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47篇
内科学   3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00篇
预防医学   7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91.
目的优选黄连蛋白质最佳提取方法,比较分析野生与种植黄连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差异。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考马斯亮蓝法,以蛋白质条带丰度、蛋白质相对分子量、每克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指标,比较3种提取方法(水提法、Tris-HCl法、硫酸铵沉降法)所得黄连蛋白质的差异,并对野生与种植黄连不同部位蛋白质的差异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优选得出黄连蛋白质最佳提取方法为Tris-HCl法,所得黄连蛋白质丰度最高,且每克药材中蛋白质含量最高。野生与种植黄连不同部位的蛋白质有明显差异,蛋白质丰度及每克药材中蛋白质含量均为:种植黄连根茎野生黄连根茎种植黄连茎叶野生黄连茎叶种植黄连须根。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野生与种植黄连根茎蛋白质关联关系较为显著。结论本研究优选的Tris-HCl法可充分提取黄连中的蛋白质;黄连根茎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其他部位。  相似文献   
392.
何红 《西南军医》2010,12(5):913-913
目的探讨童式水囊压迫止血对控制产后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54例产后出血病人经常规处理方法无效,采用宫腔童式水囊压迫止血。结果54例患者在放置水囊24小时后拔出水囊,阴道流血量均明显减少,无再次大出血,止血有效率为100%。结论宫腔童式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以宫缩泛力者为主的产后出血效果可靠,安全可行,在控制出血的同时保留了产妇的子宫。  相似文献   
393.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在旁路射频消融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左侧和右侧房室旁路射频消融 (RFCA)术中监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TEE技术对 3 1例单发旁路 (左侧旁路 2 7例 ,右侧旁路 4例 )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术中监测。结果 RFCA术均获成功。TEE引导了全部患者消融电极的放置和位置调整 ;引导穿房间隔术和穿隔后的电极放置 3例 ;发现 2例消融过程中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 ,及时调整消融电极位置后反流消失。结论 在RFCA术中行TEE监测有助于电极的定位和防止电极脱位 ,及时发现并发症 ,引导冠状窦电极放置和穿房间隔消融。  相似文献   
394.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微循环状态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62例作为观察组,纳入同期孕周相同的健康体检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胎盘微循环参数的差异,将观察组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良好妊娠结局43例和不良妊娠结局组19例,分析胎盘微循环参数与子痫前期患者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BMI、入院收缩压、舒张压、ALT、AST、LDH、BUN、Cr、UA以及家族高血压史率、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早产、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单位面积血管数、TAV低于对照组(P <0.05);不良妊娠结局组单位面积血管数、S/D、TAV低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 <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高于良好妊娠结局组(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胎盘中央单位面积血管数、S/D、TAV、搏动指数、阻力指数对子痫前期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均高于0.7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单位面积血管数<0.12/cm2、S/D<2.28、TAV<10.73 cm/s、搏...  相似文献   
395.
目的 基于《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实施临床循证实践,确保指南科学有效应用于临床,降低碘对比剂外渗率。方法 成立循证实践团队,对指南推荐意见进行临床适用性评价后构建审查指标,分析指南临床实施的障碍因素,制定并实施循证实践方案。比较循证实践前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护士对审查条目的执行率及碘对比剂外渗护理管理相关知识。结果 循证实践后碘对比剂外渗发生率为0.16%,显著低于循证实践前的0.51%(P<0.05);循证实践后护士对审查条目的执行率及相关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实践前(均P<0.05)。结论 将基于指南的碘对比剂外渗预防及管理综合策略运用于临床实践,可提高护士对碘对比剂外渗相关知识的认知水平及执行依从性,降低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6.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无业育龄妇女2005~2008年度妇科病患病现状,为社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08年广州市社区无业育龄妇女妇科病普查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广州市社区无业育龄妇女的妇科病及乳腺疾病总患病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5~2007年常见妇科病根据其发病率顺位依次为:阴道炎、宫颈炎、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而2008年顺位依次为:阴道炎、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及宫颈炎。2005~2008年常见乳腺病以乳腺增生为主,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免费开展妇科病普查,有助于妇科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还可以帮助提高无业妇女的健康保健意识,对改善其生殖健康状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97.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年龄分为A组(年龄40~49岁)、B组(年龄50~59岁)、C组(年龄60~69岁)、D组(年龄70~79岁)和E组(年龄80~89岁)。分析各年龄段患者血浆Hcy水平、伴随疾病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关系。结果:各年龄段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A组和E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Hcy水平的升高与各年龄段急性脑梗死发病均有关,与40~49岁和80~89岁的患者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398.
内科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适合内科病人特点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根据病人不同疾病阶段、不同诊疗方法采取针对性的护理路径,将人性化、循证护理的理念及护理程序运用到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结果j适合内科病人的护理路径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减轻了病人的经济负担;人性化护理理念的运用提高了病人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病人舒适度提高;循证护理理念的运用使工作更科学、规范,并发症减少;护理程序保证了护理路径的及时修订,使其更适合病人的实际情况,[结论j临床护理路径的制订和实施必须依赖循证护理及人性化理念,护理程序可保证护理路径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99.
安氏Ⅰ类和Ⅱ类1分类错患者下颌位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错He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centric relation,CR)和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um intercuspation,MI)时髁突位置与咬合关系的变化。方法:使用PanadentHe架系统和髁突位置测量仪,检查50名错He患者(安氏Ⅰ类、Ⅱ^1类各25人)的下颌位置和咬合情况。结果:几乎所有的患者均存在CR-MI髁突位置差异,在矢状方向上多为向上移位,65%的受检者CR初始接触位于单侧最后磨砑,当下颌从CR位移至MI位时,咬合变化主要表现为磨牙关系近中化、切牙覆He加深覆盖变浅。安氏Ⅰ类与Ⅱ^1类错He之间,上述改变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正畸治疗前必须了解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时的咬合情况,发现He与下颌位置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400.
目的 研究错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 (centricrelation ,CR)和最大牙尖交错位(maximumintercuspation ,MI)时髁突位置与咬合关系的变化。方法 使用Panadent架系统和髁突位置测量仪 ,检查 5 0名错患者 (安氏Ⅰ类、Ⅱ1类各 2 5人 )的下颌位置和咬合情况。结果 几乎所有患者均存在CR -MI髁突位置差异 ,在矢状方向上多为向后下移位。 65 %的受检者CR初始接触位于单侧最后磨牙。当下颌从CR位移至MI位时 ,咬合变化主要表现为磨牙关系近中化、切牙覆加深、覆盖变浅。安氏Ⅰ类与Ⅱ1类错之间 ,上述改变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正畸治疗前必须了解患者下颌处于正中关系时的咬合情况 ,发现与下颌位置之间的不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