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2篇 |
免费 | 62篇 |
国内免费 | 1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7篇 |
口腔科学 | 15篇 |
临床医学 | 205篇 |
内科学 | 47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03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24篇 |
综合类 | 125篇 |
预防医学 | 149篇 |
药学 | 57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27篇 |
肿瘤学 | 2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10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5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26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29篇 |
2008年 | 43篇 |
2007年 | 58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43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26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通过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8-差向前列腺素的水平,探讨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的水平.方法:20例急性加重期和缓解期的COPD患者、16例吸烟对照和24例不吸烟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和缓解稳定期、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离心,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测定采用酶分析法(EIA).结果:COPD患者主要肺功能FEV1%和FEV1/FVC(分别为50.1±17.27和56.2±10.31)与对照组(分别为106.0±20.8和83.4±6.34)比较明显降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42±2.416n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3.30±2.26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对照组COPD稳定期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的浓度(5.72±2.195ng/ml)高于COPD稳定期(3.30±2.267ng/ml)和不吸烟对照组(4.30±1.964ng/ml)的浓度,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血清中游离8-差向前列腺素和FEV1%、FEV1/FVC无显著相关性(r分别为-0.076和-0.046,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的COPD患者和健康吸烟者,存在氧化应激水平的明显升高.COPD患者中氧化应激负荷可能和气流阻塞无相关.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了解涎腺肿瘤发病情况、构成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佳木斯大学口腔医学院1996~2006年间收治的469例涎腺肿瘤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良恶性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是40.2岁和48.7岁,良恶性的男女之比分别是0.7∶1和1.3∶1.腮腺、腭部的小涎腺分别列为涎腺肿瘤原发部位前2位;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与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分别列为良、恶性肿瘤前二位.结论 涎腺肿瘤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男性患者的构成比恶性肿瘤高于良性;女性患者构成比有增加趋势;腮腺和腭部的小涎腺分别是大、小涎腺肿瘤的高发部位;多形性腺瘤和腺样囊性癌是最常见的涎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3.
断指再植的急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手指离断后现场急救及急诊室处理、离断指的保存方法及再植后功能康复,重点总结了断指再植的术后护理。 相似文献
144.
抗CCP抗体、AKA及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角蛋白抗体(AKA)以及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对182例血清(RA75例、其它风湿性疾病87例以及正常人血清20例)用ELISA方法检测抗CCP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AKA以及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比较三者对RA的诊断价值,并分析抗CCP抗体与其它两种抗体的相关性。结果三种抗体单独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分别是:抗CCP抗体为65.3%、94.4%和82.4%,AKA为38.7%、92.5%和70.3%,RF为70.7%、76.6%和74.2%;联合检测两种抗体及三种抗体同时检测,则分别是抗AKA+RF为33.3%、100%和72.5%,抗CCP+RF为57.3%、98.1%和81.3%,三者联合为30.7%、100%和71.4%。抗CCP与RF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明显高于其它检测指标(P〈0.05);三个抗体间具有相关性。抗CCP抗体浓度在RA组(228.2U/mL)与非RA疾病组(19.4U/mL)和健康对照组(11.2U/mL)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关节侵蚀组(162.7U/mL)高于无/轻微关节侵蚀RA组(46.1U/mL)(P〈0.01)。结论抗CCP抗体对诊断R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效率,联合检测抗CCP与RF可进一步提高对RA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浆游离氨基酸谱的影响。方法 采用柱前衍生化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 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浆中 16种游离氨基酸的含量。结果 与术前比较 ,体外循环术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中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 ,其中以部分生糖氨基酸 (谷氨酸、丙氨酸、丝氨酸、组氨酸 )和支链氨基酸 (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最为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体外循环可导致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浆中多种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 ,应为这些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围术期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 受体拮抗剂洛沙坦对低氧大鼠肺动脉胶原和 1型血管紧张素 受体(AT1)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雄性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组和低氧 +洛沙坦组 ,以常压低氧 3周复制肺动脉高压模型 ,治疗组经洛沙坦治疗两周 ,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三组大鼠肺小动脉管壁 、 型胶原和 AT1受体表达的变化。结果 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的 型胶原染色强度 (1.5 2 0 2± 0 .0 6 9)与对照组 (1.132 4± 0 .0 71)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治疗组 型胶原染色强度 (1.16 37± 0 .0 6 2 )与低氧组比较 ,差异也有显著性 (P<0 .0 1)。三组间 型胶原和 AT1受体染色强度均无明显变化 (P>0 .0 5 )。结论 洛沙坦可减少肺小动脉管壁 型胶原的表达 ,可能为其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低氧组和孟鲁司特预防组 ,以常压低氧 3周制备肺动脉高压模型 ,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肺小动脉管壁 型和 型胶原的变化。结果 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 型胶原染色强度较对照组高 (1.5 1± 0 .0 9vs 1.15± 0 .0 5 ,P<0 .0 1) ,预防组肺小动脉管壁 型胶原染色强度 (1.19± 0 .0 6 )较低氧组低 (P<0 .0 1) ; 型胶原染色强度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孟鲁司特对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管壁胶原沉积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8.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中肠旋转不良的CT分型与临床意义,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2018年3-8月行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进行连续性筛检。按设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两位高年资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判定是否存在中肠旋转不良并分型。结果:共筛查全腹部CT平扫和增强检查的成人病例8778例,排除902例,最终以7876例为基数共检出符合诊断标准的中肠旋转不良80例(1.0%),其中男46例,女34例,年龄22~86岁。80例中,经典型7例(7/80,占8.8%),CT表现为十二指肠空肠结合部(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右侧,大多数合并回盲部异位(6/7,占85.7%);可出现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肠系膜上静脉(SMV)换位(3/7,占42.9%);1例为多脾综合征。非典型73例(73/80,占91.2%),CT表现为DJJ位于胃幽门水平线以下、正中线左侧,且空肠位于右腹;少部分出现回盲部异位(15/73,占20.5%)、SMA与SMV换位(1/73,占1.4%);以消化道症状就诊的22例患者中,10例(10/22,占45.5%)CT检查未发现其他肠道以及腹部血管、脏器的器质性病变。3例右腹部小肠肿瘤因判断出中肠旋转不良而准确定位为空肠肿瘤。CT冠状面重组图可清晰显示空肠和回盲部的位置;横轴面增强图像有利于观察SMA与SMV位置关系。结论:CT可准确诊断成人中肠旋转不良并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探讨假囊肿型胎粪性腹膜炎(MPC)胎儿期MRI和婴儿期CT的影像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产后病理证实的MPC胎儿期及婴儿期影像资料,4例产前行胎儿MR平扫,4例出生后行腹部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2例序贯行胎儿MR和产后腹部CT检查。观察其CT及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3例病灶位于中上腹,右上腹肝下缘4例,右中下腹1例,左腹2例。MR检查的6胎中病灶T2WI均呈稍高/高信号,T1WI呈高信号1胎,低信号3胎,等/稍低信号2胎。CT检查的6例中5例壁囊薄,1例囊壁较厚;6例病灶囊壁均呈轻-中度强化;5例CT示病灶与邻近肠管关系密切、分界不清;4例囊壁及内部见多发钙化。具有产前及产后影像资料的2例中1例胎儿期腹腔积液于产后消失;2例产后CT检查囊壁及囊内出现多发钙化。结论 MPC的产前MRI及产后CT表现均具有一定特征性;认识MPC的病理生理过程和影像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胎儿或婴儿MPC。 相似文献
150.
余关键 《人人健康:医学导刊》1996,(1)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众多夫妇减轻了家庭负担,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工作、学习及社会活动中。与此同时,对夫妻间的性爱质量也日益关注起来。少数在性方面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夫妻怀疑避孕节育会导致性障碍的出现,为此,本刊特请四川省内江市计划生育指导所的遗传优生主治医师余关键大夫阐述了他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