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椎动脉动静脉瘘是一种比较罕见的血管病变,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前者主要与血管的发育有关,通常在青少年期发病。后者则常由颈部外伤、医源性损伤及椎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形成。目前,血管内栓塞是治疗椎动脉动静脉瘘的主要方法。2003年2月至2005年4月,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先后收治了4例椎动脉动静脉瘘患者,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目的:内源性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气体递质,研究它在神经系统不同疾病状态下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和PMC数据库1990-01/2005-12关于血红素氧合酶和一氧化碳在神经系统中作用的文章。检索词“hemeoxygenaseandinjuries,hemeoxygenaseandnervoussystem”并限定文章的语种类为English。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维普全文数据库1990-01/2005-12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血红素氧合酶、神经系统、脑外伤、脑损伤”。少数文章通过人工从中国科学院获得。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关于血红素氧合酶和内源性一氧化碳对神经系统的作用。②血红素氧合酶的生物学特性的文章。排除标准:排除重复性研究和其他与神经系统无关的研究。资料提炼:总共查阅到符合上述要求的中英文文献107篇,排除58篇重复性和其他无关研究。49篇符合纳入标准:其中15篇关于血红素氧合酶生物学特性及研究进展,34篇关于血红素氧合酶及内源性一氧化碳在神经系统的作用的研究。资料综合:血红素氧合酶是血红素代谢的一个关键酶及限速酶,它包括3种同工酶,由于各自的基因不同,导致它们的表达和作用也有很大差异。血红素氧合酶在机体中主要发挥了抵抗应激损伤保护机体组织的作用。在神经系统通过分解血红素产生气体神经递质内源性一氧化碳、自由铁和胆绿素广泛地参与了神经血管调节、神经细胞的生存与凋亡、神经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同时也参与了神经内分泌调节、学习记忆等神经活动。研究它在神经系统不同疾病状态下特别是脑损伤的时空表达规律及其在疾病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结论:血红素氧合酶/一氧化碳系统在神经系统通过分解血红素产生内源性一氧化碳、自由铁和胆绿素广泛地参与了神经血管调节、神经细胞的生存与凋亡、神经细胞的损伤和修复,同时也参与了神经内分泌调节等活动。  相似文献   
73.
难治性颞叶癫痫83例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难治性颞叶癫痫(ITLE)的外科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83例ITLE患者,术前均行EEG、MRI检查,其中23例行PET,19例行SPECT检查。经测定位后,行手术治疗。其中30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37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 胼胝体切开,16例行病灶切除 致痫灶切除。术中应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进行检测,并在显微镜下操作。结果:满意47例(56.6%),显著改善23例(26.5%),良好13例(15.6%)。术后无明显并发症,效果良好。结论:手术是ITLE的主要治疗手段,海马硬化和微血管畸形可能是ITLE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4.
Wnt-1对室管膜前下区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室管膜前下区(anterior subventricular zone,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Nestin和Wnt-1表达的变化,以及Wnt-1对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的影响。方法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观察在SVZa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过程中,Nestin和Wnt-1在不同时间点的表达水平,同时以基因转染方法增强SVZa神经干细胞Wnt-1表达,观察Nestin、Wnt-1和Mash-1的表达以及神经元分化比例的改变。结果 (1)Nestin主要表达于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的早期阶段,随着细胞的分化和成熟,Nestin的表达迅速减弱。(2)SVZa神经干细胞贴壁分化2h即有Wnt-1表达,其表达高峰在细胞分化开始后12h,以后随着细胞分化的进行而迅速降低。(3)SVZa神经干细胞转染Wnt-1基因后,Nestin的表达减弱,Mash-1的表达增强,神经元的分化比例增高,Mash-1的增强与神经元分化之间有很高的一致性。结论 (1)Wnt-1表达于SVZa神经干细胞分化过程之中,在细胞分化成熟后则不表达,Wnt-1可能参与调节SVZa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化,并可作为神经干细胞处于分化状态的标志。(2)SVZa神经干细胞转染Wnt-1后表达Mash-1增强,并更多分化为神经元,Wnt-1可能通过Mash-1途径促使SVZa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75.
反应性星形胶质活化是中枢神经系统(CNS)在许多病理情况下常见的反应,但其发生机理尚有待阐明。近年研究发现一些细胞因子能引起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我们及其它一些实验室的工作证实在多种损伤后小胶质细胞反应最早,是CNS损伤急性阶段主要应答细胞;故有文献提出反应性胶质化是一种后发现象,受小胶质细胞分泌产物的调节。本实验应用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了小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参考Giulian(86)与McCarthy(80)等的方法进行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传代2次的星形胶质细胞种植于多孔…  相似文献   
76.
目的:从人胚胎皮层分离神经干细胞,寻找其在体外培养的适合条件,方法:使用具有丝裂原作用的多种细胞生长因子。结合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从人胚胎皮层分离具有增殖能力的细胞群,在连续传代过程中,验证其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并且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结果。结果:协同使用bFGF和EGF从人胚胎皮层分离的细胞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分化潜能,表达胚胎早期细胞抗原-Nestin,加入LIF后细胞增殖速度加快,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增高,而单独采用bFGF、EGF或LIF培养的细胞迅速衰退,仅能培养3-5代。结论:协同使用丝裂原生长因子从人胚胎皮层分离的细胞时中枢神经系统的干细胞;bFGF、EGF和LIF协同使用是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的较佳条件。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MST)联合其他术式对难治性颞叶癫(ITLE)的疗效.方法 92例ITLE患者,术前均行脑电图(EEG)、头颅CT及磁共振(MRI)检查,其中34例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54例行单电子发射断层扫描(SPECT)检查.经定侧定位后行手术治疗.92例患者中41例行病灶切除加致(癎)灶切除加MST,33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加MST,18例行标准前颞叶切除加胼胝体切开加MST.手术在皮层电极或深部电极监测下进行,并在显微镜下操作.结果 满意(癫(癎)发作停止)53例(57.6%),其中有25例已停服抗(癎)药;显著改善(发作频率减少75%以上)21例(22.8%);良好(发作减少50%~75%)9例(9.8%);效差或无效(发作频率减少不足50%)9例(9.8%).本组总有效率为90.2%,显效率为80.4%.结论 MST联合病灶或(和)致(癎)灶切除治疗ITLE,既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又能保留更多的脑功能.  相似文献   
78.
帕金森病(PD)是一种以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脑深部电刺激(DBS)是治疗PD的有效方法,又称运动控制疗法.因此有必要进行神经行为学研究,评价DBS治疗PD的疗效.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少突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相互作用时神经元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变化。方法 用分离培养的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分别作用于培养的PC12细胞,于小同时相点在观察PC12细胞突起变化,同时检测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结果 对照组有少量^45Ca通过细胞膜流入PC12细胞内,当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加入后很快就出现细胞内钙显著增高,但在加入4h后,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碎片处理后其细胞内钙较处理10min有显著下降,但即使在处理后12h仍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钙通道阻滞剂尼莫通对少突胶质细胞引起的细胞内钙增加无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尼莫通亦不能阻止少突胶质细胞引起的PC12细胞突起回缩及塌陷。结论 少突胶质细胞作用于PC12细胞时引起的PC12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可能与突起的塌陷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两种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取胚胎14 d大鼠大脑皮质进行神经元与胶质细胞联合与分离培养,并培养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PC12)细胞.分别取两种胶质细胞培养上清液、胶质细胞及用蒸馏水破碎的两种胶质细胞碎片加入培养的PC12细胞中.结果:两种培养细胞上清液、星形细胞及其碎片的加入对PC12细胞均无明显影响,但当少突胶质细胞及其细胞碎片加入到PC12细胞后在10 min内即出现明显的突起萎陷及回缩.另外,在联合培养中,少突胶质细胞附近的神经元不见明显的突起生长,且偶有神经元突起在遇到星形胶质细胞时不能继续延长,但无回缩现象.结论:少突胶质细胞的膜上存在着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的物质,这种物质不分泌到细胞外,并不依赖于该细胞的存活状态,而星形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突起生长具有机械性阻挡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