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研究孕哺期补硒对子代小鼠大脑海马发育的影响。方法从母鼠受孕第1天起通过在饮水中补充亚硒酸钠(低、高剂量组分别为400、1 600μg/L),同时设立对照组。至仔鼠出生21 d后,取仔鼠大脑海马,运用高尔基染色观察仔鼠海马树突棘密度的变化,采用RT-PCR检测突触可塑性相关基因PSD95、Drebrin和SYN的mRNA的表达,Western-blot检测Drebrin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补硒组母鼠及仔鼠饮食正常,毛发发育正常、有光泽,精神状态良好,对声、光等一般刺激反应灵敏,各组间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各组均未发生流产、死胎、死产以及仔鼠夭折等现象。各组间仔鼠数和仔鼠体重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对照组、补硒组仔鼠海马区树突棘形态规则,排列整齐且密集。孕哺期补硒后,低硒组和高硒组DG区和CA1区高尔基染色树突棘计数、Drebrin基因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低硒组和高硒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Drebri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哺期母鼠补硒能够促进仔鼠海马突触的形成,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33.
荧光定量RT-PCR快速检测B型流感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B型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B型流感病毒HA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10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特异性检验后利用临床标本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结果:B型流感病毒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5.0×10-6TCID5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8,扩增效率为107.8%,5种非B型流感病毒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说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准确检测B型流感病毒,不仅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而且可以对病毒滴度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4.
乙肝HBV DNA荧光定量检测与血清标志物结果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乙肝血清学标志物(HBV-M)结果与HBV-DNA水平的关系,分析HBV DNA阳性率在各年龄组的分布情况。方法对深圳市部分服务行业人员血清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LISA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781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阳性血清中有1102例HBV-DNA阳性。其中883例1.3.5阳性(俗称“大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6.15%;722例1.4.5阳性(俗称“小三阳”)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24.38%;138例1.5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41%;22例1.3阳性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90.91%;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HBV-DNA阳性率为36.36%。结论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密切的相关性。荧光定量PCR是检测HBV-DNA含量较精确的方法,能正确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水平和活跃程度;HBsAg和HBeAg与HBV-DNA含量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方法。方法根据A型流感M2基因的相对保守序列分别设计一对引物及其相应的Taqman探针,建立、优化反应体系后,利用十倍稀释法检验方法的灵敏度并建立相对定量标准曲线并与普通RT-PCR法进行比较;特异性检验后进行临床标本的检验。结果A型流感病毒检测反应的灵敏度为2·56×10-6TCID50,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8·5%,5种非A型流感病毒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说明此方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和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RT-PCR技术可以准确检测A型流感病毒,不仅灵敏度高、稳定性好,而且可以对病毒滴度进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36.
为了解深圳市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我们于1998年7~10月份,对本市南山、福田、龙岗三个区8月龄的婴儿,进行了麻疹疫苗免疫成功率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对象在三个区中随机选择8月龄的婴儿,每区不少于50名,要求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1-2 标本采集在监测对象左臂三角肌皮下接种麻疹疫苗(MV)0-2ml,在接种前和接种一个月后分别采集微量血约0-3ml,分离血清后置-20℃冻存备检。1-3 检验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麻疹IgG(M-I…  相似文献   
37.
应用ELISA方法对210名深圳市4种公共场所服务员的HBsAg、抗-HBs、抗-HBc IgG、抗-HCV、抗-HGV、抗-HIV,抗-HSV-2、抗-TP、抗淋球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人群比较,HBsAg、抗-HBc IgG、抗-HCV、抗-HGV阳性率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发廊服务员HBsAg阳性率高达20%,高于其他3组服务员和对照人群;抗-HBs阳性率在组间及与对照人群比较,差异有高度显  相似文献   
38.
转基因食品致敏性检验和评价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转基因食品的致敏性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中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与其特有的生产工艺、原料来源及产品成分有着密切的关系.与现有的食品品种比较有着显著的特征。转基因食品致敏性的检验和评价尚无统一的模式和方法。本文通过危险性评价、实质等同性分析、个案处理的原则和遗传稳定性分析、表达忠实性分析、致敏原特性及含量测定、血清学试验、动物试验等技术和方法.对转基因食品致敏性及其危害性的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9.
HIV感染者的免疫学功能变化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HIV感染者/AIDS病人体内病毒复制和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病程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定量RT-PCR、流式细胞计数和定量ELISA方法分析55例HIV感染者(n=42)和AIDS病人(n=13)外周血血浆病毒载量、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浓度。结果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CD4细胞和血浆IL-2浓度低于正常人群(P<0.001),血浆sIL-2R、TNF-a、NPT浓度高于正常人群(P<0.01),且随着CD4细胞水平降低呈明显上升趋势.CD4细胞、CD4/CD8比值和血浆IL-2水平随感染时间延长而不断下降,不同感染时间差异明显;机体感染HIV后CD4细胞年平均下降43/mm3,血浆sIL-2r、sTNFR-1、NFT年平均上升幅度分别为59.03pg/ml、38.69pg/ml、2.11ng/ml.各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CD4细胞、CD4/CD8比值与感染时间,CD3、CD4、CD8细胞变化分别与血浆病毒载量、sTNFR-I(P<0.005)\NPT(P<0.002)浓度变化间,以及IL-6与TNF-a(P<0.001)、NPT与IL-10(P<0.05)和sTNFR-I(P<0.001),血浆病毒载量与sTNFR-1(P<0.01)和NPT(P<0.002)之间则有明显的正直线相关性。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机体免疫活化、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间非常密切的关系,外周血CD4细胞、血浆IL-2水平的下降及血浆病毒载量、sII-2R、TNF-a、sTNFR-I、NPT浓度的明显上升量HIV感染者发展为AIDS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0.
深圳市2006年流行性感冒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ILI鼻咽拭子标本,用鸡胚和MDCK细胞同时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鉴定和测定血清抗体。结果深圳市全年共报告流感样病例(ILI)112651例,占监测门急诊就诊病例总数的6.27%;共分离出病毒154株,病毒分离率为5.33%,其中H1N1亚型103株、B(Victoria)型48株、H3N2亚型3株;共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25起,88%集中在中小学校;一般人群血清抗体GMT水平,甲型均低于1∶40,乙型均低于1∶20。结论深圳市流感监测结果可靠,2006年流感流行高峰为3~6月,H1N1、B(Victoria)为主要流行株。一般人群各型流感抗体水平均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