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1篇
  免费   963篇
  国内免费   497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107篇
妇产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654篇
口腔科学   225篇
临床医学   1873篇
内科学   1565篇
皮肤病学   82篇
神经病学   525篇
特种医学   5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51篇
综合类   4599篇
预防医学   1895篇
眼科学   180篇
药学   1894篇
  30篇
中国医学   1959篇
肿瘤学   317篇
  2024年   192篇
  2023年   425篇
  2022年   411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471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427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314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841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827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879篇
  2009年   823篇
  2008年   882篇
  2007年   880篇
  2006年   818篇
  2005年   818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682篇
  2002年   492篇
  2001年   608篇
  2000年   529篇
  1999年   387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331篇
  1995年   285篇
  1994年   263篇
  1993年   196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35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5篇
  1964年   5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探讨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综合征与老年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 1 年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接受急诊 PCI 治疗的老年 STEMI 患者 455 例,依据入院时甲状腺功能分为 T3正常组(n=355)和低 T3组(n=100)。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第 1、3、6、9 和 12 个月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s)的情况,主要终点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靶血管或非靶血管血运重建和心力衰竭。结果 在术后 1 年的随访中,低 T3组 45例(45.0%)和 T3正常组 49 例(13.8%)患者出现 MACE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变量 Cox 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在老年 STEMI 患者中,低 T3综合征与 PCI 术后 MACEs 的发生密切相关(HR=3.77, 95% CI: 2.40 ~ 5.91, P<0.05)。 结 论 在 老年 S...  相似文献   
92.
NASH专论补遗     
在肥胖度的判定上,有体重、腰臀围比、体指数(BMI)、内脏脂肪量以及内脏脂肪面积等相关性极强的多种指标,其中BMI是不同体型人种间比较肥胖度不可或缺的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新兴免疫检查点相关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3(TIM-3)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和Web of Science 4个英文数据库, 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4个中文数据库, 检索时间为各个数据库自建库之日起至2022年3月1日。按照入排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后, 采用Stata SE 12.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 788例NSCLC患者样本。meta分析结果显示TIM-3高表达是NSCLC患者总生存期(HR=2.06, 95%CI:1.76~2.40, P<0.001)、无复发生存期(HR=2.43, 95%CI:1.84~3.21, P<0.001)和无进展生存期(HR=2.19, 95%CI:1.30~3.70, P=0.003)的不良预后因素;高表达的TIM-3与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OR=2.26, 95%CI:1.51~3.39, P...  相似文献   
94.
目的:评价阿莫西林颗粒(再林)对小儿感染性疾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试验,试验组1 983例,口服阿莫西林颗粒40~80mg·kg-1,tid;对照组693例,口服头孢拉定干混悬剂6.25~12.5mg·kg-1,tid,疗程7~14d.结果: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9.49%和91.88%,优于对照组的35.93%和60.46%(P<0.05);细菌清除率试验组96.67%,对照组83.33%,2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1.46%,对照组4.91%,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阿莫西林颗粒治疗儿科感染性疾病疗效较好,在服药前需详细询问青霉素及其他药物过敏史,首剂应在医护人员密切观察下服药.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10月—2013年11月确诊GERC者73例,将其中焦虑、抑郁患者分为A、B组,无焦虑抑郁患者,定为C组,A组28例,B组24例,C组21例。B组、C组患者进行常规抗反流治疗,A组加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治疗12周后评估患者GERD-Q量表及咳嗽症状积分变化。结果 3组治疗第4、8、12周后GERD-Q积分、咳嗽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P<0.01,P<0.05);治疗第4、8、12周后GERD-Q量表评分、咳嗽症状积分降低程度A、C组均高于B组(P<0.01,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P<0.05),A、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伴有焦虑、抑郁状态GERC患者,具有价格低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6.
97.
目的探讨炎症环境下含有Src同源结构域2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2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2,SHP2)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 PDLSCs)增殖及成骨分化的调节作用和相关机制,为牙周炎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使用慢病毒感染构建敲低SHP2基因的h PDLSCs细胞系,通过RT-q PCR、Western blot验证SHP2的敲低水平;使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在体外模拟炎症环境;CCK-8检测正常及炎症条件下敲低SHP2对h PDLSCs增殖的影响;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ALP活性检测、ARS染色、RT-q PCR以及Western blot检测成骨指标;Western blot检测敲低SHP2在炎症条件下,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mitogen...  相似文献   
98.
甲巯咪唑诱导新生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甲巯咪唑(MMI)对新生大鼠视网膜血管发育的影响,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浓度与正常血管发育和异常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实验组(MMI组)新生Sprague Dawley大鼠75只,孕鼠分娩后第1天即饮用含0.1%MMI的自来水。对照组50只新生鼠的母鼠饮用普通自来水。两组新生鼠又分别分为4 d和10 d两个亚组,每组取右眼进行视网膜铺片和二磷酸腺苷(ADP) 酶染色,左眼行石蜡切片后计数突破视网膜内界膜的细胞核数目,对视网膜血管进行评估;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血清IGF-I的测定。同时观察各组新生鼠体重的变化。 结果 10 d MMI组鼠新生血管发生率为27%,4 d组及对照组未见新生血管形成。4 d MMI组血清IGF-I水平(73.07ng/ml) 同4 d对照组(168.73 ng/ml)相比明显下降。10 d MMI组(175.13 ng/ml)也明显低于10 d对照组(306.38 ng/ml) (P=0.00)。MMI组新生鼠同对照组相比,可见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 结论 MMI可抑制正常的视网膜血管发育,引起新生血管,可能与最初血清IGF-I水平的下降有关。血清IGF-I水平的时程变化同未成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7,23:198-201)  相似文献   
99.
克雷伯氏菌肠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1月至1992年7月对401例急性腹泻患儿粪便检出肺炎克雷伯氏菌70株(17.5%),产酸克雷伯氏菌4株(1.0%),表明克雷伯氏菌是本组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易引起1岁以内的婴儿感染,且以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发生率最高。全年均可发病,以春秋季为高峰。并对该菌所致肠炎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致病性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0.
足部作为肢体供血末端,当下肢缺血时多数病变及症状首先出现在足部,足部血流来源于由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腓动脉。胫前动脉向下延伸为足背动脉并发出跗外侧动脉、跗内侧动脉,继续向下则延伸为第一跖背动脉。胫后动脉则在足底分为内、外侧动脉,两支动脉相较而言,足底外侧动脉更为粗大并携带更多血流量,承担更多区域的主要灌注责任,并与来自足背动脉的深支吻合形成足底动脉弓,对前足的灌注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足部主要血管解剖及其相关变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