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5篇
  免费   64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203篇
内科学   4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149篇
药学   56篇
  1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经动脉灌注5-FU缓释微球治疗兔VX2肝肿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5-FU缓释微球经胃十二指肠动脉灌注对兔VX2肝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成功接种肝VX2肿瘤的模型兔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用显微外科手术临时阻断肝总动脉血流,经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至肝固有动脉起始部给药行介入治疗,术毕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0.5~1 ml;B组(碘佛醇对照组)注射碘佛醇0.5~1 ml;C组为碘油组(疗效对比组),注射超液化碘油0.5~1.0ml;D组为5-FU缓释微球组,注射5-FU缓释微球10mg和碘佛醇1 ml混合溶液.4组实验动物于治疗1周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并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治疗1周后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生长受到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碘佛醇对照组(P<0.05),与碘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坏死,5-FU缓释微球组和碘油组肿瘤坏死率明显高于另两组(P<0.05).生理盐水对照组、碘佛醇对照组和5-FU缓释微球组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69±0.18、1.75±0.27和8.03±0.63,5-FU缓释微球组与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FU缓释微球经动脉灌注可抑制肝肿瘤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坏死,是有效的化疗栓塞剂.  相似文献   
42.
新闻资料一: 2001年9月1日,四川省崇州市村民刘良(化名)偶然发现,14岁的女儿陆华(化名)的肚子隆起来了.  相似文献   
43.
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日常饮用最多的饮品。但喝水也是有讲究的,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生理上的变化和病理上的特点,使得在饮水这个极普通的事情上,也有了许多“讲究”,应该格外注意。  相似文献   
44.
关键  刘勤敏 《贵州医药》2002,26(3):263-263
收集近 2年我科肺结核化疗中出现肝损害的病例 5 3例 ,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5 3例患者中男 4 1例 ,女 12例 ;年龄 2 0~ 71岁 ,<4 0岁 39例。入院前未监测肝功能即予抗结核药物治疗者 14例 (时间 3天至 2年 ) ,明确乙肝史 3例 ,儿时患过急性黄疸型肝炎 2例 ,有饮酒史 33例。1 2 临床表现 入院时食欲减退 2 6例 ,乏力 12例 ,黄疸 5例 ,恶心 5例 ,呕吐 2例 ,厌油 6例 ,肝区隐痛 2例 ,腹胀 2例 ,消瘦 2 0例 ;入院抗结核治疗(15天至 1月 )后食欲减退 11例 ,乏力 5例 ,黄疸 7例 ,恶心 3例 ,厌油 8例。查体肝增大 2例 ,右…  相似文献   
45.
目的通过实证研究评价《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的适用性,并建立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模型,为指南临床适用性评价和更新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分别从已开展糖尿病相关诊治工作的医疗机构,每家抽取老年科、内分泌科、肾脏科或相关科室医生各6~8人。通过现场填写纸质版问卷,或通过电子问卷对未到现场者进行调查。对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各维度评分、指南获取途径和影响实施因素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Nemenyi检验进行多组比较和两两比较。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方法并结合逐步回归筛选出各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收集问卷725份,有效问卷722份,有效回收率99.6%。评分结果显示,可获得性评分最低,可接受性评分最高。多组比较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指南熟悉程度是各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指南获取途径主要包括:学术会议(52.1%)、微信(45.4%)、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43.5%)。调查对象中有139人认为该指南存在实施障碍(19.3%),其中认为实施障碍为医务人员因素、患者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分别有136人(18.8%)、134人(18.5%)和133人(18.4%)。结论本研究建立了指南适用性评价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模型,能为指南的制/修订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6.
临床试验注册制度与循证医学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介绍了当前新药临床试验、院内制剂、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及其他类型临床试验的管理情况,世界卫生组织临床试验注册平台(WHO ICTRP)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和全球临床试验注册制度建立概况,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与发表协作网及其运作机制;提出用循证医学基本哲学思想作为临床试验研究者的思想和行为准则,是临床试验真实性的内部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47.
目的:评价传统中药党参、黄芪提取物-参芪扶正注射液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交叉试验设计.观察两个化疗周期,比较试验周期(常规化疗+参芪扶正注射液)和对照周期(常规化疗)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生存质量变化。化疗毒副反应按WHO标准进行评定。生存质量采用EORTC QLQ-C30和EORTC QLQ-LC13量表进行测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研究病例130例,123例可评价病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基本相同。试验周期内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反应、肝功能异常、蛋白尿和发热等化疗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明显低于对照周期。化疗期间患者的生存质量发生明显变化,程度明显优于对照周期。结论:党参、黄芪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明显降低肺癌患者化疗期间常见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化疗期间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8.
我们从1992年4月~2004年12月进行各种细胞遗传学检查4335例,其中外周血染色体G显带分析2542例,羊水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213例,脐血细胞染色体G显带分析12例,脆性X染色体分析[Fra(x)]417例,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15例,染色体畸变分析1136例。  相似文献   
49.
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疗效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方法检索策略:电子检索MEDLINE,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资料库;手工检索中文杂志和已发表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目录、INTERNET、会议论文集.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三个评价者独立地收集提取资料.对具有同质性的资料进行Meta-分析.纳入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并与西医进行对照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前瞻性对照研究.观察对象:根据中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SARS诊断标准确诊的SARS患者.干预措施: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用西医治疗.主要测量指标:①病死率;②由于使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发生率;③SARS病毒消除率,采用细胞培养和PCR检测;④退热时间;⑤胸片显示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和完全吸收例数;⑥下呼吸道感染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呼咳困难、呼咳短促等).次要测量指标:①激素累积剂量或平均使用时间;②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CD3 ,CD4 ,CD5 ,CD8 ).结果纳入9个研究,包括812例患者,所有9个研究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性偏倚、检测性偏倚的高可能性.以下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病死率[OR 0.32,95%CI(0.14,0.71)],退热时间[WMD-1.17,95%CI(-1.83,-0.50)],症状缓解时间[WMD-1.47,95%CI(-1.96,-0 98)],和肺部炎症完全吸收例数[WMD 1 63,95%CI(0 95,2.80)].以下指标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恢复期患者症状积分[WMD-1.25,95%CI(-2 71,0.21)],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WMD-236.96,95%CI(-490.64,16.73)]和肺部炎症吸收平均时间[WMD 0.63,95%CI(-1.33,2.59)],两者疗效相同.其中,将病死率指标中纳入的一个大权重、两组危重病人数分布不均的非随机对照试验排除后做敏感性分析,则两组病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0.53,95%CI(0.20,1 4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在多数指标上显示了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趋势;但由于纳入研究方法学上的局限性,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SARS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50.
目的在循证临床实践中,医务人员需要正确理解临床研究中疗效指标的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价相同临床研究结果的不同表述方式对研究生选择和推荐治疗措施的影响,从而了解已经过“临床科研设计”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对疗效指标的理解。方法将同一系统评价的结果采用4种疗效指标表述,设计问卷对参与“临床科研设计”课程考试的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共发出和收回问卷342份,排除4份未回答所有结果的问卷,有效问卷338份。结果显示,研究生选择绝对危险度降低率(ARR)与需要治疗的患者数(NNT)、相对危险度降低率(RRR)与NNT、试验组和对照组未发生事件率的差异(EFP)与NNT间的分值差异和治疗推荐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RR、RRR与EF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279名研究生选择4种疗效指标得分的极差大于4分。结论经过“临床科研设计”课程学习的研究生在理解疗效指标意义上仍然存在问题。因此,课堂教学应加强对临床研究结果的不同表述方式和相关指标临床意义的讲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