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肾移植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预防感染护理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预防感染的中西结合规范护理方案,降低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符合’肾移植病人80例随机分成常规护理组和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常规护理组采用肾移植病人预防感染常规护理方案,中西医结合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中西医预防感染护理方案,随访2个月,比较两组预防感染的疗效及病人生存质量。[结果]出院时中西医结合护理组预防肾移植术后感染疗效优于常规护理组,出院后8周时的疗效无明显差异;出院时中西医结合护理组病人自身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出院8周时中西医结合护理组在自身生存质量主观感受、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评分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肾移植术后采用预防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规范护理方案,疗效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病人生存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52.
THA术后早期下地的临床护理和康复治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以下称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TH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术后依据THA实验方案一周内下地不负重行走进行系统锻炼.对照组40例按传统方法在术后两周以上才开始下地不负重行走锻炼.两组病人在术后近期、中期、远期(6周)对一般精神生理状态,并发症,关节功能等方面进行临床分析评价,并进行6个月~3年的随访.结果 术后2周,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结论 THA术后早期下地功能锻炼的康复护理方案,对术后患者机能康复的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观察全髋置换术后患者采用电针刺配合耳穴压豆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全髋置换术后疼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观察组在术后6 h麻醉药性消失时,给予电针刺治疗,针刺居髎、阳陵泉、昆仑、肾俞、环跳及足三里等穴,每日1次,共3次;电针治疗结束后即予耳穴压豆治疗,共3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内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 d每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刺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能缓解全髋置换术后患者的疼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护师心肺复苏(CPR)操作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CPR评分表,整群抽样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118名护师进行CPR操作考核。[结果]CPR操作总分73.46分±9.81分,最低得分的前5项依次为周围环境安全性评估0.400分±1.341分,除颤、建立静脉通道1.220分±1.591分,操作后评估2.770分±0.821分,效果评价(态度端正、操作熟练、动作正确)2.940分±0.830分,开放气道3.190分±1.563分;不同工作科室、工作时间、学历及CPR培训情况护师的CPR操作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CU、急诊科护师得分均较内科、外科、骨科护师得分高(P〈0.05),工作3年~5年的护师得分较工作6年~10年、11年~18年的护师得分高(P〈0.05),本科得分较中专、大专得分高(P〈O.05)。[结论]护师CPR操作水平偏低,整体性差、认识浅是主要问题,开展CPR培训,加强高年资、低学历护师培训是提高护师CPR操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6.
【目的】评价辨证施护配合康复训练对双膝骨性关节炎(KOA)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膝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期间2例脱落,1例退出,最终纳入病例对照组29例、观察组28例。对照组在中医治疗基础上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辨证施护(分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瘀血闭阻、肝肾亏虚4型)配合康复训练,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前后膝关节功能、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3%,优于对照组的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干预后,2组Lysholm评分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3)护理干预后,2组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护理干预前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的下降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配合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双膝KOA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调控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前心理状态的关系,分析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状态焦虑量表、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及数字疼痛评定量表,对115例接受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6 h、24 h疼痛程度评分分别为(3.19±1.87)分及(3.31±1.63)分,以轻度偏中度为主;术前状态焦虑得分为(40.89±9.05)分,乐观得分为(18.61±2.62)分,两者呈负相关(r=-0.398,P<0.01);术后6 h疼痛与术前状态焦虑呈正相关(r=0.301,P<0.01),与乐观呈负相关(r=-0.288,P<0.01);术前状态焦虑和乐观水平可以解释术后疼痛程度11.2%的变异。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术前心理状态关系密切,护理人员术前通过护理干预来缓解患者术前焦虑,保持乐观心态,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58.
改革夜查房制度 提高夜问护理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夜查房制度改革实施方法.方法制订查房时间和内容,做好反馈和处理.结果 2004全年护理质量质控平均分比2003年提高5.33分(91.40,86.07);病人得到及时处理的事件2004年较2003年增加了29件(33,4).结论实施24 h护士长总值班制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9.
60.
报道5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的中医护理体会。33例体温达38℃以上的患者,指导其饮果汁或茅根竹蔗汁以泻热,每次200ml,每天3次,同时用通腑泻热合剂250ml保留灌肠,保留30-60min,每天2次;30例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按医嘱予电针刺双侧足三里、内关及中脘30min,每天2次,同时采取耳穴疗法,将王不留行籽贴于耳穴肾上腺、胃、口或膈穴位,每穴按压2min,每天2次,直至胃肠道反应消失或明显减轻;肝区疼痛33例,用双柏散200~250g加醋10ml,再用80~100ml开水调成糊状,用油膏刀将药物均匀地平摊于玻璃纸上,制成厚2mm的双柏散膏,当温度为38~40℃患者能耐受时外敷于肝区;按医嘱电针刺阳陵泉、肝俞、太冲穴30min,每天2次,达到疏经止痛的作用;向患者解释“怒伤肝”、“思伤脾”等情志与脏腑的关系,适当地向患者解释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通过介入治疗的前景,使患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指导患者忌食酸性食物,根据不同证型予辨证施食。经中医护理后所有患者在介入术后1周内症状均消失或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