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病原因,总结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3月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例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CT、M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及出现截瘫的原因,根据原因进行动脉瘤栓塞及抗血管痉挛治疗.结果 6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患者除头痛及颈部不适症状外,5例伴有双下肢截瘫,1例为四肢瘫,经动脉瘤血管内栓塞及抗血管痉挛对症治疗,截瘫肢体肌力由发病时的0-Ⅰ级恢复至Ⅳ-Ⅴ级,基本可正常生活,其中2例肌力恢复所需时间较短,约2周,余4例患者3个月内恢复.术后半年及1年随访患者肢体肌力完全恢复.结论 以截瘫为临床表现的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其发病原因倾向于动脉瘤破裂出血致大脑初级运动区及辅助运动前区供血不足,出现截瘫甚至四肢瘫.采用介入栓塞动脉瘤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术后辅以抗血管痉挛及改善神经功能的对症治疗,截瘫症状可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创伤性颅脑损伤是当今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创伤之一。本研究进一步探讨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作为判断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严重程度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7月颅脑损伤患者106例。所有患者均于受伤后12 h入院,入院时均行头颅CT检查证实颅脑外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经后路减压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18 例合并寰枢椎脱位的复杂颅颈交界区畸形患者(先天性寰枢椎脱位15 例、经口腔入路齿状突磨除术后症状加重致枕颈失稳1 例、外伤所致2 例)的临床资料.施行经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术中行体感诱发电位及肌电图监测,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17 分评分系统和影像学改善程度评价手术疗效.结果 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18 例中16 例钉棒内固定系统和寰枢椎复位良好,1 例复位不良;骨性融合良好16 例,欠佳1 例.术后临床表现均不同程度好转,1 例突发呼吸骤停死亡.术后平均随访6.62 个月(3 ~ 28 个月),JOA 平均评分为11.62 ± 3.23,与手术前评分(7.51 ± 3.82)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 - 5.476,P = 0.004).结论 经后路减压、复位、钉棒内固定术治疗合并寰枢椎脱位的颅颈交界区畸形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少患者痛苦、避免再次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创伤性颅脑损伤(TBI)患者血清LGT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规律,初步分析其在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9例TBI患者和30名门诊体检者血清用蛋白质指纹仪及WCX2蛋白质芯片检测血清LGT蛋白质组,共检测212人次。在指纹图上,质荷比(M/Z)为相对分子质量11100~11900之间出现一峰簇样指纹标志且蛋白峰值>5%为阳性诊断标准,依据LGT蛋白质组动态变化共分为4组,观察4组中的病死率。计量资料采用SNK-q检验和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入院初LGT蛋白质组丰度在重度颅脑损伤组[(13.5±9.3)%]和轻中度颅脑损伤组[(5.2±4.9)%]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0.5)%,P均<0.01];重度颅脑损伤组LGT蛋白质组丰度明显高于轻中度颅脑损伤组(P<0.01),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无表达。LGT蛋白质组丰度与预后呈负相关(r=-0.415,P<0.01),死亡组LGT蛋白质组丰度[(15.2±12.2)%]明显高于存活组[(8.5±6.4)%,P<0.01]。LGT蛋白质组持续阳性组病死率70%,持续阴性组病死率为5%,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阳性转成阴性组病死率为8%,LGT蛋白质组经治疗由阴性转成阳性组病死率为43%。结论 LGT蛋白质组为TBI患者病理状态下合成的一组蛋白质,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对TBI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可能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