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3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课程的PBL教学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120名医学生随机分配至PBL组和LBL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较两组的学习效果。结果 PBL组的阅片成绩优于LBL组(P=0.000),而理论题及总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自学能力、临床思维、口头表达等能力有所提高。结论基于网络课程的PBL教学是一种可行的学习方式,具有开放性、实用性及启发性等优点,将成为现代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2.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所建立的分类预测模型对FIGO-Ⅱ期宫颈癌宫旁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本院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的连续90例FIGO-Ⅱ期宫颈癌患者的MRI资料,其中FIGOⅡB期宫旁浸润组45例,FIGO-ⅡA期非宫旁浸润组45例。使用Mazda软件在MR-T2WI上提取宫颈癌的794个纹理参数,经过特征选择降维得到10个纹理参数,比较2组中这10个MR纹理参数值的差异,选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决策树分类分析,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决策树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采用卡方自交互侦测决策树(CHAID)、穷举CHAID、快速无偏和高效统计树(QUEST)和分类回归树(CRT)四种决策树方法成功建立了能够判断宫旁浸润与非宫旁浸润的预测模型,4种决策树预测模型的分类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7%、83.3%、92.2%和82.2%,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7、0.833、0.922和0.822,敏感度分别为91.1%、77.8%、93.3%和82.2%,特异度分别为82.2%、88.9%、91.1%和82.2%。结论:基于MR-T2WI纹理特征的决策树分类分析能准确判断FIGOⅡ期宫颈癌的宫旁浸润情况,其中以分类回归树(CRT)生长法的鉴别诊断效能最佳。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27例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及22例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后患者的MSCT的表现,旨在提高对本病诊断、鉴别诊断及评价灌洗术后的效果.方法:对27例全部经病理证实的PAP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上观察病灶的形态、范围、边缘及对比灌洗术前后的变化,分析PAP的MSCT表现.结果:PAP在MSCT上表现多样化,可见地图征19例,碎石路征15例,肺水肿样5例,肺实变征7例,伴有微小结节2例,间质纤维化3例;BAL术后20例可显著改善.结论:MSCT能直观显示PAP的影像特征,对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亦可评价PAP严重程度及随访BAL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24.
早期胰腺癌的影像诊断学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玉宝 《放射学实践》2002,17(3):272-274
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近年来各国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胰腺位置深在 ,胰腺癌恶性度高 ,不易早期诊断 ,治疗效果及预后均不够满意。据文献报道 ,非手术的胰腺癌患者平均生存率仅 5~ 8个月 ,术后的 5年生存率是消化道恶性肿瘤中最低者 ,为 7%左右 ;统计发现早期的胰腺癌术后 5年生存率可达 3 0 %以上 ,故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提高患者生存率。Moossa等[1] 对早期胰腺癌的定义是 :①肿块的直径在 2cm以下 ;②胰被膜无浸润 ;③没有远处转移 ;④切除标本上也无…  相似文献   
25.
多层螺旋CT定量成像技术在COPD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MSCT定量成像参数与常规肺功能参数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与正常志愿者MSCT定量参数的对比性,确定COPD患者MSCT定量成像参数的临床可行性。方法:正常志愿者30例,COPD患者40例,通过常规肺功能检查及MSCT检查,在最大吸气末及最大呼气末屏气扫描,所有数据通过肺计算机辅助检查系统软件进行分析,所得数据与肺功能检查(PFT)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与正常志愿者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COPD患者最大呼气容积/最大吸气容积(Vex/Vin)与残气量/肺总量(RV/TLC)有显著的相关性(r=0.90,P<0.01),Vin和Vex与TLC及RV亦有很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70和0.81,P<0.01),(Vin-Vex)与FVC亦有很好的相关性(r=0.76,P<0.01)。深呼气相时EV-910与FEV1/FVC%有很好的相关性(r=-0.84,P<0.01)。PI-910in、PI-950in及PI-910ex、PI-950ex与FEV1及FEV1/FVC%均有很好的相关性,以呼气相时的相关性更好,其中以PI-910ex时的相关性为佳(r分别为-0.86和-0.85,P<0.01)。深吸气末肺容积为(5318.15±1200.74)ml,平均肺密度为(-898.04±35.36)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02±0.035)g/cm3,三者与正常志愿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深呼气末肺容积为(3878.21±1202.75)ml,平均肺密度为(-855.04±50.41)HU,单位体积密度为(0.144±0.051)g/cm3,与正常志愿者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MSCT肺功能检查能很好的评估COPD患者的情况,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26.
肺原发性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行MR/显示右上肺肿瘤在T1WI上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环状厚壁强化,肿瘤侵犯邻近胸壁、肋骨、椎体和附件,部分病变组织侵入椎管,浸润并包绕胸髓,椎管狭窄;PET-CT显示右上肺恶性肿瘤,标准摄取值(SUV)为12.3.免疫组织化学(简称免疫组化)结果 显示波形蛋白(Vim)、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阳性,4例均检测到SYT-SSX融合基因表达.结论 肺原发性滑膜肉瘤的影像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表现,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免疫组化和SYT-SSX融合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27.
原发性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肉瘤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肺肉瘤患者的胸片及CT资料.7例中,滑膜肉瘤4例,血管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黏液型脂肪肉瘤1例.周围型肺肉瘤6例,中央型肺肉瘤1例.结果 平片上病灶直径平均为8.1 cm,无钙化、毛刺,未见空洞.CT示浅分叶,未见毛刺,2例可见假包膜,2例可见小范围液化坏死区,无钙化.平扫时平均CT值为45.3 HU,增强后可见轻至中度强化,绝对增强均值为22.6 HU,4例邻近组织受累,1例肋骨破坏,1例血管肉瘤有肾上腺、肝脏、头颅多发转移.均未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 原发性肺肉瘤影像学特征性表现为肿块多数位于肺外周,直径大,肺门、纵隔转移少,邻近组织受侵犯多,浅分叶,无毛刺、钙化,坏死液化范围少,增强后轻至中度强化.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低剂量 CT 扫描及定量分析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气道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22例研究对象(其中正常对照组34例,稳定期 COPD 88例)均行低剂量 CT 扫描,88例 COPD 同时行肺功能检查。采用定量 CT 气道分析软件分别测量右上叶尖段、两下叶后基底段第3级支气管气道相关参数。结果中度组、重度组及极重度组 COPD 管壁面积百分比(WA %)、气道内周径为10 mm 时的管壁厚度(hypothetical airway with internal perimeter of 10 mm,Pi10)均大于正常对照组(P 均<0.05),极重度组 COPD WA%、Pi10大于轻度组 COPD(P 均<0.05)。重度组 COPD 管壁厚度(T)与体表面积比值(T/BSA)、管壁面积与体表面积比值(WA/BSA)均大于正常对照组及中度组 COPD(P 均<0.05)。COPD WA%、Pi10分别与肺通气功能指标、小气道功能指标呈负相关(r 值范围为-0.34~-0.51,P 均<0.01),且 Pi10与肺容积指标呈正相关(r 值范围为0.32~0.33,P 均<0.05)。结论低剂量 CT 扫描定量分析可为 COPD 气道病变提供客观定量评价信息,气道参数 WA%、Pi10是2个客观评价指标;随着COPD 肺功能程度加重,支气管厚度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多层螺旋CT (MSCT)表现与病理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FTP的MSCT表现与病理特征.结果 11例均表现为胸腔单发实性肿块.5例为胸部单发巨大肿块占位病变,边缘清晰;6例为结节状肿块,肿块直径2.1~16.5cm;密度均匀(5例)或不均匀(6例),2例中央出现钙化.4例巨大肿瘤内见杂乱血管,肿瘤不均匀强化呈“地图样”.镜下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组成,排列成编织状,局灶细胞可见核仁,间质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化显示,11例患者Vim (+)、CD34(+)、S-100(-)、CK(-);其中8例CD99(+);9例Bcl-2(+).结论 SFTP的MS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SCT重建对病变的显示及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病理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0.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主要分为小细胞癌(SCLC)及非小细胞癌(N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80%~ 85%.2008年肺癌在全世界的发病率(17%)和病死率(23%)已跃居所有恶性肿瘤榜首[1].2010年美国新发肺癌有22万,超过15万人死于肺癌[2].在我国所有恶性肿瘤中肺癌的病死率增长速度最快[3].对于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各个地区、不同人种有很大差异,提示遗传或变异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之一.人体中99.9%的基因在不同个体中是一样的,仅存在0.1%的差异,这些差异大部分是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目前,随着肺癌SNP的单体型图谱构建完成和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的发展,肺癌遗传个体化研究成为了可能,这为将来肺癌患者的个体化预防、治疗提供了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