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方法将72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n =36)及对照组(n =36),两组患者均给予神经内科药物治疗、常规康复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传统人工认知训练,而实验组给予计算机辅助认知障碍训练,总治疗时间为8周。于训练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成套测验(LOTCA)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训练前两组患者 MMSE 及 LOTCA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训练后两组患者 MMSE 及 LOTCA 评分均较前提高(P <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 MMSE 及 LOTCA 评分提高更明显(P <0.05)。结论计算机辅助认知训练更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3.
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恢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行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以Bobath和Brunnstrom方法为主的康复治疗技术,并配合传统按摩疗法和功能性电刺激,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性研究,对恢复期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康复治疗后,病程在1个月的患者的独立步行恢复率为72.00%,与对照组(14.71%)相比差异显著(P〈0.001);恢复早期(病后1~3月)患者的独立步行恢复率为77.78%  相似文献   
4.
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影响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社区康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20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社区康复组103例和对照组99例,社区康复组进行康复治疗和随访,包括对高危因素的药物控制、康复治疗、卫生宣教、心理疏导等,对照组只进行随访。于入组时和治疗5个月后,应用巴氏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综合功能评定(FCA)中的认知项,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将所有患者最后一次ADL评分作为因变量,分组情况、病程、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发病部位、文化程度、性别、年龄、饮酒、睡眠质量、FCA认知功能(入组时)、FCA运动功能(入组时)、BI(入组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入组时)做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分组情况、发病前是否饮酒、病程(入组时间早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综合功能评分(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与患者日后的ADL恢复存在相关性。结论早期社区康复治疗对提高脑卒中患者的ADL作用显著;认知障碍对患者的ADL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定量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下肢本体感觉之间的差异。方法:选用意大利Tecnobody公司Pro-Kin254P型本体感觉定量测试系统,采集2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非瘫痪侧下肢和30例正常人双下肢的本体感觉测试参数,主要观察指标为平均轨迹误差(ATE)、测试执行时间(TTE)和稳定指数(SI)。结果:①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下肢平均轨迹误差、测试执行时间及稳定指数与正常组相应侧下肢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②右半球损伤患者同侧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除测试执行时间指标外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正常组左下肢本体感觉参数优于右下肢,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平均轨迹误差与测试执行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0.550,P=0.002)。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不仅患侧下肢存在功能障碍,其非瘫痪侧下肢与正常人相比也存在差异,且右半球损伤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差于左半球损伤者,因此脑卒中后健侧下肢功能状况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在有条件的医院组建由多科医师参与的卒中单元将脑卒中的急救,治疗和康复结合为一体,使患者发病后能够得到及时,规范的诊断、治疗、护理及康复,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改进预后,提高存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与中老年人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差异,同时探讨年龄因素与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间的相关性。 方法共选取健康青年人和中老年人各30例,分别纳入青年组及中老年组。采用意大利产PK 254P型本体感觉评估仪检测上述对象双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具体检测指标包括平均轨迹误差(ATE)、执行测试耗时(Time)、稳定系数(SI)等;同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两组受试者双侧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间的相关性。 结果中老年组受试者双下肢ATE[左侧为(36.70±15.53),右侧为(38.30±20.83)]、Time[左侧为(71.17±17.28)s,右侧为(75.97±24.45)s]等参数值均明显大于青年组水平(均P<0.05),两组受试者双下肢SI参数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t;0.05)。两组受试者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左、右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经相关性分析发现,中老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具有正相关性(P<0.05),青年组受试者ATE与年龄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rt;0.05)。 结论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明显不及青年人群,健康中老年人群其下肢本体感觉敏感度与年龄因素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康复医学Rood技术治疗假性球麻痹的疗效.方法:按摩双风池、翳风、廉泉等结合Rood技术训练吞咽功能.结果:治疗组21例,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21例,总有效率52.38%,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按摩结合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假性球麻痹导致的吞咽障碍,操作简便,值得康复医学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首次单膝TKA手术的10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和超早期系统化康复治疗(术前康复宣教、术后系统化康复治疗及每小时康复管理等综合康复措施)。对照组仅接受骨科术后常规治疗,分别比较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静息痛和运动痛,大腿围和小腿围以及术后引流量的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间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伸直和关节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屈曲和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出院当天治疗组手术侧膝关节主动伸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术后第1~2天两组间静息痛和运动痛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及出院当天治疗组运动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1~3天及出院当天两组大腿围和小腿围组内健侧和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治疗组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可显著改善TKA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