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18篇 |
内科学 | 9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25篇 |
中国医学 | 13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6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1篇 |
2005年 | 4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54.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2月~2011年12月间本院共收治11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均服用呋喃唑酮、克拉霉素,对照组加用雷贝拉唑,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8例,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10例。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目的:分析使用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病例35例临床资料。结果:35例病人中发生出血并发症54.3%;感染8.6%;中度以上疼痛8.6%;肛门不适感57%,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使用前列腺穿刺定位装置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观察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孕妇和胎儿的影响。结果糖尿病组妊高征、剖宫产、羊水过多、酮症酸中毒、感染、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畸形、呼吸窘迫、死胎死产的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均有一定影响,主要造成孕产妇羊水过多、病理妊娠、早产、继发感染等;对于胎儿的影响主要是引起呼吸窘迫、巨大儿、死胎死产及畸形胎儿等。各种症状的发生率均与孕期母体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胃黏膜病变的发生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30例,检测患者血清中的乙型肝炎五项标志物,采用胃镜检查胃黏膜的病变,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组织中的HBsAg、HBcAg,并观察记录检测结果。结果 3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胃黏膜病变19例占63.3%,胃黏膜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阳性患者10例,其中有7例胃黏膜病变为中度或重度,占70.0%,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胃黏膜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结果阳性,患者的胃黏膜病变较严重,但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和血清中的乙型肝炎标志物的分布无关系。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会出现胃黏膜组织病变,乙型肝炎病毒在胃黏膜中复制,胃黏膜病变程度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58.
59.
60.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模型大鼠脊髓中AQP-4及MCP-1的变化,探讨电针及磁刺激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磁刺激组和联合治疗组,用重物坠落打击方法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脊髓中AQP-4、MCP-1阳性细胞数量。结果模型组中AQP-4、MCP-1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联合治疗组中AQP-4、MCP-1阳性表达明显少于电针组及磁刺激组(P〈0.01)。结论电针及磁刺激治疗均能显著降低脊髓损伤后AQP-4、MCP-1含量,减轻脊髓炎症水肿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阻止脊髓的继发性损伤,电针结合磁刺激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