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室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仪器及器材的大量使用,对手术室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好日益增多的各种仪器及用品,管理好出入手术室的人、物和信息,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浪费,是现代手术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实时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上肢手术患者62例,接受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混合液。给药后30min内测定各末梢神经的阻滞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统计阻滞完善率,评价术中麻醉效果,记录麻醉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局麻药用量为(26.7±3.9)ml。桡神经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P<0.01)。桡神经、肌皮神经阻滞完善率高于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麻醉总有效率为93.5%(58例),持续时间为(7.8±1.9)h。结论实时超声引导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评价高位脊髓损伤大鼠外周a1-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的变化。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脊髓损伤组(L组,n=24)和对照组(C组,n=6)。L组大鼠采用改良Aliens打击法建立脊髓胸。节段损伤动物模型,术后3周随机分为4个亚组(n=6),分别静脉注射苯福林1btg,/kg(P1亚组)、2μg,/kg(P2亚组)、3μg/kg(P3亚组)和4μg,/kg(P4亚组),C组亦分次分别静脉注射苯福林1、2.3和4μg/kg,观察注药前、后大鼠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变化。结果 与C组比较,L组大鼠给药前体重减轻、心率减慢,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与基础值比较,C组和L组给药后心率减慢,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与C组比较,L组给药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率增高(P〈0.05或0.01)。结论 高位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a1-肾上腺素受体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24.
目的调查鼻内镜术中知晓的发生,研究其与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EPI)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方法对30例鼻内镜手术病人,麻醉采用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2 ml、芬太尼3μg/kg、丙泊酚2 mg/kg和琥珀胆碱2 mg/kg麻醉诱导,以丙泊酚靶控输注(TCI)、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麻醉,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AEPI。麻醉医生根据血流动力学和经验调整丙泊酚TCI效应室浓度以控制麻醉深度。另安排一耳鼻喉科医生负责记录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置入鼻内镜后、鼻腔填塞及术毕时各参数。结果所有患者麻醉诱导、手术顺利,麻醉诱导后全组患者MAP和HR显著下降(P<0.05),全组与诱导后相比,血流动力学无统计学差异,全组患者基础AEPI值平均为76.9±9.6,诱导后明显下降(P<0.01);全组患者中3例出现术中知晓,发生率为10%,知晓发生时间分别在置入鼻内镜、鼻腔填塞时;全部知晓者无疼痛回忆。3例患者出现术中知晓时AEPI值均高于40,其余27例患者AEPI值无一例高于40。结论鼻内镜手术时间短,凭经验和血流动力学变化实施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高,表现为AEPI值偏高;以AEPI作为麻醉深度的指标,可减少或防止术中知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异氟烷、地氟烷以及丙泊酚维持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96例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三组,地氟烷组(D组n=32)、异氟烷组(Ⅰ组n=32)和丙泊酚组(B组n=32)。三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芬太尼2μg/kg、依托咪酯0.2mg/kg、阿曲库铵0.5mg/kg诱导插管,分别以1.3MAC的地氟烷、异氟烷和6~8mg/kg丙泊酚维持麻醉,分别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6,12,24,48h患者认知功能MMS值的变化。结果地氟烷组和丙泊酚组认知功能在术后1~12h三个时间点MMS值降低,24h及以后与术前无差异,异氟烷组认知功能在术后1~24h四个时间点MMS值降低,48h及以后与术前无差异。结论仅从术后认知功能的恢复方面考虑,丙泊酚和地氟烷用于老年病人麻醉较异氟烷更优。  相似文献   
26.
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后α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大鼠高位脊髓损伤后,脊髓损伤段及其邻近上下段α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的变化,旨在探讨临床自主高反射下严重高血压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2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6只)和脊髓损伤组(36只).采用改良Allens打击法,建立脊髓T,节段重度损伤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仅咬除椎板,未打击脊髓.分别于损伤后1 d、3 d、1周、2周、3周和4周各处死脊髓损伤动物6只,取损伤段及邻近上下段脊髓,假手术组亦取相应不同节段脊髓组织.采用RTPCR法测定脊髓不同节段α1-肾上腺素受体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脊髓损伤段以上节段在损伤后1d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但3 d后表达减少(P<0.05),1周时降至最低(P<0.01),此后表达开始增加,2周时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至损伤后4周受体表达未见明显变化;损伤段在损伤后受体表达持续减少(P<0.05),损伤后1周达最低(P<0.01),此后受体表达开始逐步增加,但至损伤后4周仍未超过假手术组(P<0.05);损伤段以下节段在损伤后1d受体表达显著减少(P<0.01),损伤后3 d受体表达接近假手术组,此后受体表达持续增加,至损伤后4周受体表达超过假手术组(P<0.05).结论:大鼠高位脊髓损伤4周后,脊髓损伤段以下节段α1-肾上腺素受体表达增加.α1-肾上腺素受体数目上调可能是引起自主高反射下严重高血压的重要中枢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肌松剂顺苯磺酸阿曲库胺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体外循环术后拔管的影响。方法:择期“二尖瓣置换术”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n=18):A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前单次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5mg[DK]?kg-1)+术中必要时单次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03mg[DK]?kg-1);B组于麻醉诱导插管前单次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0.15mg[DK]?kg-1)+术中持续静脉输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1~1.5μg[DK]?kg-1[DK]?min-1)。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顺苯磺酸阿曲库胺的用量及术后拔管时间。结果:与B组相比,A组患者术中顺苯磺酸阿曲库胺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单次静注顺苯磺酸阿曲库胺可为心脏手术提供满意的肌松条件,是心脏手术“快通道”麻醉理想的用药方式。  相似文献   
28.
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从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各项指标中筛选肝移植术后早期(术后至出院)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提高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长征医院2001年5月至2005年9月间307例肝移植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术后早期死亡的可能危险因素,对有价值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确切的高危因素。结果:4例患者因资料不全剔除,303例参与此次回顾性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性别、Child分级、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早期拔管时间、白细胞计数、术前血红蛋白(Hb)、血尿素氮、血肌酐、凝血酶原时间、血钠、血钾、腹水量、手术时间、术中尿量、大量输血、术中输碳酸氢钠量、吸空气时动脉氧分压(PaO2)、胆红素、术前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等20项因子是术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7 500 ml)、术前高MELD分值等5项因子是肝移植术后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女性、低血钠、手术时间长、大量输血者、术前高MELD评分的患者肝移植术后早期病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患者,男,48岁,166 cm,68 kg,ASAⅡ级。因“腹胀腹痛1个月,伴肤黄尿黄便白9 d”入院,诊断为梗阻性黄疸,胰腺钩突占位,高血压病,阑尾切除术后。患者20年前行阑尾切除术,10年前行睾丸肿物切除术。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BP 150/90 mmHg,规律服用替米沙坦40 mg/d,BP控制在130~140/80~90 mmHg。否认药物过敏史、传染病病史,否认家族遗传病病史,无冠心病、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30.
异丙酚对脊髓损伤后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大鼠高位脊髓横切(SCT)慢性期腹主动脉对α-肾上腺素受体(α-AR)激动剂的反应及异丙酚对其的影响,探讨自主神经反射异常(AD)的血管机制及异丙酚对AD的抑制作用。方法 6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SCT组,取SCT4周后大鼠腹主动脉,通过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观察血管环对梯度浓度去甲肾上腺素(NE)、去氧肾上腺素(Phe)、可乐定以及异丙酚的敏感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位SCT大鼠腹主动脉血管环对NE、可乐定的反应性升高(P〈0.05或P〈O.01),而对Phe的反应性没有明显改变。SCT后大鼠血管环对异丙酚的舒张作用更敏感(P〈0.05或P〈0.01)。结论 对α2-AR激动剂敏感性上调可能是高位SCT大鼠腹主动脉高反应性的原因,而α1-AR在血管高反应性中不起作用。SCT大鼠血管对异丙酚的舒张作用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