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2篇
  免费   6861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5篇
基础医学   1098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632篇
内科学   426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66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45篇
综合类   830篇
预防医学   3071篇
眼科学   49篇
药学   144篇
  1篇
中国医学   501篇
肿瘤学   253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91篇
  2022年   1198篇
  2021年   1046篇
  2020年   1226篇
  2019年   1096篇
  2018年   886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693篇
  2015年   90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36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20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石蒜碱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细胞计数8(CCK-8)法分析细胞增殖抑制率,MDC染色法检测自噬泡,Western blot法分析LC3II/LC3I、Beclin-1、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p-Smad2/Smad2水平,观察3-MA对石蒜碱调控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裸鼠成瘤实验验证石蒜碱对裸鼠体内瘤体的瘤重、瘤体积及自噬、p-Smad2/Smad2水平的影响。结果:2、4、8、16、32、64 μmol/L的石蒜碱抑制ECA109细胞增殖(F=22.412,P<0.05),IC50值为(15.56±2.16)μmol/L。4、8、16 μmol/L石蒜碱促进自噬泡的产生,增加LC3II/LC3I、Beclin-1水平,降低TGF-β1、p-Smad2/Smad2水平(P<0.05);3-MA可以逆转石蒜碱对自噬、凋亡及TGF-β/Smad信号通路和Bcl-2/Bax信号通路的影响;体内实验显示,100 mg/kg石蒜碱能降低瘤体体积、瘤体质量,下调p-Smad2/Smad2水平,上调LC3II/LC3I水平(P<0.05)。3-MA可以逆转石蒜碱对瘤体体积、瘤体质量及LC3II/LC3I、p-Smad2/Smad2水平的影响。结论:石蒜碱能抑制ECA10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对体内ECA109细胞移植瘤抑瘤效果明显,其机制与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激活自噬有关。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髓系抗原CD13、CD33在BCR-AB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骨髓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Q-PCR)检测119例初诊ALL患者骨髓BCR-ABL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学检查检测ALL的抗原表达水平。对照分析单纯BCR-ABL+患者中CD13+和CD13-以及CD33+和CD33-患者在初次诱导缓解率(initial-induction remission rate,CR1)和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的区别。结果:在BCR-ABL+ 的ALL患者中,初诊时CD13+患者较CD13-患者具有较低的首次诱导缓解率,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但CD33+患者较CD33-患者首次诱导缓解率无统计学差异。CD13+组及CD33+的OS显著低于CD13-组及CD33-组(P<0.05)。结论:BCR-ABL+ALL患者中CD13+及CD33+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CPNE7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影响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数据库GEPIA 从转录水平分析CPNE7在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qRT-PCR法检测CPNE7在3种胃癌细胞系(AGS、MKN-45、HGC-27)和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中的表达,选择表达量相对较高的AGS细胞作为后续实验细胞。通过慢病毒转染AGS细胞敲减CPNE7的表达,根据不同处理分为RNAi-vector组、RNAi-1组、RNAi-2组、RNAi-3组,qRT-PCR、Western blot验证细胞转染效率,选择敲减效率最有效的RNAi-1(实验组)和RNAi-vector(对照组)进行后续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dU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Bax、Bcl-2)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结果:CPNE7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较,CPNE7在胃癌细胞中明显高表达(P<0.05),在AGS胃癌细胞中CPNE7相对表达量最高(P<0.001)。与RNAi-vector组相比较,敲减CPNE7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0.05)。与RNAi-vector组相比较,敲减CPNE7可上调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7、Caspase9、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P<0.05)。与RNAi-vector组相比较,敲减CPNE7可增加上皮标志物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P<0.01),降低间质标志物蛋白(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水平(P<0.01)。结论:CPNE7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敲减CPNE7可通过影响EMT进程抑制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其可能成为胃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究薏苡附子败酱散(Yiyi Fuzi Baijiang San,YYFZBJS)联合电针(electroacupuncture,EA)对AOM/DSS模型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CAC)的防治作用及对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AOM/DSS诱导的CAC小鼠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药结合组、薏苡附子败酱散组、电针组和阿司匹林组,于实验第2周开始干预治疗,治疗过程中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统计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及生存情况,于实验末比较各组小鼠结直肠长度、成瘤数量及肿瘤大小,通过HE染色观察结直肠组织及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直肠肿瘤Ki-67、PCNA、p-NF-κB、NF-κB、E-cadherin、ZO-1、Occludin、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针药结合组小鼠体质量显著升高(P<0.05),DAI分值降低(P<0.05),生存率为87.5%,结直肠长度显著增加(P<0.01),直径小于2 mm的肿瘤数量减少(P<0.05),直径介于2~4 mm之间和大于4 mm的肿瘤数量显著减少(P<0.01),总成瘤数量明显下降(P<0.01),结直肠形态明显改善;肿瘤组织病理评分降低(P<0.01),肿瘤组织中Ki-67、PCNA、p-NF-κB、NF-κB、Vimentin和N-cadherin蛋白表达量降低(P<0.01),E-cadherin、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薏苡附子败酱散联合电针对AOM/DSS模型小鼠的CAC发生发展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信号通路,减缓EMT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995.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2(tyrosinekinase receptor-2,Tie-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侵犯颌骨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免疫组化SP法比较Tie-2在颌骨侵犯前沿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与其他部位的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构建3种针对Tie-2的siRNA慢病毒载体(662、663、664)为实验组、空载病毒429和生理盐水(NS)为对照组,并将各组转染至人舌鳞癌细胞系(Cal-27)中,应用qRT-PCR筛选出抑制效果最好的siRNA;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将抑制效果最好的慢病毒载体转染至Cal-27后,将其培养基上清添加至人单核细胞系(THP-1)培养基中,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THP-1中的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P)和组织蛋白酶K(cathepsin K,CTSK)的mRNA和蛋白量在各组中的表达差异。结果:颌骨侵犯前沿的骨旁鳞癌组织染色比其他部位鳞癌组织显著加深,骨旁鳞癌组织MOD值显著增大(P<0.000 1);siRNA-664对Cal-27中Tie-2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P<0.000 1);用慢病毒转染Cal-27和THP-1后,细胞活性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沉默Cal-27中Tie-2的表达后,THP-1的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00 1)。结论:下调Tie-2表达后,THP-1向破骨细胞分化的潜力降低,表现为破骨细胞功能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OSCC可能通过激活Ang/Tie-2信号体系释放某些破骨细胞分化因子,促进破骨细胞分化,从而导致局部骨侵犯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究LncRNA FENDRR通过miR-942-5p对EC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和侵袭的影响。方法:收集EC和食管正常组织,将EC-113细胞分为BC组(不转染)、过表达(OE)-FENDRR-NC组(转染pcDNA空质粒)、OE-FENDRR组(转染pcDNA-LncRNA FENDRR质粒)、OE-FENDRR+miR-942-5p mimics-NC组(共转染pcDNA-LncRNA FENDRR+miR-942-5p mimics-NC)和OE-FENDRR+miR-942-5p mimics组(共转染pcDNA-LncRNA FENDRR+miR-942-5p mimics)。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分析组织或细胞中LncRNA FENDRR、miR-942-5p表达量;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裸鼠成瘤实验、Transwell法分析EC-113细胞体外和体内增殖和侵袭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RNA pull down实验分析LncRNA FENDRR和miR-942-5p的靶向关系;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EMT相关蛋白表达。结果:转染pcDNA-LncRNA FENDRR质粒可增高EC-113细胞的LncRNA FENDRR表达量,降低miR-942-5p表达,同时降低体外和体内增殖活性、侵袭数量、N-钙黏附素(N-cadherin,N-CAD)、波形蛋白(vimentin,VIM)和Snial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蛋白水平,增加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蛋白水平(P<0.05),而miR-942-5p mimics逆转了上述作用。LncRNA FENDRR可靶向并下调miR-942-5p表达。结论:LncRNA FENDRR为miR-942-5p分子海绵,可以下调miR-942-5p表达,从而抑制EC细胞增殖、EMT和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究RecQ介导的基因组不稳定性(因子)-2 (RMI2)对肝癌(HCC)SK-Hep-1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方法:GEPIA数据库检测RMI2、三结构域蛋白28(TRIM28)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并预测HCC分期、HCC患者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以及RMI2与TRIM28表达在HCC组织中的相关性;实时定量PCR(RT-q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RMI2和TRIM28表达。基于HumanTFDB网站预测RMI2启动子与TRIM28结合位点;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和染色质免疫沉淀法(ChIP)验证RMI2与TRIM28两者的结合关系。采用MTT和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和TUNE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Western blot分析增殖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HCC组织和细胞系中RMI2和TRIM28表达水平较正常组织和肝上皮细胞增加(P<0.001),且与预后不良相关。敲低RMI2后SK-Hep-1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01),导致G0/G1期细胞阻滞(P<0.001),细胞凋亡率增加(P<0.001)。HCC组织中RMI2和TRIM28的表达呈正相关,TRIM28可结合RMI2启动子从而上调其表达(P<0.001)。TRIM28过表达可逆转RMI2敲低对SK-Hep-1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P<0.05)。结论:RMI2受TRIM28转录激活从而调控SK-Hep-1细胞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以颈横动脉为蒂的两种皮瓣在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我院口腔颌面外科确诊为口腔癌并进行了皮瓣移植修复的39例患者。其中锁骨上动脉皮瓣组15例,上斜方肌皮瓣组24例。观察并记录皮瓣成活情况,供受区形态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9例皮瓣总成活率为89.74%(35/39),锁骨上动脉皮瓣成活率为80.00%(12/15),上斜方肌皮瓣成活率为95.83%(23/24),两组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皮瓣特征方面,两组皮瓣的取瓣时间、皮瓣大小、住院时间、修复部位方面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并发症中,锁骨上动脉组在术后感染、瘢痕、色素沉着、功能障碍方面优于上斜方肌皮瓣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患者6个月,2组皮瓣修复效果良好,两组皮瓣术后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上动脉皮瓣与上斜方肌皮瓣均可作为修复老年口腔癌术后缺损的可靠皮瓣,但在并发症方面,锁骨上动脉皮瓣要优于上斜方肌皮瓣,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估HT合并PTC患者中央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的预测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PTC伴HT患者发生CLNM的可能性。方法:回顾性收集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4 171例PTC患者的资料。最后,共纳入671例PTC合并HT患者。其中,468例患者组成训练组,其余203例患者组成了验证组,以验证模型的性能。预测因子选择采用LASSO回归模型,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建立了预测CLNM的列线图,并进行了内部验证。结果:LASSO回归模型显示,有17个变量可能是影响CLNM发生的因素(P<0.05)。随后,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低、结节性高回声、肿瘤大直径、肿瘤多灶性、甲状腺外扩张(extrathyroidal extension,ETE)、颈部淋巴结肿大、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是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独立预测因素构建PTC合并HT患者发生CLNM列线图,并进行内部验证。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训练组发生CLN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4(95%CI,0.725~0.824),验证组发生CLNM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81(95%CI,0.712~0.850)。列线图对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以及合并数据集均显示出良好的校准和鉴别能力。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生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有良好的预测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合理的参考,帮助临床医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相关性,同时明确其促胃癌生长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利用人类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基因表达汇编(GEO)和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CLE)数据库分析LOX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分析LOX1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预后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通过质粒转染敲低LOX1,进一步应用细胞功能实验(CCK-8、克隆形成、EdU实验)探究LOX1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的调控作用;通过Western blot、qPCR、免疫荧光分析LOX1对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调控作用。结果:LOX1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显著高表达;高水平LOX1提示胃癌患者预后较差且肿瘤较易发生转移;敲低LOX1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敲低LOX1显著抑制胃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结论:LOX1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具有调控作用;LOX1可作为生物标记物提示患者预后;靶向LOX1可作为潜在胃癌治疗新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