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小肠间质瘤常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急诊小肠镜联合DSA诊治小肠间质瘤合并消化道出血,两者互为补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32.
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SBE)在小肠疾病诊疗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4月~2010年10月84例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行SBE,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无严重操作相关并发症,对SBE检查耐受性好。84例患者中67例检出阳性病灶,总体阳性率79.76%;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25例,发现阳性病灶者23例,确诊率92%;18例行外科手术治疗,15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SBE是一种对小肠疾病诊断价值较高、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3.
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对贲门失弛缓症的治疗作用。方法3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经胃镜置入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术后2~6周回收支架,观察症状,进行胃镜及胃肠X线检查,了解贲门通畅和胃食管反流情况,并随访观察3~33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均一次成功,其中14.7%(5/34)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支架移位,经过2~4次复位,分别在置入2~6周后,顺利取出支架。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由术前的2.91(2~4)分降至0.47(0~1)分;治疗后所有患者贲门畅通,贲门开放直径由术前的0.212(0.1~0.5)cm增至1.432(0.9~1.8)cm;随访期间3例患者(8.82%)分别在第13、15和18个月复发,其余患者食管保持通畅。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全覆膜防反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简便、疗效好、并发症少、回收方便等优点,但其在体内最佳置入时间和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消泡剂(西甲硅油乳剂)含漱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时对咽部观察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100例患有头颈部或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患者,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按常规胃镜检查前准备;观察组除常规胃镜检查准备外,胃镜检查前1 min给予5 mL西甲硅油+5 mL水混合液含漱。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咽部病变大小,医生满意度和检查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患者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和肿瘤分期无明显差异(P>0.05)。咽部表浅病灶对照组检出率为2.04%(1/49),观察组为8.16%(4/4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2)。咽部观察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1.7 s比33.9 s,P=0.000),观察组内镜医生操作满意度整体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含漱西甲硅油乳剂可明显提高内镜观察视野,缩短咽部观察时间,提高头颈部早期鳞状细胞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5.
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内镜下诊断、治疗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61例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及超声内镜检查,并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excavation,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以及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ing endoscopic resection,STER)进行肿物切除.结果 内镜下通过ESE切除黏膜下肿物213例,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42例,STER切除6例,确诊胃肠道间质瘤86例、平滑肌瘤85例、脂肪瘤35例、类癌32例、异位胰腺15例、神经鞘瘤4例、错构瘤3例和血管球瘤1例.超声内镜对各种黏膜下肿物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胃肠道间质瘤(93%)、平滑肌瘤(87%)、脂肪瘤(100%)、类癌(78%)、异位胰腺(80%)、神经鞘瘤(0)、错构瘤(0)和血管球瘤(100%).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整切除瘤体,有3例GIST在内镜下剥离过程中发生了胃壁微小穿孔,通过内镜下钛夹修补达到缝合.另有1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所有患者均无术中大出血、术后迟发性出血及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SE、胃镜腹腔镜双镜联合以及STER是目前治疗黏膜下肿物微创、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近期疗效。方法中期食管癌患者3例,胃底早癌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san 2 mg/kg,44~48 h后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光动力治疗。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胃镜并进行病理学检查,复查胸腹部CT,评价近期疗效,并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肿瘤组织坏死,尚未脱落。术后1个月左右,胃镜示原病灶几乎完全消退,病理检查未发现肿瘤细胞。术中及术后无出血、穿孔等不良反应发生。主要的不良反应是照射部位的轻微疼痛、反酸及低热,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1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2个月左右出现食管瘢痕狭窄,经胃镜下扩张治疗并放置食管支架后症状缓解。该患者已随访近1年,连续5次胃镜病理未见肿瘤复发及残留。结论光动力疗法治疗上消化道早期肿瘤安全、有效、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尤其适用于长期服用抗凝药、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病而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以及胃镜下EMR、ESD切除肿瘤存在高度出血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儿童肠镜检查的实用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使用日本OlympusP240电子结肠镜对106例患儿进行肠镜检查,根据患儿临床症状和依从性选择肠道准备方法,术中发现息肉即于镜下行电凝电切术切除。对106例患儿的临床及肠镜检查资料进行整理及回顾性分析。结果106例结肠镜检查中,无1例出现并发症;镜检全结肠未见异常25例,发现病变81例,明确诊断率为76.42%。42例患儿存在大肠息肉,给予电凝点切及氩离子凝固治疗,均未发生出血、穿孔等并发症;息肉病理检查结果:潴留性息肉28例,占66.67%;炎性息肉11例,占26.19%;错构瘤1例,占2.38%;腺瘤2例,占4.76%。结论大肠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多见于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小儿肠镜检查及息肉电切治疗安全有效、诊断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及其与病理组织学的相关性;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氩离子凝固术(APC)联合治疗LST的疗效。方法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对42例(45个病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隐窝开口形态观察,并进行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EPMR)及APC治疗,切除的标本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术后随访。结果2450例结直肠瘤中发现LST 42例(45个病变),占1.7%;该42例中9例有家族性大肠肿瘤史,占21.4%。45个LST病变中颗粒均一型、结节混合型、扁平隆起型和假凹陷型分别为26.7%,28.9%,40.0%和4.4%;其中管状腺瘤20个,绒毛管状腺瘤23个,锯齿状腺瘤(Serrated腺瘤)2个,中度以上异型增生64.4%(29个),局部癌变11.1%(3个m癌,2个sm癌)。病理诊断的23个绒毛管状腺瘤中Ⅳ型隐窝开口20个,Ⅳ型隐窝开口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9%(20/23)。3个病变行外科手术治疗,42个病变在内镜下治疗,经3个月~6年随访,除1例sm2癌外科手术后发生肝转移死亡外,其余病变均治疗成功。结论观察LST的大体形态、隐窝开口改变和“非提起征”改变,有助于在内镜下正确估计病变的组织学改变和黏膜下浸润深度,从而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EMR或EPMR联合APC治疗LST安全、有效,长期随访观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该院1 415例胶囊内镜在全消化道的检查结果。结果该组1 415例胶囊内镜检查中,共检出食管、胃、小肠和结肠疾病1 161例/次,其中上消化道病变占39.3%(456/1 161),小肠病变占46.3%(537/1 161),结直肠病变占14.5%(168/1 161)。有31例患者接受胶囊内镜检查后,又接受了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胶囊内镜对小肠憩室的检出率明显低于小肠镜,而对其他病变的检出率则与小肠镜相仿。结论胶囊内镜对食管、胃和结肠病变的发现率提高具有互补性;对无症状人群的常规筛查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对小肠疾病的筛查应用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最佳隐血阈值、能否区分不同的大肠出血性疾病以及对大肠癌筛检的作用.方法:连续截取100例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并于肠镜检查前收集两次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半定量Baso Fecal OBⅡ(B试验)和Hemoccult(H试验)隐血检查.B试验的阳性结果按每克粪便血红蛋白含量记为(-)、( )(50~200 μ,g/g)、(2 )(200~2 000μg/g)、(3 )(2 000~4 000μg/g)及(4 )(>4 000μg/g).H试验为定性试验,其结果记为(-)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B试验中,以≥( )为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对大肠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其检出敏感性高于H试验,是最佳敏感阈值.B试验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多于左半结肠癌(P<0.05).结论:B试验有助于确定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如联合免疫化学隐血试验,将获得最佳的大肠癌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