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0篇
内科学   19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康志华  关明 《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916-918
摘要: 乳房外Paget病是一种罕见的皮肤恶性肿瘤。该病通常累及患者的生殖器、肛周和腋窝皮肤,临床表现为皮肤炎性症状。其显著的组织学特征为Paget细胞浸润患者的皮损处。本病的发病具有显著的人种差异,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近年来对乳房外Paget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细胞角蛋白、GCDFP-15和MUC黏蛋白家族的鉴定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帮助,而雄激素受体和PI3K/AKT信号通路的研究为治疗本病提供了依据。本文对这些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JAK2 46/1单倍型的tSNP rs12343867基因型与PV和ET患病易感性以及与JAK2 V617F突变的关系.方法 收集125例PV患者和87例ET患者及213名健康人全血DNA,用PCR结合高分辨熔解曲线法检测JAK2 rs12343867位点的基因型,并用简单随机抽样法从425份经熔解曲线法分析的标本中选取20份标本进行基因测序验证,x2分析PV和ET患者JAK2 46/1单倍型与MPNs患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125例PV患者中C等位基因占62.8%,T等位基因占37.2%;87例ET患者C等位基因占45.4%,T等位基因占54.6%.20例随机选取的标本经基因测序法验证与高分辨熔解曲线法分析结果一致.JAK2 rs12343867 3种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69,P<0.01).CC和CT基因型携带者均较TT型携带者发生MPNs的风险显著增加[比值比(OR)分别为18.56、3.60,95%可信限(CI)分别为8.70~39.58、2.28~5.69,P均<0.01).PV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在V617F阳性与阴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7,P=0.12);而在ET组中V617F阳性患者的等位基因C的检出率与V617F阴性组之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5,P<0.01).结论 JAK2 46/1单倍型是中国汉族PV和ET患者的易感基因.在ET患者中,个体携带的JAK2 46/1单倍型与后天获得JAK2 V617F突变相关.  相似文献   
33.
苏伟  王起印  关明 《复旦学报(医学版)》2005,32(5):583-585,610,i0004
目的用反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转染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从体外和体内研究抑制细胞内VEGF的表达后对肿瘤生长、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盐(MTT)方法测定体外反义VEGF转染的肿瘤细胞增殖。在体内分析,反义VEGF转染的肿瘤细胞皮下注射入裸鼠。根据公式体积=0.52×(宽)2×(长),计算肿瘤体积[13],以此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用小鼠抗人CD31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化检测肿瘤微血管密度。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肺转移结节。结果体外研究显示,反义VEGF显著抑制前列腺癌LNCaPC42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细胞比较发现,反义VEGF转染的细胞在裸鼠皮下致瘤能力减弱,肿瘤生长明显减慢;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31±3.25):(14.25±3.40),P<0.05],且肿瘤肺转移也显著被抑制。结论体内外研究表明,反义VEGF通过抗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作用可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的生长和转移。结果提示抑制VEGF表达对前列腺癌治疗具有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4.
婴儿唇腭裂修复术中输注不同浓度含糖液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监测术中婴儿(2~12月)血糖浓度,探讨输注葡萄糖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标准为Ⅰ~Ⅱ级唇腭裂患儿(2~12月)90例(先天糖尿病患儿除外),按输液成分的不同分为3组:Ⅰ组输注生理盐水,Ⅱ组输注2.5%(质量分数)葡萄糖,Ⅲ组输注5%(质量分数)葡萄糖,均按6~8 mL/(kg·h)输注,即Ⅱ、Ⅲ组术中输注葡萄糖分别为150~200 mg/(kg· h)和300~400 mg/(kg·h),每组各30例。患儿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血氧饱和度(pulse oxygen saturation,SpO2),均吸入七氟烷(Sevoflurane)进行麻醉诱导及维持(诱导后即开始输注液体)。记录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禁食时间、手术时间及麻醉时间,监测麻醉诱导前(即输注液体前),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术毕时的血糖浓度。结果:3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性别、禁食时间、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儿的麻醉诱导前血糖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内诱导后血糖浓度均高于诱导前。诱导后Ⅰ组血糖浓度偏低的发生率达13.3%(4/30, 2.8~4.3 mmol/L),最低血糖为3.1 mmol/L,未发生高血糖。诱导后Ⅱ组各时间点血糖浓度低于Ⅲ组,高于Ⅰ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为10%(3/30,>11.1 mmol/L),最高血糖浓度为12.7 mmol/L。诱导后Ⅲ组患儿各时间点的血糖浓度高于Ⅰ组及Ⅱ组,高血糖的发生率达70%(21/30,>11.1 mmol/L),最高血糖浓度达22.1 mmol/L。诱导后10 min、30 min及术毕时血糖浓度:Ⅰ组为(5.8±1.3) mmol/L,(8.4±1.7) mmol/L和(10.6±2.8) mmol/L;Ⅱ组为(6.3±1.4) mmol/L,(8.5±2.5) mmol/L和(11.3±2.9) mmol/L;Ⅲ组为(6.6±1.5) mmol/L,(8.2±2.1) mmol/L和(12.2±3.5) mmol/L。结论:婴儿唇腭裂全麻术中以6~8 mL/(kg·h)速度输注2.5%葡萄糖液较为适合,但术中仍应加强血糖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色素上皮细胞衍生因子(PEDF)肽段44-mer(57-101)诱导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a)细胞PC-3发生神经内分泌分化(NED),并探讨其对前列腺癌的治疗机理。方法体外合成44-mer并对PC-3的生长进行干预,以采用不同浓度44-mer诱导作为实验组,未用44-mer诱导作为对照组。从形态、标志物两方面证实部分细胞发生NED;采用水溶性四氮唑(WST-1)、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后细胞的增殖情况及细胞周期。建立荷瘤裸鼠模型,实验组腹腔注射44-mer,定期测量肿瘤体积,并对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检测嗜铬粒素A(ChrA)的表达情况;对照组腹腔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并定期测量肿瘤体积。结果实验组PC-3中发生NED形态学改变的细胞所占的比率为18.65%±1.26%,明显高于对照组(3.62%±0.44%)(P<0.01);1、10、100 nmol/L44-mer分别诱导PC-3 3 d后培养液中的ChrA水平分别为(168.97±5.36)、(263.95±5.30)、(325.24±5.74)ng/mL,均高于对照组[(115.97±2.16)ng/mL](P均<0.01);免疫印迹...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0例发病72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中国卒中程度评分(CSS)Barthel指数及Rankin残疾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0%,有效率20%,无效5%,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率30%,有效率35%,无效25%,总有效率75%。结论神经节苷脂(GMI)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高分辨熔解方法 (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检测真菌感染患者CYP2C19遗传多态性的可行性.方法 建立HRM方法 检测CYP2C19 * 2和CYP2C19 * 3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并与传统方法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序列分析结果 相比较,进一步应用于47例真菌感染患者基因型的检测与分析.结果 2种方法 检测CYP2C19 * 2和CYP2C19* 3基因型结果 完全一致,与DNA序列分析结果 也相吻合,而HRM方法 操作更为简便,耗时更短.47份临床标本检测结果 显示,CYP2C19的2个多态性位点存在不同基因型,CYP2C19 * 1/ * 1所占比例为48.9%(23/47),CYP2C19 * 1/ * 2为25.5%(12/47),CYP2C19 * 1/ * 3为6.4%(3/47),CYP2C19 * 2/ * 2为12.8%(6/47),CYP2C19 * 2/ * 3为6.4%(3/47).结论 HRM方法 能有效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且较PCR-RFLP方法 更为简便、快速.此外,CYP2C19基因在真菌感染患者中存在明显的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38.
一种测定组织因子活性的简便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的测定组织因子(TF)活性的方法。方法 采用已商品化的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作为因子Ⅶ、Ⅹ的来源,活化的Ⅹa水解底物S2222,释放对硝基苯胺,405nm处的吸光度与标准液中的组织凝血活酶含量成良好的双对数关系(r=0.998)。结果 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从10-10^5U。低、高值的批内变异系数为10.3%、6.6%,低、高值的批间变异系数为18.1%、10.2%。结论 方法简单、灵敏、能定量,可用于临床上TF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建立基于焦磷酸测序技术的胰腺癌K-ras基因点突变的检测方法,并与Sanger测序法作一比较.方法 用焦磷酸测序法(Pyrosequencing)和Sanger测序法(Sanger sequencing)分别在10名正常胰腺组织、49例胰腺癌、11例慢性胰腺炎、18例胰腺良性囊肿、7例胰岛素癌、9例壶腹癌、7例胆管癌及7例十二指肠乳头癌石蜡包埋组织的DNA中检测K-rag基因12密码子点突变.结果 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在所有正常胰腺组织、慢性胰腺炎、胰腺良性囊肿、胰岛素癌、壶腹癌、胆管癌及十二指肠乳头癌均未见K-ras基因点突变,而采用焦磷酸测序法发现胰腺癌石蜡包埋组织K-ras基因点突变率为71.4%(35/49),显著高于采用Sanger测序法发现胰腺癌石蜡包埋组织K-rag基因点突变率(61.2%,30/49).结论 焦磷酸测序法较Sanger测序法更为敏感,且焦磷酸测序法准确、快速、高通量,适合临床标本的批量测定.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分别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d in liver cancer-1,DLC-1)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探讨DLC-1启动子甲基化用于判断儿童ALL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4例ALL患者骨髓,5例正常骨髓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系6T-CEM,分别采用MSP和焦磷酸测序法检测DLC-1启动子甲基化,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5-aza-2'-deoxycytidine处理6T-CEM细胞前后DLC-1的表达.结果 经MSP检测,21例ALL患者骨髓中存在DLC-1甲基化,而在正常骨髓中未发现该基因甲基化.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检测的结果与MSP法完全一致,而焦磷酸测序法能对DLC-1启动子上的CG位点甲基化进行定量,DLC-1基因的甲基化与年龄、性别、WBC计数、FAB分类、免疫学分型、临床分型等临床病理学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DLC-1基因甲基化阳性的18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中有14例在12个月内复发,而甲基化阴性的12例获得完全缓解的ALL患者仅4例复发.采用5-aza-2'-deoxycytidine在体外处理DLC-1甲基化细胞6T-CET后,可使DLC-1恢复表达,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从儿童ALL患者中检测到DLC-1启动子存在高频率的异常甲基化,DLC-1甲基化对预测儿童ALL复发具有一定意义.同时证明焦磷酸测序法是一种敏感、简单,并能对DLC-1启动子甲基化进行定量检测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