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2.
目的总结肿瘤起始细胞(tumor initiating Cells,TICs)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及其在肿瘤转移和耐药中的研究现状。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TICs和EMT及其与肿瘤转移和耐药关系的文献并做综述。结果 TICs是肿瘤细胞中一小群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的细胞,表达多种表面标志物,如CD133、CD44等,在肿瘤的侵袭、转移和耐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MT是肿瘤上皮细胞失去极性转变为间质细胞的一种现象,常见于胚胎发育及组织修复,能够促进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EMT可能是TICs所致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靶向TICs或EMT的治疗可能有效预防肿瘤的复发及改善患者的预后。结论 EMT是TICs致肿瘤转移及耐药的重要机理,对于TICs和EMT的研究可用于探索更有效的针对肿瘤的靶向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 观察TGF-β1能否诱导胃癌KATO-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及促进胃癌细胞干细胞特性的获得.方法 5 ng/mL TGF-β1处理胃癌KATO-Ⅲ细胞72 h后,置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TGF-β1对KATO-Ⅲ细胞增生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Snail、E-cadherin、N-cadherin,胚胎干细胞相关因子Sox2、OCT4、Nanog、EGFR及肿瘤起始细胞相关标志物CD44、CD133表达的变化.单克隆形成实验研究TGF-β1对KATO-Ⅲ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 TGF-β1处理KATO-Ⅲ细胞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形态向间质细胞样形态转变;TGF-β1处理组KATO-Ⅲ细胞Snail、N-cadherin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为(0.5219±0.0147)、(0.6640±0.0124),显著高于对照组(0.2049±0.0214,P=0.004;0.2722±0.0098,P=0.001),TGF-β1处理组Snail、N-cadherin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为(0.4769±0.0234)、(0.5014±0.0216),显著高于对照组(0.2534±0.0345,P=0.02;0.2026±0.0268,P=0.009),TGF-β1处理组中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4701±0.0215)、(0.1349±0.0258),显著低于对照组(0.6792±0.0157,P=0.01;0.6055±0.0227,P=0.004);TGF-β1处理后KATO-Ⅲ细胞增生能力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0.143±0.013、0.156±0.025、0.325±0.046),胚胎干细胞相关因子Sox2、OCT4、Nanog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显著增加(0.594±0.039,P=0.001; 0.438±0.033,P=0.001;0.489±0.037,P=0.03),TGF-β1处理组CD44与CD133 mRNA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437±0.037)与(0.543±0.028),显著高于对照组(0.247±0.024,P=0.000;0.139±0.016,P=0.000);TGF-β1处理组CD44与CD133蛋白表达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429±0.034)与(0.316±0.027),显著高于对照组(0.152±0.014,P =0.000;0.110±0.010,P=0.000).TGF-β1处理后,KATO-Ⅲ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及直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TGF-β1能诱导胃癌KATO-Ⅲ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转变,同时促进其干细胞特性获得. 相似文献
35.
36.
37.
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与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 )引发急性胰腺炎有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该院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 38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用单变量分析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17例于ERCP后发生急性胰腺炎 ( 4 .4 % ) ,380例中 2 80例为治疗性 ,15例并发急性胰腺炎( 4 .8% ) ,10 0例为诊断性 ,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 ( 2 .0 % ) ,与ERCP引发急性胰腺炎相关的主要因素有 :内镜下括约肌切开 (EST) ,针状刀预切开乳头 ,多次乳头插管 ,胰管深插 ,多次胰管造影 ,导引钢丝辅助插管 (P <0 .0 5 ) ,高危人群为奥狄氏括约肌功能障碍者 ,有胰腺炎病史者。结论 治疗性ERCP较诊断性ERCP易并发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的发生主要与技术操作有关 ,娴熟的内镜技术 ,严格掌握指征可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探讨CD133 mR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31例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半定量RT-PCR检测CD133 mRNA的表达,分析胃癌组织CD133 mRNA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浸润深度、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和Ki-67增殖指数等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胃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CD133 mRNA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378 3±0.141 1和0.038 1±0.091 9(P=0.000);肿瘤直径>5 cm者胃癌组织CD133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肿瘤直径≤5 cm者[(0.439 3±0.148 4)vs(0.334 3±0.121 2)](P=0.041);有淋巴结转移者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0.426 6±0.132 0)vs(0.239 5±0.030 9)](P=0.004),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正相关(r=0.466,P=0.008;r=0.464,P=0.009);Ki-67低表达者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显著高于Ki-67高表达者[(0.436 4±0.139 8)vs(0.316 4±0.117 4)](P=0.02),Ki-67表达与CD133 mRNA相对灰度值呈负相关(r=-0.461,P=0.009).结论 胃癌组织CD133 mRNA的表达与反映淋巴转移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淋巴结数及反映肿瘤增殖状态的Ki-67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 观察TGF-β1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及其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与肿瘤起始细胞特性的影响.方法 TGF-β1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后,观察其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增生能力;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检测上皮钙黏素及间质钙黏素表达的变化;逆转录PCR法与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及CD44的表达.结果 TGF-β1处理SGC7901细胞后,细胞形态由上皮细胞形态向间质细胞样形态转变;TGF-β1处理后,处理组划痕愈合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处理组穿膜细胞数目(107.67±5.48)显著高于对照组(53.33±8.47,P<0.05),TGF-β1处理组SGC7901细胞上皮钙黏素表达显著降低(P<0.05),间质钙黏素(P<0.05)与Snail(P<0.05)表达显著增加,肿瘤起始细胞相关标志物CD44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TGF-β1可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增加CD44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增生,促进其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