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与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药阻断二乙基亚硝胺(Diethylnitrosamine,DEN)Solt_Farber二步法致大鼠肝癌前病变的机制。材料与方法:用DEN建立Solt_Farber二步法肝癌前病变短期动物模型,以不同浓度的清肝化瘀方药进行干预。透射电镜观察此模型中卵圆细胞的超微结构;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γ_谷胺酰转肽酶(γ_GT酶)、葡萄糖_6_磷酸酶(G_6_P酶)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甲胎球蛋白(AFP)、白蛋白(ALB)表达的变化。结果:清肝化瘀方药能明显抑制肝癌前病变中肝细胞γ_GT酶的表达,增加G_6_P酶的表达;同时降低卵圆细胞及肝细胞中AFP的表达,增加ALB的表达。结论:清肝化瘀方药可有效阻断肝癌前病变,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作用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诱导卵圆细胞向肝细胞主向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乳腺增生病病理形态计量学为标准,筛选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关键穴位。方法:将Wistar未孕雌性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单穴(屋翳)组、多穴组。除正常组外,以苯甲酸雌二醇0.5 mg/kg每日腹腔注射,25 d后改为每日腹腔注射黄体酮4 mg/kg,连续5 d,复制乳腺增生病模型。单穴组取“屋翳”穴,多穴组取“屋翳”“膻中”“合谷”“足三里”穴,每日针刺1次,留针5 min,9次为1疗程,共针刺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取大鼠第2对乳房做病理切片,HE染色,镜下观察;美国IPP图像分析软件分析腺泡腔直径及面积。结果:模型组乳腺导管扩张,腺泡腔直径及面积均较正常组增大(均P<0.01);单穴组、多穴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较模型组减小(P<0.01);单穴组与多穴组腺泡腔直径及面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屋翳”穴可明显抑制雌激素注射引起的乳腺增生,说明“屋翳”穴是治疗乳腺增生的关键穴位。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药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A组)、清肝化瘀方药等效剂量组(B组)、清肝化瘀方药大剂量组(C组)、对照组(D组),分别用酶组化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γ-谷胺酰转肽酶(1-GT酶)、Notch1、Notch1配体Delta、NF-kB的表达变化。结果:与D组比较,A组γ-GT酶、Notch1、Delta、NF-k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并且NF-kB与Notch1、Delta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65、0.742,P〈0.01)。与A组比较,C组γ-GT酶、Notch1、Delta、NF-kB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1)。结论:清肝化瘀方药可保护肝细胞阻断癌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otch1、Delta、NF-kB有关。  相似文献   
64.
清肝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Notch信号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志云  姚树坤  殷飞  修贺明 《中医杂志》2006,47(12):933-935
目的:探讨清肝化瘀方对大鼠肝癌前病变模型Notch信号系统的影响。方法:用二乙基亚硝胺(DEN)建立Solt-Farber二步大鼠肝癌前病变的短期实验模型,应用不同浓度的清肝化瘀方进行干预,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三磷酸腺苷酶(ATP酶)的表达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白蛋白(ALB)、Notchl、Notchl配体Jagged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肝化瘀方等效剂量、大剂量组ATP酶、AL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Notchl、Jagged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肝化瘀方可有效阻断大鼠肝癌前病变,其作用机理可能与调节Notch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5.
产黑色素类杆菌群(Black PigmentedBacterioides简写BPB)在牙髓尖固病、牙周病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本组实验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BPB国际标准菌株的超显微结构,分析其在致病过程中的结构基础。1材料与方法1.1 细菌培养:将牙龈类杆菌(Bg)ATC-C33277、不解糖类杆菌(Ba)ATCC25260、产黑色素类杆菌(Bm)ATCC25845、中间型类杆菌(Bi)ATCC25261、牙髓类杆菌(Be)ATCC35406三段划线接种于牛心脑浸液血琼脂培养基上,常规厌氧培养3天,刮取菌落。1.2 电镜标本处理:将菌团用2.5%戊二醛4℃固定72小时,常规电镜标本脱水包埋处理,40-60nm超薄切片,电子染色,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相似文献   
66.
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对象,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附睾近侧端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IP)、琥珀酸脱氢酶(SDH)、乳酸脱氢酶(LDH)、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反应活性和用PAS反应显示的附睾管糖蛋白。依组织学和酶学分析,附睾近侧端可分为七段,第1段为附睾的输出小管段,第2~5段组成附睾头,第6、7段形成附睾体。酶反应结果显示:附睾管的起始段(即第2段),上皮细胞AlP,SDH,LDH酶反应活性低,ATPase反应在上皮细胞核上区及游离缘处活性较强,AcP反应活性较强,其阳性颗粒分布于整个上皮  相似文献   
67.
本文采用计算机图象定量分析技术对青光眼等虹膜血管的数量、血管腔面积和血管面密度三项参数进行了定量研究,共测虹膜标本29例145个测试窗。结果显示: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数量(P<0.01)、腔面积(P<0.05)和血管面密度(P<0.01)与其它各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二组与正常成人组间三项参数均无显著差异。由此表明: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的数量是明显增加,管腔扩张,而急闭青光眼则无明显改变。因而,先天性青光眼虹膜血管发生的改变可以看作是其独特的组织病理特征,对其病理意义作了讨论。本文还对婴幼儿组与成人组间虹膜血管三项参数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体外培养正常成年大鼠,大鼠乳鼠及人胎肝细胞的生物学性能,方法:采用不同的分离方法获取肝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台盼蓝染色法测定细胞活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检测白蛋白分泌反映肝细胞的功能,结果:人胎肝细胞生长活力和蛋白合成功能最佳,乳鼠肝细胞次之,乳鼠肝细胞较人胎肝细胞易传代,成年大鼠肝细胞分离操作方便,但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结论:不同取材来源的肝细胞体外培养性能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69.
IL-1β与TMD患者关节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TMD患者关节液中IL 1β的水平与关节组织破坏程度的关系。 方法 :在关节造影或关节冲洗时 ,抽取 5 1名TMD患者 5 6侧关节的关节液 ,依据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将单纯关节囊炎 /滑膜炎、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关节液归为轻症组 ,将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盘穿孔及骨关节炎的关节液归为重症组 ,15名正常志愿者 15侧关节的关节液为对照组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 (ABC ELISA)检测所得关节液标本中的IL 1β水平 (表达为每mg蛋白质中所含IL 1β的pg数 ,pg/mg)。 结果 :关节液中IL 1β水平 ,轻症组 ( 5 2 .62±42 .2 4pg/mg)及重症组 ( 78.78± 43 .65pg/mg)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9.2 6± 9.86pg/ml) ,其中重症组又显著高于轻症组。结论 :IL 1β参与了TMD关节组织的病理破坏过程 ,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IL 1β水平也随之升高  相似文献   
70.
恒强磁场对榄香烯抗癌作用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恒强磁场与榄香烯联合作用对体外肿瘤细胞有否协同效应,以期为治疗肿瘤提供新途径。方法:以体外培养的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KCC)和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为靶细胞,观察恒强磁场(70mT)对榄香烯乳剂抗肿瘤的增强作用。结果:恒强磁场可明显增强榄香烯对两种细胞株的生长抑制和杀伤作用,综合组与单用榄香烯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恒强磁场合用榄香烯具有重要、潜在的治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