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0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冠心病和慢性牙周炎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冠心病与慢性牙周炎的相关关系。方法 515例“胸部不适”的患者,经病史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277例、对照组238例,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牙周状况的检查,测量全口牙周袋深度和牙周附着丧失,慢性牙周炎的诊断参照Armitage推荐的标准,同时对冠心病其他常见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慢性牙周炎患病率为54.9%,而对照组仅为29.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单因素分析发现冠心病组患者甘油三酯、血糖、白细胞计数、高血压及吸烟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叭)。多因素非条件loglstie回归分析,仅慢性牙周炎、糖尿病、高血压及HDL-C与冠心病显著相关。慢性牙周炎和冠心病不仅有统计学上的关联,且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即随着牙周炎程度的加重患冠心病的危险也增大(P〈0.001),且随牙周炎程度的加重,罹患冠心病的程度亦进一步加重。结论 慢性牙周炎可能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可能增加冠心病发生的风险程度,且随着牙周炎程度的加重,罹患冠心病的严重程度也增大。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博尔塔拉州居民肥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新疆博尔塔拉州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汉等4个民族中30岁以上人群的超重肥胖流行状况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为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新疆博尔塔拉州4个民族30岁以上居民共3732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居民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36.02%和27.39%;城市肥胖率高于农村;男、女性超重与肥胖总体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重率男性高于女性,肥胖率则女性高于男性。蒙古族居民超重和肥胖的危险最大,维吾尔族和汉族次之,哈萨克族最小;蒙古族男性和维吾尔族女性的肥胖问题较突出。影响各民族超重和肥胖率的因素主要是性别,民族,年龄,城乡,职业,文化程度,饮酒和肉食等,其中男性超重与肥胖者合并的危险因素多。结论新疆博尔塔拉州人群中超重和肥胖患病率较高,尤其是肥胖,已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其中男性肥胖者是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3.
正二甲双胍(metformin)临床应用已50年,久经考验至今,已公认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甲类一线药物。它安全可靠,价格低廉,不增加食欲和体质量,禁忌证很少。早期糖代谢异常者及时应用,有延缓糖尿病的发生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作用;而对正常血糖者几乎无影响,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很小。二甲双胍可以促进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抑制肝糖原的异生,从而减少肝糖输出,使内源性葡萄糖减少,并能降低肠道对  相似文献   
14.
现已明确:吸烟、肥胖、不运动、高血压、血脂异常和血糖增高是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若能及早防治,心血管病就可不发或晚发。这些“危险因素”是可逆的,预防这些“危险因素”应从小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树立起防病意识,这可终身受益。防病意识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素质。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已证实,防病意识强的人民.心血管病发病就少,否则就多。心血管病的发生,还有许多不可逆的因素,例如:遗传、年龄、性别和种族,但若从小注意预防,这些不可能的因素起的作用就小,否则影响就大,致病可提前、可加重。有了血管病之后.预防意识仍然不能放松,俗话说:“一分治疗,三分修养”,就是这个意思,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已用了“好药”,就放任自己。在治疗的同时,注意和坚持预防,就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否则.再好的治疗也可能疗效不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鲁木齐市住院患者维吾尔族和汉族胰岛素抵抗(IR)状态下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特点。方法来自内科住院病人219例,均进行葡萄糖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运用稳态模式法评价胰岛素抵抗对维吾尔族、汉族多种危险因素分布的影响。结果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组体重和腰臀比大于维吾尔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胰岛素抵抗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汉族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胰岛素抵抗组体重、体质指数(BMI)和腰围大于汉族胰岛素抵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吾尔族体质指数明显高于汉族人群,即非胰岛素抵抗组维吾尔族高于汉族(26.84±4.19 vs25.52±3.19)kg/m2,(P0.05),胰岛素抵抗组维吾尔族高于汉族(27.77±3.60 vs 26.09±3.68)kg/m2(P0.05)。多个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发现糖尿病、高血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与胰岛素抵抗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乌鲁木齐市住院患者胰岛素抵抗人群中,维吾尔族以肥胖为主,汉族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糖尿病、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52岁,无症状,男性。做常规ECG时发现RBBB,病人除年龄、性别外无心血管病危险因子,病人半年前做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压负荷(BPL)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程度的关系,以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与动态血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ABP)各参数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对30例正常血压者,1级和2级高血压患者各25例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同时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重量指数。结果(1)正常组与1级高血压组之间血压负荷(SBP:4.83±2.95%vs59.75±22.12%;DBP:3.75±2.05%vs 61.75±18.24%)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1级高血压组昼夜负荷差较大,呈杓型改变。2级高血压组的血压负荷(SBP:94.94±5.08%vs59.75±22.12%;DBP:91.75±10.08%vs61.75±18.24%)明显高于1级组(P均<0.01)。昼夜负荷呈非杓型改变。2级组左室肥厚(LVH)异常检出率76%明显高于1级组20%(P<0.01)。(2)高血压组LVMI与夜间SBP和DBP均显著正相关(P均<0.01),与夜间SBP和DBP下降率均显著负相关(P均<0.01)。结论 血压负荷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价和预测有临床价值。夜间SBP与LVMI的相关性比DBP与LVMI的相关性更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病变范围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分布的关系。 方法 :用酚氯仿抽提核酸法从凝血块中分离DNA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人群中 10 2例CHD患者和 5 1例对照组人群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 (由ε2、ε3和ε4决定的E2 / 2、E3/ 3、E4 / 4、E4 / 2、E4 / 3和E3/ 2 )HhaI酶切研究。结果 :①CHD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735± 0 .2 15 7,0 .774 5± 0 .3117和 0 .15 2 0± 0 .2 4 16 ,1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10 6 1± 0 .2 4 2 3,0 .75 76± 0 .35 6 2和 0 .136 4± 0 .2 2 6 1,2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5 5 6± 0 .1992 ,0 .80 5 6± 0 .2 995和 0 .1389± 0 .2 5 6 7,3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6 0 6± 0 .2 0 76 ,0 .75 76± 0 .2 82 9和 0 .1818± 0 .2 4 4 3,与正常对照组 (0 .196 1± 0 .30 13,0 .6 6 6 7±0 .36 97和 0 .1373± 0 .2 2 5 4 )比较 ,ε2明显减低 (P <0 .0 5 ) ,病变范围越大 ,ε2越低 ,但病变范围大小之间统计学无差异 ,ε3和ε4随着病变范围增大逐渐升高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别 (P >0  相似文献   
19.
52岁,男性。6周来胸骨下方痛放射到下颌和左上肢,15~30min/次,发作时并没有活动,都是在晨间床上睡觉时,因疼痛惊醒,惟一的危险因素是吸烟。体检:脉搏80次/min;血压:124/84mm Hg,心脏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心肌酶正常,无胸痛时心电图正常。住院经过:入院后第1天3:00AM发作胸痛,当时做心电图如图1,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问:病人胸痛原因?如何治疗?何秉贤(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心内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我认为这是一例典型的变异型心绞痛(variantangina)。美国医生Myron Prinzmetal(1908-1994)在195…  相似文献   
20.
氨茶碱对窦房结恢复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是评价窦房结功能的客观指标,但其形成机制尚无定论.我们设想心房超速起搏时局部腺苷的释放可能参与SNRT的形成,为此观察了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对SNRT的影响.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选择:连续选取22例因各种原因行心房调搏者.男13例,女9例.年龄18~68(平均41±14)岁.所有病例均无心衰,体检及心电图均未显示房室肥大.2.试验方法:采用东方电子仪器厂XD-2型心脏电生理刺激仪及配套食管4极导管.按常规方法行食管心房调搏,测定SNRT及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随后给予普萘洛尔注射液0.2mg/kg及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04mg/kg同时静注,记录5分钟时心率为实测固有心率(IHR_0).再行食管心房调搏,测定团有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_0)及校正的固有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_0).后即给氨茶碱注射液5.6mg/kg 10%葡萄糖液20ml静推,持续5分钟,继以0.9mg·kg~(-1)维持静滴.观察5分钟后,重测上述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