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回顾性分析影响81例消化道穿孔患儿预后的多种因素,发现影响预后的因素为原发病、胎龄、合并症和并发症、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时机、围手术期处理的条件。而病死率与穿孔部位、出生体重、性别无关。提出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此类疾病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肠闭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了解先天性肠闭锁临床、病理、治疗、预后及其相互关系,对52例经手术证实的肠闭锁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53%患儿有胆汁样呕吐,7例生后48小时有少量胎粪排出。闭锁部位:空肠9例,回肠37例,结肠5例,全肠道闭锁1例。闭锁类型:隔膜型6例,盲袋型30例,多发型13例,Apple-peel型3例。42.3%患儿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或肠扭转。52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40例,治愈率76.92%。肠造瘩疗效差。裁剪式吻合治愈率为88.46%,肠切除吻合术治愈率为68,75%。出现症状时间与闭锁部位有关,强调对闭锁近端扩张肠段切除和裁剪物合。就诊及治疗时间、腹腔严重合并症、术后并发症、再次手术、肠管保留长度及回盲瓣保存与否均是影响生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1997年8月8日至11日在西宁召开了全国小儿外科学术研讨会,190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收到论文225篇,其中54篇会上交流.胡廷泽、李振东、龚以榜、刘贵麟、刘唐彬五位教授,分别在大会上作了专题报告.代表们对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起到了交流经验,促进发展的作用.下面分别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 :对本院近 18年巨结肠根治术后再手术病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从 1984年~ 2 0 0 1年我院共行巨结肠根治术 889例 ,其中 5 8例 69次需根治术后再次手术 ,再手术率为 7 7%。再手术原因包括黏膜脱垂 ( 15例 )、粘连梗阻 ( 10例 )、便秘复发 ( 8例 )、瘢痕狭窄 ( 7例 )、大便失禁 ( 4例 )、夹层感染和肛瘘 ( 9例 )、小肠结肠炎 ( 2例 )、伤口裂开 ( 6例 )、吻合口漏 ( 4例 )、其他 ( 4例 )。结论 :随着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和新术式的运用 ,很多再手术的情况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18.
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经验,对改进的治疗方案进行评估。方法回顾1995年6月~2002年6月155例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并且对2000年5月前后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比较。结果本组155例行X线钡剂灌肠、直肠测压及直肠黏膜活检确诊,107例行Ⅱ期根治术,48例新生儿期行I期根治术。147例治愈出院,术后发生肺炎25例,伤口裂开8例,8例死亡。在第一阶段107例中2例施行一期手术;第二阶段48例中46例施行一期手术。与第一阶段相比,第二阶段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死亡数明显下降。结论(1)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临床症状不典型,一般情况较好者尽可能先保守治疗,造瘘术只用做最后手段。对结肠穿孔者应常规在直肠上段、乙状结肠部位行组织活检。对于诊断有疑问的病例在手术中取多处活检是必要的。(2)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巨结肠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是治疗各种类型先天性巨结肠的原则。对于大部分常见型病例,经肛门手术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