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8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产后甲状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铮 《中级医刊》1995,30(5):38-40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缩宫素受体(OTR)在子宫腺肌症(AM)在、异位内膜中的分布及其与临床痛经之间的关系,研究OTR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8例腺肌症病灶组织、28例在位内膜组织中OTR的表达,并和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对照。结果 AM中OTR在腺肌症病灶中的表达(92.8%)高于在位子宫内膜中的表达(78.6%),P〈0.05,并均高于正常子宫内膜(50%)。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在在位子宫内膜和正常子宫内膜中增殖期高于分泌期;而异位病灶则缺乏这样的差异性。重度痛经组比轻度痛经组OTR的表达增高。结论 在AM中的在位及异位内膜中,OTR均有高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OTR的表达与痛经症状相关,推测OTR系统与腺肌症相关症状痛经有关系。  相似文献   
83.
子宫腺肌病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子宫腺肌病最主要的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痛经。腺肌病疼痛与异位病灶中局部雌激素增加有关。雌激素可上调非妊娠子宫缩宫素受体的表达,提示雌激素可促进子宫收缩并与缩宫素协同调节子宫运动。除雌激素和缩宫素外,前列腺素也是调节子宫收缩的重要因素。而雌激素可调节前列腺素产物产生。研究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病灶、腹部粘连带及子宫肌层中有神经纤维。腺肌症异位病灶中神经纤维可能源于子宫内膜功能层神经纤维,异位内膜分泌神经生长因子可能导致局部神经纤维生长。这些神经纤维有可能在介导疼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n scar pregnancy,CSP)的诊治决策。方法:选择解放军总医院2007年1月-2012年8月因CSP住院治疗的患者51例,统计患者剖宫产指征、次数、术后恢复情况及发病时间。针对患者具体病情采用清官、子宫动脉栓塞、宫腹腔镜诊治、经阴道病灶切除及子宫切除等方式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经超声诊断。患病距上次剖宫产时间5-147个月,平均(60.5±9.5)个月。妊娠2-6次,除10例(19.61%)为临产后剖宫产外,41例(80.39%)为未临产选择性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48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成功:其中8例超声监测下单纯清官、19例子宫动脉栓塞后清宫、8例在腹腔镜或宫、腹腔镜联合监测下清官、11例行宫颈局部注射或深部肌内注射甲氨蝶呤、2例经阴道行子宫前壁修补术,另3例切除子宫(其中1例死亡)。结论:CSP属高危妊娠,早期诊断、谨慎处理至关重要。超声是诊断CSP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超声定性诊断及其对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治疗病例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分析526个有病理结果的女性盆腔囊性肿物的声像图表现及144个病变超声引导介入治疗效果.结果 526个肿物中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为95.6%(503/526).部分卵巢囊性畸胎瘤、黏液性囊腺瘤、输卵管积脓、卵巢出血性囊肿或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可有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卵巢冠囊肿相似的声像图表现.超声介入治疗后复发者多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中囊壁厚、囊内或囊壁有中等回声块状物或酒精凝固时间短者.包裹性积液和绝经后卵巢囊肿抗炎治疗或随访观察中可完全消失.结论超声对盆腔囊性肿物的定性诊断率较高,但部分不典型病例仍有误诊可能.超声引导穿刺抽吸治疗前应观察2~3个月经周期.  相似文献   
86.
子宫内膜细胞的培养和侵袭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昀  张宏  李亚里  魏丽惠  田方  关铮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3,28(5):425-427,F003
为探讨不同子宫内膜细胞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体外分离培养EM患者和对照组子宫内膜共49例。观察间质和上皮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采用Transwell—Col Insert细胞培养板,比较不同细胞的侵袭行为。结果显示,间质细胞侵袭能力强于上皮细胞;EM组子宫内膜细胞侵袭力强于对照组。提示在子宫内膜异位种植过程中,间质和上皮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EM患者子宫内膜本身具有不同于对照组的特性,使其更易于异位种植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