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 分析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CT肝脏密度变化及与C-反应蛋白(CRP)的相关性,探讨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所致肝脏密度减低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5例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治疗前后CT的肝脏密度变化及相应CRP的水平变化.结果 65例患者中,62例肝脏密度不同程度减低,平均值为(35.91±15.47)HU;治疗后9例患者肝脏密度恢复正常,余53例肝实质密度不同程度升高.65例患者CRP在治疗前平均值为(184.2±63.43) mg/L,治疗后平均值为(49.97±15.06) mg/L.治疗前后肝脏密度改变及CRP测量值变化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肝脏密度值与CRP测量值相关系数r为-0.673(P <0.05),治疗后肝脏密度值与CRP测量值相关系数r为-0.658(P <0.05).结论 绝大多数中重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合并肝脏损害在CT上表现为短暂性的肝脏密度减低,其程度与CRP水平呈负相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1年至2010年发表在中国主要的影像学期刊《中华放射学杂志》的论著性文章,从而发现影像学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方向。资料和方法:分析评价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的2378篇论著性文章,评价每篇文章的及全文的下述指标:影像学的亚专科,影像技术的类型,研究的类型、方法、统计学方法,及研究有无基金资助,文章的作者数目,第一作者的所从事的专业、单位的级别、所在的省会,同时动态分析上述这些指标在过去10年的变化趋势。结果:科学研究最多的亚专科是中枢神经系统(403/2378,16.9%),第二和第三的分别是血管介入(369/2378,15.5%),腹部(331/2378,13.9%)。834篇(35.1%)论著性的科学研究文章中使用了M R I的方法或者678篇(28.5%)使用了C T的方法。2034篇(85.5%)的科学研究是临床实验研究,1838篇(77.3%)为回顾性研究。10年内的时间趋势中,显著性上升的为乳腺亚专科,M R I成像技术,基础性研究的数量,大于50的样本量,使用统计学方法的文章,基金支持的文章数目,大于7位作者的数目和江苏、福建和新疆地方发表文章的数目;显著性下降的为超声成像技术和介入治疗技术,无统计学方法的文章数目,小于4名作者数目和山西省发表的文章数目。结论: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分析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上2001至2010年的论著性文章的科学研究的特征及发展变化方向可以为医学影像学的科学研究人员提供了更多有用的信息。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了解其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并复习相关文献。术前对所有患者行CT平扫,对其中10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2例肿瘤均为单发;3例为功能性,9例为非功能性;11例良性,1例恶性。8例肿瘤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4例为类圆形;7例肿瘤边界清楚,5例边界不清。平扫肿瘤呈稍低于肌肉的中等软组织密度,11例密度不均匀,瘤内见囊变、坏死或钙化;1例较小肿瘤密度均匀。增强扫描9例呈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强化较均匀。动态增强扫描显示肿瘤延迟强化,实性部分动脉期呈轻一中度强化,门脉期及实质期强化更加显著。结论腹膜后肾上腺外副神经节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能为术前诊断和制定手术方案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低剂量 CT 结合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结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对临床怀疑泌尿系结石的41例患者同时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 CT 扫描,其中常规组噪声指数(NI)设定为13,低剂量组 NI 设定为25,运用滤过反投影技术(FBP)及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技术(ASIR)对图像进行1.25 mm 层厚重建,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对结石(大小、位置、数目)、图像质量(1~5分)、图像噪声(1~3分)及诊断可信度(1~3分)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记录两组扫描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采用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及配对 t 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低剂量组的平均 ED 为1.76 mSv,常规组的平均 ED为5.98 mSv(P <0.05)。低剂量组使用80%ASIR 法处理的图像质量明显高于 FBP 法处理的图像质量(P <0.05),而与常规组 FBP 法处理的图像质量大致相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结合使用自动管电流调节技术及ASIR,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明显降低 CT 扫描辐射剂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1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15岁。无显明诱因右侧鼻腔流脓涕,鼻出血10余天。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多排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在监测兔肝VX2肿瘤生长中的价值.方法 制作兔VX2肝癌模型28只,根据接种天数随机分成7、10、15和21天四组.对每组模型在确定时间内行CT动态增强双期扫描,对原始数据同时进行薄层重建后传输到GE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获得肝脏轴位、冠状位、矢状位图像,记录肿瘤位置、强化特点,测量肿瘤大小.确定检查成功后,即刻处死实验动物,取出肿瘤行病理检查.结果 在实验兔中均成功种植出结节性VX2肝癌模型.动态增强螺旋CT肝动脉期显示肿瘤早期呈结节状强化,肿瘤坏死不明显;随着时间延长,瘤体呈指数性生长,坏死区显著扩大,边缘呈环形强化;多平面重建技术显示肿瘤定位准确,可从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等多方位定位并测量肿瘤生长情况.结论 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能从多方位监测肿瘤生长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27.
目的通过与增强T1WI及脑桥小脑角区(CPA)脑膜瘤的比较研究,探讨增强FLAIR在听神经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7例听神经瘤患者行增强前后T1WI和FLAIR成像,比较两序列增强图像上肿瘤边界、显著性、强化的内听道内肿瘤部分的显示、肿瘤范围、肿瘤与白质的对比率(C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一时期CPA脑膜瘤6例,观察并比较其与听神经瘤在T1WI、FLAIR增强前后图像上的信号强度和强化程度。结果增强FLAIR上听神经瘤的边界、肿瘤显著性优于增强T1WI或与其相似,3例肿瘤的最上部和/或最下部仅在增强FLAIR上显示;在15例具有强化的内听道内肿瘤部分中2例在增强FLAIR上更明显,6例在增强T1WI上更明显,7例在两序列上相似。增强FLAIR上肿瘤与脑白质的CR和CNR均明显高于增强T1WI。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在平扫T1WI及FLAIR图像上信号强度重叠明显,两肿瘤在增强FLAIR上信号强度及强化程度差异明显,而在增强T1WI上无差异。结论增强FLAIR在听神经瘤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并可对其与脑膜瘤作出准确区分。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EAT)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肌桥(MB)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375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粥样硬化斑块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患者116例(斑块组),单纯MB患者78例(MB组),MB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35例(MB合并斑块组),冠状动脉正常者146例(正常组)。测量并比较4组EAT体积。结果斑块组、MB组、MB合并斑块组、正常组平均EAT体积分别为(110.76±37.17)cm 3、(104.97±36.72)cm 3、(112.02±45.32)cm 3、(91.06±34.27)cm 3,斑块组、MB组、MB合并斑块组均高于正常组(P=0.001、0.031、0.043),斑块组、MB组、MB合并斑块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MB患者EAT体积增大,具有发展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9.
免疫状态正常人脑原发淋巴瘤的CT,MRI特征:附九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强调脑原发淋巴瘤的CT、MRI特征,提高临床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例经病理证实的脑原发淋巴瘤的CT和MRI资料,其中7例同时进行CT、MRI扫描。结果9例病共发现病灶27个,病灶除分布于额叶,颞叶,基底节等常见部位外,还可见于视交叉,松果林区和胼胝体。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2008至2013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心血管CT影像学的论著性文章,从而了解近5年来心血管CT影像论文的发表情况及心血管CT影像未来的发展方向。方法: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评价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85篇及《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篇有关心血管CT影像论著性文章,评价每篇文章的摘要及全文的下述指标:文章类型,研究的类型、方法、统计学方法及有无基金资助,样本量大小,CT设备类型、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及低剂量研究的使用方法。结果:5年间共发表心血管CT影像论著105篇,(中放85篇,中心20篇),临床类文章84篇(80%),冠心病研究71篇(68%),先天性心脏病12篇(11%),心血管低剂量应用41篇(39%),其中前瞻性心电触发轴扫17篇(41%),病例数大于50例的有61篇(58%),回顾性研究63篇(60%),87篇文章(83%)有使用统计学方法,28篇(27%)文章是基金资助项目,论著中后64排CT50篇(48%),64排CT45篇(43%)。结论:2008至2013年发表在《中华放射学杂志》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的心血管CT影像学的论著性文章,可以为从事CT心血管影像的科研人员提供许多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