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8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55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调查医院胸外科分离大肠埃希菌qnr基因的携带及其与ISCR之间的相关性,初步探讨ISCR及qnr基因在大肠埃希菌的传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1月-2014年11月分离出120株非重复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采用PCR法检测qnrA、B、C、D、S基因及ISCR基因,并对阳性菌株进行ISCR与qnr基因的连锁检测,通过DNA直接测序及质粒接合试验确定qnr及ISCR基因的传播性。结果 120株耐氟喹诺酮类大肠埃希菌中对左氧氟沙星耐药78株、对环丙沙星耐药95株,其中有qnrA基因阳性菌株53株,经测序确认均为qnrA1基因,均表现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基因连锁检测发现,仅43株ISCR-qnrA1连锁检测阳性;43菌株的qnrA1基因可通过接合传播,同时伴随着ISCR1-qnrA1的共同传播。结论胸外科分离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严重,主要存在qnr基因传播,并与ISCR1基因之间存在直接的相关性,可通过质粒接合方式进行ISCR1-qnrA1水平连锁传播。  相似文献   
92.
目的 对比分析等离子双极与单极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中组织损伤,为临床应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 在体实验:随机抽取需行子宫内膜电切术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或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0例,随机分为双极组和单极组;离体实验:随机抽取因多发性子宫肌瘤、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行子宫切除术的离体子宫标本(排除子宫内膜恶性病变)30例,随机分为双极组和单极组,每组各15例,对NADH-d组织化学染色后的单极组与等离子双极组电极作用下方的组织热损伤深度进行比较.结果 无论是在体实验或是离体实验,单极组的组织热损伤带均较等离子双极组的组织热损伤带深(t在体=2.39,t离体=7.49,P 〈 0.05).结论 等离子双极宫腔镜电切术对周围组织的损伤较单极系统轻,结合等离子双极电切不需要使用负极板,电流不通过人体,安全性好,用生理盐水做膨宫介质,能有效的防止TURS的发生等优点,证实等离子双极宫腔镜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女性生殖道不同亚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混合感染情况及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导流杂交方法确诊为HPV多重感染的女性患者132例,分析不同年龄组的不同HPV亚型检出情况,评价HPV分型在宫颈病变中价值.结果 女性生殖道中21种HPV亚型均有被检出,共检到383株HPV亚型;高危型以16、58、52、33、18型为主,低危型主要以11型和6型为主;HPV亚型混合感染患者以21~40岁年龄段最多;多种感染类型以2种HPV亚型感染(54.5%)最常见,3种HPV亚型感染(25.0%)次之;多重感染类型与不同宫颈疾病(宫颈炎、宫颈湿疣、CIN Ⅰ、Ⅱ、Ⅲ及宫颈癌)之间并不存在必然联系(χ2=23.927,P>0.05).结论 女性患者不同HPV亚型的混合感染以HPV16型和HPV11型为主,2种HPV亚型感染最为常见;预防和治疗宫颈疾病中,多种HPV亚型混合感染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4.
为提高急诊无主病人身份识别的正确率,减少差错率。通过对急诊无主病人差错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主要原因患者信息卡编号进行改造流程,观察差错发生情况。结果发现:通过流程改进,把改进前差错率9.8%降至改进后0差错率,且可操作性强。并认为此新流程能明显减少无主病人在诊疗过程中出现的身份识别错误,减少医疗差错.对医院其它管理流程改造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5.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离到一株泛耐药的弗劳地枸橼酸盐杆菌,该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全部耐药.发现多种耐药基因同时位于该菌中,包括一种新型AmpC酶基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了解温州地区大肠埃希菌临床株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aac(6′)-Ib-cr的分布、耐药情况。方法:收集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环丙沙星耐药的大肠埃希菌临床株60株,应用PCR方法检测其aac(6′)-Ib基因,琼脂稀释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情况,DNA测序aae(6′)-Ib-cr基因变异体,用接合传递试验方法验证细菌质粒介导的耐药性的可转移性。结果:60株大肠埃希菌临床株检出10株aac(6′)-Ib,其扩增产物进行测序,结果表明4株菌在第223位(T→C或T→A)发生变异,均携带aac(6′)-Ib-cr基因;这4株菌接合传递试验成功,临床株对喹诺酮类的耐药性传递给了受体株。结论:温州地区aac(6′)-Ib-cr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的大肠埃希菌较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97.
对医学本科生开展医学免疫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给定选题范围,指导学生查阅、分析文献,提出问题或假设,撰写开题报告,开展实验研究。通过这些教学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科研意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可见,医学免疫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8.
[摘要] 由于传统呼吸道病原体检测手段的限制,导致临床诊断难、治疗用药难。呼吸道感染多联检产品时效性高,可及早识别感染,并指导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各种便携式(快速)诊断技术产品发展迅速,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检测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对呼吸道病原体的早期发现,特别是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快速诊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规律间隔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的核酸检测技术、三代测序技术及基因芯片技术等快速检测新技术为呼吸道病原体的诊断开辟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小剂量辛伐他汀(5mg)对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作用的影响及小剂量安全性。方法将204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降压治疗不予口服他汀类药物)、5mg组(辛伐他汀5mg/d)、20mg组(辛伐他汀20mg/d)各68例,均治疗1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检测血脂、肝肾功、肌酶谱、血常规,治疗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即停止治疗退出研究,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血管内皮的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low-mediated dilation,FMD)、肱动脉血管内皮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troglycerin-mediated dilation,NMD,同时观察3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比较各组血脂水平及内皮功能的前后变化及各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①5mg组及20mg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4.41%、25%,5mg组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20mg组,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20mg组血清总胆固醇、LDL—C水平治疗后明显下降,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5mg组及20mg组的F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FMD变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辛伐他汀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小剂量辛伐他汀与常规剂量辛伐他汀均可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对于需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血脂水平不太高甚至偏低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小剂量的他汀类调脂药,以发挥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等非调脂作用,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PER-1型ESBLs的情况以及耐药特点。方法2003年8月~2004年6月间,从南昌地区4所医院分离的167株大肠埃希菌、154株肺炎克雷伯菌、67株阴沟肠杆菌,用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PER-1基因,对PER-1基因扩增阳性的菌株,用三相试验进行ESBLs的确证,对PER-1基因扩增阳性的PCR原液进行DNA测序。结果PER-1基因扩增阳性共16株,其中大肠埃希菌6株、肺炎克雷伯菌5株,阴沟肠杆菌5株,PER-1基因阳性率分别3.6%、3.2%和9.0%;检出两株同时产PER-1型ESBLs和AmpC酶的菌株,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各1株,产PER-1型ESBLs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为100%,头孢西丁耐药率也达94%,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吡肟的耐药较低,分别为56%和31%,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0%。结论PER-1基因已在肠杆菌科细菌中播散,亚胺培南或阿米卡星在体外对产PER-1型ESBLs株的抗菌活性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