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乳腺癌术后长期存活及二年内复发者DNA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临床及病理资料相似的乳腺癌术后长期存活组(n=20)和2年内复发组(n=20)细胞核DNA含量。结果:两组按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期间的DNA含量相差显著(P<0.05);按病理组织学分级,各组间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20对配对病例中,14对DNA含量相差显著,复发者明显高于存活者(P<0.05);另6对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提示,在影响乳腺癌预后的诸因素中,DNA含量为独立的标示预后的生物学因素;而正确选择术式和规范手术操作也是提高乳腺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4-1BB信号促进CD8 T细胞增殖、存活及Akt活性的变化。方法:利用小鼠CD8α T细胞磁珠负性分选试剂盒制备高纯度CD8 T细胞,并通过体外抗CD3单克隆抗体(mAb)刺激活化CD8 T细胞。再通过流式细胞术(FCM)分析3H3交联与否,四唑盐(WST-1)/ECS检测CD8 T细胞的增殖程度,Annexin V检测抗凋亡能力,免疫印迹法分析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及Akt激酶活性。结果:3H3交联可以明显促进活化的CD8 T细胞增殖和存活,并且3H3介导的4-1BB信号可明显促进CD8 T细胞内Akt磷酸化水平及Akt激酶活性。结论:Akt途径可能参与了3H3交联介导的4-1BB信号对CD8 T细胞增殖与存活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IFN-γ对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s)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密度梯离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以免疫磁珠法从PBMC中特异性分选单核细胞,以细胞因子IFN-γ、TNF-α或IFN—α刺激PBMC、纯化单核细胞或单核细胞系U937、THP-1后,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单核细胞表面MICs分子表达。结果:IFN-γ选择性上调人PBMC中单核细胞表面MICs表达;IFN-γ对人原代单核细胞及单核细胞系U937、THP-1细胞表面MICs分子表达均有诱导或上调作用,细胞因子TNF—α、IFN—α对单核细胞MICs分子表达无影响。IFN-γ诱导或上调表达的MICs分子不能被MICA或MICB特异性单克隆抗体(mAb)所识别,可能是一种新的MIC分子或MIC等位基因。结论:IFN-γ能诱导或上调人单核细胞表面MICs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4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s的KIR表达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HBV特异性CTL细胞表面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的表达情况。方法利用MHC-Ⅰ-肽-五聚体(pentamer)技术结合流式三色分析技术,直接离体情况下检测(direct ex vivo)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特异性CTL细胞表面KIR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KIR阳性的CD8^+ T细胞明显增加;KIR阳性的HBcAg(18-27)特异性CTL、HBeAg(335-343)特异性CTL、HBp(575-583)特异性CTL的百分比分别为12%、20%、3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HBV特异性CTL表达KIR,这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TL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5.
目的初步探讨IL-15诱导CD4+CD25-T细胞向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转化的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性细胞分离法分离人外周血中的CD4+CD25-T细胞,依据加入细胞因子不同分为4组:对照组、IL-15组、拮抗1组、拮抗2组,其中后3组均于培养的第1天加入IL-15,而拮抗1组和拮抗2组分别于培养第1、3天加入STAT5a封闭性肽。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3H-TdR掺入法检测IL-15诱导产生的Tregs抑制CD4+CD25-效应T细胞(Teff)增殖的免疫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STAT5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L-15能诱导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上调,IL-15诱导生成的Tregs具有较天然Tregs稍弱的免疫抑制功能。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5组p-STAT5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加入STAT5a封闭性肽后,拮抗1组和拮抗2组中CD4+CD25-T细胞中CD25和Foxp3表达下调,但拮抗2组[细胞表型分别为(47.9±6.0)%、(20.7±3.4)%]改变较拮抗1组[细胞表型分别为(30.7±8....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胸腺肽α1(thymosin α1,Tα1)体外刺激培养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对淋巴细胞亚群分化及分泌细胞因子谱的影响,分析Tα1对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分离32例胃癌患者及18例健康自愿者PBMCs,50、10、1 μg/ml Tα1体外刺激培养2 d;流式细胞仪检测CD4+、CD8+、CD4+ CD25+ Foxp3+ T细胞百分比、CD4+/CD8+变化及分泌Th1/Th2细胞因子谱变化. 结果 Tα1体外刺激PBMCs后,胃癌患者及健康自愿者的CD4+、CD8+ T细胞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无明显变化;健康自愿者CD4+ CD25+ Foxp3+ T细胞水平无明显变化,胃癌患者CD4+ CD25+ Foxp3+ T细胞水平明显提高(P<0.05);1 μg/ml Tα1促进胃癌患者PBMCs分泌IL-1β、TNF-α,10 μg/ml促进胃癌患者PBMCs分泌IL-6(P<0.05),健康自愿者PBMCs分泌细胞因子谱变化不明显(P>0.05). 结论 Tα1体外刺激胃癌患者PBMCs,提高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亚群水平,可能对肿瘤患者抗肿瘤免疫起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47.
目的 用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在体外刺激乙肝疫苗弱、无应答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看是否能够诱导出一群HBsAg特异性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简称Treg).方法 分离并培养乙肝疫苗强应答、弱应答和无应答者的外周血PBMCs,用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和HBsAg刺激,并设不加抗原的空白对照.流式细胞仪检测抗原刺激后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并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培养细胞的增殖反应.结果 弱、无应答组PBMC经HB8Ag刺激后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与PHA刺激孔和不加抗原的空白对照孔相比,明显上升(P<0.01);而强应答组HBsAg,PHA刺激孔以及空白对照孔三孔之间Treg细胞的表达频率均无显著差异.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反应,发现弱、无应答组与强应答组相比,HBsAg刺激后细胞增殖反应明显降低(P<0.01),但三组之间PHA刺激孔以及空白对照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乙肝疫苗弱、无应答现象可能是由于注射疫苗后,在体内诱导出了一群HBsAg特异性的Treg细胞,而这群具有抑制功能的T细胞介导了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下降,从而导致弱、无应答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8.
目的研究外周血中3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在乙肝病毒感染者外周血中频率及其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来自无症状携带者(AsC)、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以及健康对照(Health)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用流式细胞术分析PBMC中3个CD4~+Foxp3~+T细胞亚群占CD4~+T细胞的比例,并分析其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同时将CD4~+CD25~+Foxp3~+Treg作对比分析。结果CD4~+CD45RA~+Foxp3~(lo)(静息态Treg)频率在各实验组间无显著差别;CD4~+CD45RA~-Foxp3~(lo)(非Treg)频率在CHB组和AsC组间无明显差别,但两组相对Health组明显升高;CHB组CD4~+CD45RA~-Foxp3~(hi)(活动态Treg)明显高于AsC组和Health组。在CHB和AsC病例中活动态Treg与HBV病毒载量,HBeAg状态均无显著相关性。在CHB病例中活动态Treg与ALT水平不相关。结论相当比例的不具抑制功能的Foxp3~+T细胞可能混杂在CD4~+CD25~+Foxp3~+Treg的分析中,因此活动态Treg比CD4~+CD25~...  相似文献   
49.
核心蛋白聚糖对兔肌腱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DCN)对兔肌腱细胞体外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以探讨decorin在肌腱愈合中对肌腱细胞的作用.方法 原代培养兔肌腱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25、1.25、2.5、5μg/ml)的decorin;培养12、24、48 h用二甲基噻唑二苯基四唑溴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速度;镜下观察低浓度DCN作用24 h后对兔肌腱细胞增殖的影响;低浓度DCN培养24 h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0.25、1.25、2.5μg/ml浓度decorin作用12 h后对兔肌腱细胞增殖有着减少的趋势,但是24 h后却明显地促进其增殖(P<0.05),但是48 h后差异不显著.而5μg/ml浓度组作品12 h对兔肌腱细胞增殖有着增加的趋势,24 h后促进增殖作用显著(P<0.05),48 h后却抑制兔肌腱细胞的增殖.0.25μg/ml低浓度decorin作用兔肌腱细胞24h后镜下观察和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增殖明显增强,S期增加,PI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中浓度decorin对兔肌腱细胞的增殖起着先延迟后促进的作用,提示在肌腱愈合中如果在肌腱和腱鞘之间运用DCN,可能起到早期隔离TGF-β对腱鞘成纤维细胞的作用,而后期增强TGF-β对腱内膜细胞的作用,从而促进内源性愈合,减少外源性愈合,达到减少粘连的效果.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采用小片段RNA干扰(small interference RNA,siRNA)技术,通过构建系列小鼠4-1BB(m4-1BB)基因的特异性siRNA表达载体,体外观察对m4-1BB基因的瞬时沉默作用,筛选具有最佳干扰效果的siRNA表达载体.方法 设计并合成4条针对小鼠4-1BB全长特异性的siRNA寡核苷酸序列,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ENTRTM/U6 ),构建m4-1BB序列特异性siRNA 表达载体,根据靶位点分别命名为p336、394、498及763 siRNA,无关干扰质粒为pLacZ siRNA;通过体外m4-1BB真核表达质粒p4-1BB分别与各siRNA表达载体同时转染COS-7细胞,48h后通过RT-PCR和FACS(fluorescence-activated cell sorter,荧光活化细胞分选仪)观测COS-7细胞4-1B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经测序分析,各m4-1BB si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其中p498 siRNA与p4-1BB双质粒转染COS-7 细胞,48h后可观察到细胞表面4-1BB分子明显下调,其胞内mRNA水平也显著降低,与无关干扰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siRNA载体,几乎无干扰效应,与无关干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们所构建的p498 siRNA 真核表达载体,能明显干扰m4-1BB蛋白的瞬时表达,可望用于m4-1BB Lentivirus干扰表达系统的构建,进一步在小鼠原代T淋巴细胞内实现高效4-1BB表达沉默,以深入研究4-1BB对T淋巴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