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13篇 |
内科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41篇 |
综合类 | 28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5篇 |
中国医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背景:由于经后正中入路常规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较大,Wiltse等于1968年提出经多裂肌和最长肌间隙的入路用于胸腰椎骨折的椎弓根置钉方法,后因存在暴露不够充分、手术难度较高未能广泛采用,但目前外科医生越来越重视如何减少手术创伤而能够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 Cobb 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目的:探索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认识其手术适应证和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于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成都大学附属医院行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接受常规后正中入路和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与结论:改良肌间隙入路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修复较传统后正中入路可以明显缩短置钉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目测类比评分明显优于传统后正中入路组;修复后2组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伤椎前缘高度恢复及 Cobb 角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提示改良多裂肌间隙入路行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修复无神经损伤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在置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与传统入路无区别,在有效减轻术后腰背部疼痛方面与常规后正中入路比较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2.
应用关节镜清理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附1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关节镜在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最终确诊痛风性膝关节炎病例,分析其术前症状、体征,术中关节镜处理步骤,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术前膝关节的疼痛感消失,8例患者在术后2~3d内新出现其他部位的急性痛风发作,经内科治疗后疼痛缓解,除了2例复发外,其余患者无复发,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下行膝关节清理术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良好方法,它具有微创、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3.
何智勇 《今日健康(家庭版)》2016,(1):65-65
目的:探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在2013年2月到2015年5月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接收的10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用内镜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以96.0%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超过了对照组72.0%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治疗中采用药物与内镜相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回顾性分析血液营养指标对预测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1 年死亡率的价值。方法 选取
2012 年1 月-2016 年1 月99 例年龄>65 岁,采用髓内钉手术治疗的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
入院血清白蛋白、总蛋白、球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TLC)、血红蛋白、血清钾及钙等因素。手术后
随访1 年,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99 例患者,术后随访1 年内死亡35 例。性别比较无差异(P >0.05);
男女患者血液参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男女的年龄、白蛋白含量及血红蛋白含
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血红蛋白含量是预测术后1 年死亡
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营养指标对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术后1 年死亡率有预测价值,年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对
死亡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8月,20例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术前、术后1、6、12、24个月时使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le index,NDI)、疼痛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疗效评估,手术效果采用Odom法评价。影像学检查包括颈椎动力位X线片、颈椎CT及MRI检查。结果 20例患者26个节段均顺利完成椎间盘置换术,术后随访2年。患者NDI、颈痛VAS评分、手臂疼痛VAS评分分别由术前的(23.82±2.87)、(5.90±0.35)、(5.91±1.63)分下降到2年后的(5.21±1.12)、(1.62±0.87)、(0.97±0.65)分。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Odom评级优良。手术平均时间(60~210)min,手术出血量(70~350)ml。影像学评价见植入的人工椎间盘运动功能良好。1例假体术后早期前移3mm。1例12月出现异位骨化。结论 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是一种治疗颈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有效方法,远期疗效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6.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在各个行业、各领域向数字化、信息化迈进的时候,许多专家、领导也提出医院要走数字化、信息化建设道路。但由于医院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单位的特殊性,有较多的复杂性,目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几家医院真正做到了数字化,总体进展缓慢。这主要与投入大、系统多、功能要求高、日常维护力量要强等诸多因数有关。我们中山市人民医院从2 0 0 1年开始,进行整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大胆设想、论证,并很快付之于行动。经过艰苦的努力,现已逐步在医院建成:医学影像管理与通讯系统(PACS)、Lotus办公自动化系统、医生工作站、医嘱… 相似文献
27.
背景:近年国内外有较多文献报道对比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意见均不统一;并且较多文献内固定治疗包含Richard钉、鹅头钉及动力髋等髓外固定方法,可能导致结论不准确。目的:通过 Gamma钉内固定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指标的比较,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适应证及置换后并发证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80岁以上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老年患者;其中98例患者采用Gamma钉内固定治疗,56例患者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手术中出血量及离床活动时间;末次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Harris评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Gamma钉组平均随访时间为6.6年;人工股骨头组平均随访时间为5.7年。两组数据在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离床活动时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末次髋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内固定后并发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泌尿系感染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内固定后置入物松动断裂或假体松动、下沉、脱位,以及双下肢不等长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选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有助于患者早期离床活动,改善患者部分生活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较Gamma钉内固定无明显差异;但早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出现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严重并发症后,处理较为困难,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需严格掌握其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技巧。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28.
骨水泥注入椎体后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1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山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05-01/2008-09应用CT引导下椎体成形治疗椎体后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12例,男4例,女8例,骨折部位T10~L5,其中单椎体骨折8例,两椎体骨折3例,三椎体骨折1例,椎体均压缩1/2以上.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平均手术时间45 min.提示在CT引导下对椎体后壁破损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行椎体成形术可有效降低骨水泥的渗漏率,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29.
本文对近年来细胞间粘附分在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中的研究做一综述。1黏附分子的病理生理特性黏附分子(AMs)是一类分布于细胞表面惑细胞外基质的糖蛋白它们通过配体一受体相结合的方式,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问的黏附,它们可表达于血管内皮细胞、白细胞及其他多种细胞表面,并在胚胎的发育和分化、正常组织结构的维持、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与全身麻醉下机器人辅助取出骶髂螺钉进行对比,探讨局部麻醉下机器人辅助取出骶髂螺钉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成都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9例骨盆后环骨折脱位经皮骶髂螺固定手术患者资料,均在机器人辅助下取出骶髂螺钉,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局麻组和全麻组。局麻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43.3±8.4)岁(25~58岁);全麻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44.9±9.0)岁(23~60岁)。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规划螺钉取出路径时间、透视次数、透视时间、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费用、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下地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取钉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切口均甲级愈合。局麻组和全麻组患者术中规划骶髂螺钉取出路径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局麻组患者的麻醉时间[(41.6±8.3)min]、麻醉费用[(653.5±102.6)元]、术后下地时间[(2.6±0.6)h]显著少于全麻组患者[(52.3±9.5)min、(2475.6±261.8)元、(8.7±2.4)h],术后VAS评分(3.8±1.5)分显著高于全麻组患者[(2.5±1.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局部麻醉下应用机器人辅助取出骶髂螺钉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相较于全身麻醉取出骶髂螺钉,其麻醉时间更短、麻醉费用更低、术后下地时间更早,但需要患者具有较好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