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73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41.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事件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精神状态.长期饱受骨病(如髋、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或脊柱疾病)的中老年患者在面临手术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症状.同时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慢性疾病对患者心理的影响,使得患者术前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进而影响到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本文就心理学在骨病外科治疗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2.
目的探讨胸导管结扎能否减轻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方法通过对术前术后患者生命体征的连续监测,所得检测数据相应进行相关检验,分析手术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探讨预防结扎胸导管是否能减轻患者术后生命体征的剧烈变化。结果手术后第1~5 d内,生命体征较术前有很大程度的升高(P=0.0000,P0.01)。食管癌患者术中结扎胸导管组术后生命体征与未结扎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00,P0.01),结扎组明显低于未结扎组。结论无论结扎或不结扎胸导管,食管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剧烈,术后高于术前;食管癌切除术结扎胸导管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程度明显低于不结扎胸导管患者,预防结扎胸导管对于降低术后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3.
14-3-3 蛋白是 1967 年 Moore 等在脑组织发现的一组高度保守的由不同基因编码的酸性蛋白质家族,因其在 DEAE-纤维素色谱上的组分数以及淀粉凝胶电泳中的迁移位置而命名,当时对其功能并不清楚,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其参与大量重要的细胞功能,从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14-3-3 在哺乳动物中有 7 种亚型,为β、γ、ε、η、σ、θ、ζ.其中,14-3-3σ被认为是一种抑癌基因,直接参与人类肿瘤的形成与发展[1].  相似文献   
144.
目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药物情况与临床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采用医生与患者面对面的方式对9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8例患者中15例适度规律用药,其中11例单纯使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4例使用ICS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复合制剂(ICS,LABA);15例中14例达到完全控制;文化程度与临床控制呈正相关;间断使用激素的原因包括医患双方2方面的因素。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使用吸入药物情况不合理,达到临床控制的比例较低;应加强对哮喘患者及医生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5.
王金凤  何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2):186-186
目的:对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诊治进行反省。方法:1997~2007年有完整记录的20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的诊治方法作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院外4例误诊误治,院内1例治疗欠妥。结论:个别基层医疗单位、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误诊率较高,葡萄糖带钾补液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食管癌引流淋巴结(TDLN)细胞体外培养结果及其抑瘤作用。方法术中切取食管癌患者的TDLN进行培养,分为3组:A组,培养基中添加IL-2;B组,添加IL-2+IL-4+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C组,添加IL-2+IL-4+GM-CSF+自身食管癌细胞抗原。于培养第1、7、14、21天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TDLN细胞的CD3+、CD4+、CD8+、CD5+6、CD8+3;MTT法测定各组TDLN细胞和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自体瘤细胞的抑瘤率。结果每1.0 g淋巴结组织培养第7、14、21天收获细胞数三组间差异不显著;A组第14天细胞明显多于第7天和第21天(P〈0.01),第7天和第21天之间无明显差异;B组、C组结果类似。三组间CD4+、CD8+、CD8+3细胞数相比,P〈0.05。未经培养的TDLN细胞、LAK细胞和各培养组TDLN细胞对自体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TDLN细胞通过培养可以获得大量成熟树突状细胞和T细胞;培养基中添加GM-CSF和IL-4的TDLN培养后对自身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47.
我院消化科自2007年1月至2009年3月期间,对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给予叶下珠片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50例同类患者作为对照,观察其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等,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1].  相似文献   
148.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SARS后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与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间质纤维化是SARS感染后并发症之一,笔者自2003年7月至2004年5月,用银杏叶提取物与强的松随机对照治疗观察了32例SARS后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治疗SARS后肺间质纤维化有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9.
王x,男,14岁。学生,2005年8月5日初诊。主诉:腹痛伴全身瘙痒,出现红色片状疹块6h,加重半小时。病史:6h前吃虾后开始腹部隐痛,随即全身发痒。出现红色疹团:半小时前饮水后突然腹痛加剧,恶心欲吐。查体:痛苦面容,腹部肌肉柔软,剑突下轻压痛,颜面、躯干及四肢可见大小不等及高出皮肤的粉红色块状疹团,边界清楚。皮肤划痕征阳性。诊断:腹型荨麻疹。治疗:指针针法中的揉法。依次揉曲池、内关、血海、足三里,每穴分别揉150次,持续半小时后患儿自述瘙痒减轻,欲解大便,便后腹痛减轻。继再重复治疗1次,半小时后腹痛停止,痒感及风疹团消失,患儿安然入睡。  相似文献   
150.
氯离子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氯离子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去除细胞外的氯离子或采用氯通道阻断剂DIDS、SITS进行干预,检测细胞存活率及LDH、MDA、SOD、GXH Px活性变化。结果 缺氧/复氧损伤组与对照组比,LDH、MDA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SOD、GXH Px降低; Cl- free+A R组、SITS+A R组处理后较缺氧/复氧组LDH、MDA活性低,细胞存活率、SOD、GXH Px升高;DIDS+A R组的上述指标与缺氧/复氧组比无差异。结论 ①氯离子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起了重要作用。②氯通道阻断剂SITS对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而DIDS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