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最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有200多万人受其影响。病理特征为弥漫性和局灶性炎症、脱髓鞘、胶质增生以及视神经、大脑和脊髓的神经元损伤。世界范围内MS的发病率和流行率都在增加。在疾病早期,40%~65%的MS患者患有认知功能障碍,从MS的认知功能障碍长期被忽视来看,神经心理及相关皮质损害检查很重要。该文主要总结了MS神经心理学的主要表现,包括记忆障碍、认知功能损伤、焦虑抑郁症状以及上肢功能的损伤,并讨论了MS神经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主要是扩展残疾状态量表和多发性硬化复合功能量表。我们希望通过讨论MS神经功能评估量表的优缺点,总结更好的评估MS疾病进展的方式,从而帮助MS患者在更早的疾病轨迹中得到诊断和治疗。[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2, 49(6):87-91]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下肢软组织缺损35例,皮瓣面积最大16 cm×11 cm,最小7cm×6 cm,其中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14例,未吻合静脉21例。结果35例皮瓣完全成活,未吻合静脉的21例皮瓣中出现水疱6例,边缘坏死6例,部分坏死5例,经过对症处理后存活。结论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同侧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简单实用,吻合静脉可改善皮瓣静脉回流以及提高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何顺清  罗湘平  李治安  王磊 《当代医师》2013,(12):1698-1701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板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52例胫骨远端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锁定板内固定(MIPPO)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在骨折临床愈合后8—23(12.7±4.2)个月采用Johner—Wruhs评价标准进行评定。结果52例患者手术时间45—130(78±23)分,术中出血量20—160(65±36.2)ml。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3(12.7±4.2)个月。全部患者骨折均获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48(18±3.5)周,术后并发症10例。参照Johner-Wruhs评价标准,术后功能恢复情况优32例、良1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锁定板结合MIPPO技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固定可靠、愈合率高及软组织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3D打印技术联合跗骨窦微创切口在跟骨骨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72例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分为两组:传统L型切口手术组(常规组,34例)和3D打印技术联合跗骨窦微创切口手术组(3D打印微创组,38例)。记录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和切口愈合情况;通过AOFAS后足评分评估患肢功能;通过放射学评估术前及术后的Bohler角和Gissane角;统计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和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D打印微创组等待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和失血量显著短于常规组;术后X线片显示两组跟骨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显著改善,但3D打印微创组恢复效果较好。根据AOFAS评分,优秀和良好率在3D打印微创组中高于常规组;3D打印微创组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和术后切口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结论与传统L型入路治疗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比较,经3D打印技术联合跗骨窦微创切口更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CTPI)结合CTA在急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40例临床拟诊急性缺血性脑病的患者,在出现症状1d内,依次进行16排螺旋cT常规平扫,cT灌注成像和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所有患者2~7d内复查cT平扫,观察cT平扫、灌注及血管重建图像。结果:首次CT平扫发现12例可疑脑缺血梗死灶,28例平扫未见异常,CTPI发现38例灌注异常,另2例未发现异常灌注区的患者复查cT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CTA显示颈内动脉狭窄42支,椎动脉狭窄16支,24例颅内动脉血管不同程度狭窄或闭塞,6例未见异常。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结合CTA可以早期显示急性脑缺血病灶,区分脑梗死区及缺血半暗带区,显示供血动脉情况,发现缺血病变原因,两者联合应用对急性缺血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X线、CT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X线、CT影像学及临床表现。结果影像学表现多样化,主要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支气管充气征)、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肺部阴影明显而且相对稳定,但是临床症状较轻。典型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症状常不相称是PAP的特点。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症状,基本能作出正确诊断,确诊有赖病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CT高分辨薄层扫描的影像表现分析,以探讨高分辨薄层扫描对超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在CT常规平扫之后,再加一组间断高分辨薄层扫描。结果常规CT平扫的阳性率较低,加扫一组的间断高分辨薄层扫描后,可显著提高超早期患者的阳性率。结论CT高分辨薄层扫描在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的应用中,快速、方便,可以提高超早期脑梗死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自1934年Mixter首先报道手术治疗该病以来,手术治疗已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手段。然而,约10%的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术后远期由于疗效不满意或手术失败而需再手术旧。本研究对经我院治疗、已随访3年以上、资料完整的再手术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的原因、手术并发症和远期疗效.为再手术的预防和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多发性硬化(MS)的中西医临床症状特点,通过整理分析相关文献,拟定多发性硬化的中医诊断标准与西医诊断标准,通过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模型的造模方法、造模对象、模型特点分析总结,并进行EAE模型与中西医诊断标准吻合度的评价.结果 显示中西医临床特征与动物模型的吻合度较差(西医吻合度最高为60%,中医吻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分析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壁内血肿(AIH)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19例经临床和多层螺旋CT证实的主动脉壁内血肿的CT影像特征及临床表现,结合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概括分析血肿的部位、厚度、形态、累及范围及血肿强化情况以及并发症等.结果 在19例AIH病患中,参考stanford分型,A型4例,B型15例;主动脉管壁均为环形或新月形增厚,厚度≥5 mm,平扫密度多样,可为高密度或等密度或混杂密度,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其中显示:钙化内移17例,动脉粥样硬化16例,穿透性溃疡征像11例.继发胸腔积液14例,心包积液4例,胸膜增厚2例,主动脉瘤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可直观、清晰显示AIH的直接和间接征象,能为AIH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对AIH的诊断和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