时,有明显的凹陷。糖尿病患者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下肢水肿。判断水肿原因,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应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96.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严重且最痛苦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及截肢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是一种可治疗的慢性睡眠障碍性疾病,现有的证据提示OSA具有促进糖尿病足发生及延迟愈合的作用,而给予持续气道正压治疗有可能促进溃疡愈合。因此,在糖尿病足多学科协作诊治中,应该加强与睡眠医学专科的合作,加强糖尿病足合并OSA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从而降低截肢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7.
糖尿病性肌梗塞六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总结6例糖尿病性肌梗塞(diabeticmuscleinfarction,DMI)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6例DMI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例患者中,男、女各3例,其中2型糖尿病5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1例,平均年龄53.5岁;糖尿病病程平均为8.4年,HbA1c平均为9.5%。(2)病初均有肌肉疼痛,4例在起病1~2周后局部形成肿块;受累肌肉有股四头肌、腓肠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及胸大肌。(3)MRI检查示受累肌肉T2加权像信号增高。(4)肌肉活检可见灶性肌纤维坏死,肌纤维横纹消失,小血管壁增厚,个别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5)治疗及预后:所有患者均予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卧床休息,镇痛等对症治疗,5例辅以抗凝治疗,症状和体征缓解平均时间为22.8天;随访2个月到9年,1例出院后3个月猝死,其余5例未见复发。结论DMI是糖尿病一个少见且未被充分认识的并发症,发生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MRI是诊断该病的首选方法;治疗上以严格控制血糖,卧床休息,镇痛等为主,可辅以抗凝治疗;其短期预后良好,但长期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8.
糖尿病与早发血管病变关系确切.在美国,糖尿病是致盲、肾功能不全以及下肢截肢的首要原因.前瞻性研究显示长期的血糖控制是糖尿病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的预测因子,理想的血糖控制可以延缓或防止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1,2].许多大型试验,包括4S试验、CARE研究、HPS试验、LIFE试验以及HOPE研究,发现严格控制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能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即使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较非糖尿病患者高.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发生更多的血管病变?长期高血糖即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高血糖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共同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9.
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DF)的危险因素。方法利用病案查询系统检索1996年1月至2009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DF患者的总出院人数为662例,男371例,291例,平均年龄(664-11)岁;同期入院无DF的DM患者353例,男205例,女148例,平均年龄(66±9)岁。根据是否合并DF将所有患者分为DF患者组(DFP组)和非DF患者组(non.DFP组)。用卡方检验和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常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与non—DFP组相比,DFP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D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周围动脉病变(PAD)、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non—DFP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34.133、11.694、165.727、85.852、72.021,均P〈0.05);且其肺部感染、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更高,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X2=32.619,23.932,均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吸烟、DN、DR、PAD、DPN、DAN是DF的危险因素(Wald=4.874、33.516、11.581、146.356、82.446、67,686,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Wald=25.532,P=0.000)是DF的保护性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N、DPN、DAN、PAD是DF的危险因素(Wald=11.007、21.484、11.963、87.427,均P〈0.05);而HDL—C(Wald=14.971,P=0.000)是DF的保护性因素。结论DN、DPN、DAN、PAD是DF的危险因素,而HDL—C是DF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重症及死亡患者中有较高比例的高血糖或糖尿病患者,其救治更为困难,因此良好的血糖管理在COVID-19的综合救治过程中尤为重要。住院COVID-19合并糖尿病者可根据病情程度制定相应的血糖控制目标和治疗策略。轻型COVID-19患者,建议采取严格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4.4~6.1 mmol/L,餐后2 h血糖6.1~7.8 mmol/L);普通型COVID-19患者,建议采取一般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6.1~7.8 mmol/L,餐后2 h血糖7.8~10.0 mmol/L),推荐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重型或危重型COVID-19患者,建议采取相对宽松的血糖控制目标(空腹血糖7.8~10.0 mmol/L,餐后2 h血糖7.8~13.9 mmol/L),推荐采用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由于部分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在治疗过程中出现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或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HHS)等,应加强血糖监测,动态评估,适时调整策略,进而保证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