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价值。方法对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和加强综合护理措施,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心率及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30例患者采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前与治疗后SaO2、PaO2、心率及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并配合综合护理措施能有效改善SAP患者的低氧血症,减少急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及由低氧血症诱导的器官功能障碍,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子午流注”理论在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对气虚痰湿证眩晕病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3月四川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收治的240例气虚痰湿证眩晕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开天门联合杵针组、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和健康教育的常规干预,开天门联合杵针组避开午时进行开天门和杵针治疗,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组选择午时对气虚痰湿证眩晕病人进行开天门和杵针治疗。3组病人均进行14 d的治疗,比较3组病人的眩晕评分、疗效。结果:3组病人治疗后的眩晕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评分(P<0.05);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组和开天门联合杵针组病人的眩晕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组眩晕评分低于开天门联合杵针组(P<0.05)。结论:气虚痰湿证眩晕病人在午时开天门联合杵针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眩晕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微创拔牙手术中的优质护理实施,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在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接诊的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微创拔牙,同时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变化、疼痛分级及心理评分情况。结果:70例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 >0.05);疼痛感0级27例(38.57%),1级39例(55.71%),2级4例(5.71%),3级、4级0例(0.00%);而护理后 SAS、SDS 评分相较于护理前显著下降(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T细胞亚群检测及其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与肝组织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HBV携带者79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与HBsAg阴性的健康者22例比较分析。结果(1)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百分率和CD4+/CD8+比值下降,CD8+百分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HBV携带者与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明显下降,CD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非活动性HBV携带者与慢性HBV携带者CD4+、CD8+百分率与CD4+/CD8+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HBV携带者CD4+百分率在G3~4亚组明显高于G0~2亚组(P<0.05),非活动性HBV携带者2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携带者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导致慢性HBV携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眼球正视化过程的影响,促进视觉功能的恢复,更有利于患眼正视化。方法选取屈光不正视儿童120例(169眼)采用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在散瞳状态下配镜,根据球镜度减低不同分为配镜度数不同的Ⅰ、Ⅱ、Ⅲ组,Ⅰ组儿童球镜减验光度数的3/4,Ⅱ组儿童减验光度数的1/2,Ⅲ组儿童减验光度数的2/3;之后每6个月进行散瞳检影验光,观察3年,比较患儿治疗情况。结果Ⅰ组儿童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8.85%,Ⅱ组儿童为86.21%,Ⅲ组儿童为84.00%,I组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远视度数明显减低,其中I组患儿平均每年递减度数明显低于Ⅱ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平均递减度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变化I、Ⅱ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Ⅰ组治愈时间明显长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不同程度的屈光矫正能够影响患儿治疗效果,对远视性弱视儿童眼球正视化有一定的影响,在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能够暴露出完全的真实屈光度进行配镜,保留1/3的远视性光学离焦不仅达到屈光矫正的效果,并且更有利于患眼正视化。 相似文献
16.
1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凋亡作用及白藜芦醇对TRAIL的增敏效果。方法培养SMMC-7721细胞,同步化后,分成对照组、TRAIL干预组、Res+TRAIL干预组,作用24h后,收集细胞,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凋亡分析。结果对照组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为3.02%±0.17%,TRAIL干预组凋亡率为8.55%±1.46%,Res+TRAIl。干预组中25μmol·l-1、50μmol·l-1、100μmol·l-1。凋亡率分别为8.61%±1.41%、20.72%±1.33%、27.19%±1.43%。TRAlL干预组、Res+TRAIL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Res+TRAIL干预组(5μmol·l-1、100μmol·l-1白藜芦醇)与TRAIL干预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Res+TRAIL干预组(25μmol·l-1白藜芦醇)与TRAIL干预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FRAIL对SMMC-7721细胞有凋亡诱导作用;白藜芦醇对TRAIL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有致敏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病理程度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及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患者肝组织病理严重程度与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5例,分别根据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分为3组,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应用免疫荧光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血清HBV-DNA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HBeAg。结果随炎症程度加重(G1~2,G3,G4),HBV-DNA(对数值)逐渐下降(6.19±1.36,5.42±1.52,4.42±1.33)(P<0.05),HBV-DNA与炎症程度呈负相关(rs=-0.481,P<0.01);随纤维化程度加重(S1-2,S3,S4),HBV-DNA亦逐渐下降(6.37±1.22,5.51±1.52,4.60±1.42),P<0.05,与纤维化程度呈负相关(rs=-0.501,P<0.01);同时HBeAg阳性率随炎症程度加重而下降(84.2%,57.1%,46.7%)(P<0.05),亦随纤维化程度加重而下降(87.5%,61.1%,47.6%)(P<0.05)。结论随肝组织病理程度加重,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载量、HBeAg阳性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