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目的探讨声辐射力脉冲(ARFI)弹性成像定量技术无创评估移植肾术后不同状态的价值。方法对95例肾移植患者行ARFI弹性成像检查,其中30例移植肾功能稳定(肾功能稳定组),65例移植肾功能受损且接受穿刺活检患者(肾功能障碍组,包括急性排斥亚组37例、药物毒性亚组15例及病毒感染亚组13例);比较组间超声指标差异。结果肾功能稳定组与肾功能障碍组间剪切波速度(S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稳定组与肾功能障碍3个亚组段间动脉、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肾功能障碍组内急性排斥亚组和病毒感染亚组SWV均高于药物毒性亚组及肾功能稳定组(P均<0.05)。结论ARFI弹性成像定量技术可用于鉴别移植肾术后状态,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CEUS)定量参数对移植肾动脉狭窄(transplant renal artery stenosis, TRAS)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11年9月至2020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经DSA或MRA确诊的TRAS患者21例(狭窄组)及同期行肾移植且随访肾功能正常的患者37例(对照组)的CDUS及CEUS资料,比较2组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峰值流速后比、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及CEUS定量参数[皮质感兴趣区上升时间(RT)、髓质RT、皮质达峰时间(TTP)、髓质TTP]的差异,分析上述各个参数与TRAS程度间的相关性,并通过ROC曲线分析上述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TRAS的效能。结果:狭窄组主肾动脉PSV、峰值流速后比、皮质RT、髓质RT、皮质TTP及髓质TTP的值均高于或长于对照组,叶间动脉RI低于对照组(P0.05);主肾动脉PSV、叶间动脉RI、峰值流速后比、皮质RT、髓质RT、皮质TTP、髓质TTP与TRAS程度均存在中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617、-0.409、0.599、0.600、0.518、0.638、0.648),其中叶间动脉RI与狭窄程度负相关,其余超声参数与狭窄程度正相关(P0.05)。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总体灵敏度高于CEUS定量参数,总体特异度低于CEUS定量参数;CEUS定量参数(除髓质RT外)的曲线下面积普遍大于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主肾动脉PSV2.43 m/s及皮质TTP9.26 s是诊断TRAS的重要参数(P0.05),两者联合诊断TRAS的AUC为0.965、准确度为91.40%,高于所有单一参数。结论:CDUS及CEUS均可用于诊断TRAS,CDUS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CEUS定量参数可提高TRAS诊断的准确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CDUS疑诊病例不必要的放射性检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显示斑块内增强的程度与常规超声斑块回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35例,其中双侧颈动脉病变的患者32例,共167个颈动脉斑块。所有患者超声造影检查时仪器参数设置保持一致。常规超声上将颈动脉斑块的回声分为低、中、混合及强回声4种类型。超声造影观察斑块内有无增强并将斑块增强的程度人为分为0~4级。定量分析计算动脉斑块内增强强度及斑块内增强强度与颈动脉管腔内增强强度的比值。结果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增强分级的强度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MH=47.4,P<0.0001),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增强越明显。低回声斑块中有75.6%(31/41)达2级以上增强,而部分中等回声及混合斑块超声造影也可表现为明显增强,2级以上增强分别占56.8%(25/44)及62.3%(38/61)。强回声斑块则只有1个(1/21,4.8%)表现为2级增强。低、中、混合、强回声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增强强度分别为(4.33±3.34)dB、(3.71±3.40)dB、(3.16±2.56)dB、(0.96±0.37)dB,增强强度比值分别为0.24±0.17、0.21±0.17、0.19±0.13、0.06±0.02。不同回声类型颈动脉斑块的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参数增强强度(t=7.75,P<0.0001)及增强强度比值(t=4.49,P<0.0001)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斑块回声越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增强越显著,呈线性相关。结论超声造影可在常规超声评价斑块回声强弱的基础上提供更多关于斑块稳定性的信息,有助于对患者的筛选,进而采取合适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