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6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1篇 |
临床医学 | 12篇 |
内科学 | 2篇 |
皮肤病学 | 76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20篇 |
预防医学 | 8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2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6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5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0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5篇 |
1999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72.
73.
大疱性鱼鳞病及维A酸相关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疱性鱼鳞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过度角化为主要表现,并有3种临床亚型。其发病主要由K1、K10和K2e角蛋白基因突变引起,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临床试验证实,多数患者在局部或系统使用维A酸后,皮肤状态明显改善。就大疱性鱼鳞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维A酸相关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胸廓出口综合征 (thoracicoutletsyndrome ,TOS)是指臂丛神经 ,锁骨下动、静脉在肋锁间隙、斜角肌三角、胸小肌等胸廓区域 ,由于各种不同的解剖变异因素 ,造成不同程度受压而产生的神经激惹 ,上肢缺血、淤血、水肿等一系列症候群〔1〕。1 临床资料2 5例患者 ,男 6例 ,女 19例。平均 3 5 (17~ 5 5 )岁。平均病程 4年 1个月 (3月~ 10年 )。 16例 (64 % )在确诊TOS前被误诊过一种或多种其他疾病。2 5例患者中 ,双侧病变 1例 ,共 2 6侧病变。主诉上肢麻木者 2 1例 2 2侧 ,有上肢及胸颈部疼痛者 15例 16侧 ,有肌… 相似文献
75.
阿尔茨海默病(AD)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能力损伤为主,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于AD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未明,所以尚无有效治疗药物。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白藜芦醇可有效预防AD的发生及发展。白藜芦醇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改善AD动物模型记忆能力,但具体机制未明。白藜芦醇可以诱导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而且SIRT1具有调节记忆能力的作用,故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激活SIRT1来提高AD患者记忆能力。本文综述白藜芦醇诱导SIRT1改善AD记忆能力的研究进展,为白藜芦醇防治AD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6.
77.
何玉清 《中华临床医药与护理》2004,2(8):72-73
国内自1994年开始实行整体护理和模式病房试点以来,取得显著成绩,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但是,由于旧医学模式的影响,手术室整体护理的开展显得相对滞后,而现代护理学科的发展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不再仅仅是配合手术为主的单纯技术操作,而是在手术室的工作内容和程序中,能体现“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临床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其展开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检测结果逐渐升高(P〈0.05)。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80.
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隐性梅毒患者血清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的检测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27例隐性梅毒及2例梅毒孕妇所生的新生儿的血清,进行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agin,RPR)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结果:27例成人初诊血清中,22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2例新生儿血清标本中,1例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阳性.正规抗梅毒治疗6个月后复查,全部患者的19S-IgM-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转阴.结论:抗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是梅毒感染最早期产生的抗体,对推算隐性梅毒患者的病程和对先天梅毒的确诊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