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4篇
  免费   360篇
  国内免费   261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149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73篇
内科学   690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7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55篇
综合类   1208篇
预防医学   519篇
眼科学   34篇
药学   366篇
  4篇
中国医学   1002篇
肿瘤学   117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3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101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245篇
  2013年   223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247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81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42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12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61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7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去除重金属的工程菌对小鼠的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去除重金属的工程菌R32被排放到环境中后对小鼠的毒性.方法 采用4种受试物(处理液1:分别含1、2、5、10g/L纯培养的R32菌体;处理液2:取处理20 mg/L铬液2 h的R32按处理液1方法配制;处理液3:含50 g纯培养的R32菌体在1、3、5和7 d内的分泌物溶液;处理液4:取处理20 mg/L铬液2 h的R32按处理液3方法配制)分别对昆明种小鼠进行急、慢性毒性实验,蓄积毒性实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变试验,观察吸附重金属铬前后的工程菌R32及其分泌物对小鼠的毒性.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的各实验组的小鼠全部存活,进食增加且精神状态和生长发育良好,活动、排便、外观均未见异常.慢性毒性实验的各实验组的小鼠全部存活,进食量有不同程度增加,精神状态良好,活动和反应能力无异常.给予处理液1、3、4的各实验组小鼠未见中毒症状,全部存活,而给予处理液2的各实验组小鼠在染毒12 d后开始出现进食量减少,体重增长减缓;14 d后部分小鼠体重开始降低;19 d后开始出现2只死亡雌性小鼠.给予处理液1、3、4的各实验组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未吸附铬的R32及其吸附铬前后的分泌物均不会引起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发生率升高.给予处理液2的各实验组小鼠中,1、2、5 mg/L投菌量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mg/L投菌量的实验组微核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予处理液1、2、3、4的各实验组精子畸变率与阴性对照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附铬前的R32及其在吸附前后所分泌的分泌物对小鼠均无急性毒性、慢性毒性和蓄积毒性;吸附铬后的R32对小鼠的急性毒性、慢性毒性以及精子畸变的影响不明显,但有一定的蓄积毒性,对小鼠的微核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 (CO)中毒对周围神经的损害。方法 对 2 1例急性CO中毒患者 ,总结其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征。结果 肌电图结果显示 :受损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动作电位波幅降低。结论 中毒是周围神经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 ,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993.
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法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药物能否发挥正常疗效的关键之一,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一直是药物制剂研发的重点之一.本文综述了影响药物吸收的几个因素以及改善难溶性药物吸收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94.
1 现状概况  近年来 ,有关服用中药而导致的肾脏损害屡见报道 ,有严重不良反应的中药成分受到重视和研究 ,马兜铃酸就是其中之一。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Acid ,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含硝基化合物 ,是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所含的共同成分。《中药大辞典》中收载马兜铃属植物的药材品种有马兜铃、天仙藤、白金古榄、朱砂莲、关木通、寻骨风、广防己 (汉中防己 )、青木香、青香藤、南木香、通城虎、假大薯、淮通、管南香、鼻南雷 ,都明确含有马兜铃酸成分。上市的中成药如龙胆泻肝丸、济生橘核丸、志赤丸、纯阳正气…  相似文献   
995.
纵观新中国成立后的预防接种形式。可概括为三种.一是冷链装备之前的季节性分散式接种;二是冷链装备后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的分散式接种.一般每两个月运转一次;三是近年来正在逐步推广的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下面根据我县的做法并参考有关文献.就计划免疫集中式定点定时接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96.
1994年~1998年,采用左旋咪唑涂布剂治疗慢性复发性葡萄膜炎21 例,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4年~1998年间共收治21 例,其中男13 例,女8 例,年龄6 岁~55 岁,双眼发病者17 例(80.95 %),单眼发病者4 例(19.05 %),病程最长者35 a,应用左旋咪唑治疗前均有2次以上复发病史.  相似文献   
997.
提高高危妊娠的筛查、监护和管理质量是降低孕产妇、围生儿的发病率、病死率 ,提高人口素质的关键。为了掌握兵团高危妊娠发病底数 ,提高高危妊娠管理水平 ,我们对兵团农牧团场 3 0 5 5例孕产妇进行了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为 1997年 1月 1日至 1998年 6月 3 0日期间兵团 2 0个抽样团场内的 3 0 5 5例孕产妇。均为兵团内常住户口 ,妊娠期接受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孕产妇或临时户口在 1年或以上并接受辖区卫生保健部门产前检查的孕产妇。1 2 方法1 2 1 采用两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兵团 15个师级基层单位的 172个…  相似文献   
998.
PN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挽救了部分危重病人,并发症也较早期明显减少。但近几年来,随着各种技术和产品的成熟,认识到肠外营养有其不足之处,如用肠外营养要求医护人员增强防护意识、加强预防就能避免发生这些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生殖和代谢方面的异常,如月经稀发或闭经、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多毛、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动物模型的选择与研究结果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已有的PCOS大鼠和小鼠模型的文献进行分类及梳理,比较常见的PCOS大鼠和小鼠模型生殖和代谢两方面的异常表征,阐述PCOS模型建立的机制,探讨各模型在PCOS研究中的应用和价值,以期帮助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准确地选择PCOS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通过研究质子加速器 7Li(p,n)7Be 反应的中子特性,为研究和制作适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的加速器中子源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加速质子使其轰击Li靶后产生中子;通过金属箔活化法,测量中子与In箔发生阈值反应后放出的γ射线;然后计算出In箔的放射性活度、加速器反应后放出中子的注量和反应的微分截面。结果 质子加速轰击Li靶后,在不同方向产生不同能量和注量的中子。加速器电压分别为3.0、2.8和2.6 MV,出射中子与入射质子束的方向一致时, 7Li(p,n)7Be 反应的微分截面约为50 mb/mr;夹角为60°时,反应的微分截面减小到30 mb/mr左右。由于部分中子与其他金属原子等发生弹性散射而射向后方,提高了这一范围内In箔的比放射性活度,影响了其微分截面的准确性。结论 用金属箔活化法测定中子简便易行,可同时测得多个方向的中子分布,但需对中子与其他金属弹性散射产生的影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7Li(p,n)7Be 反应后发射出的中子经慢化后,能得到适于BNCT治疗的热中子和超热中子;若作为BNCT的中子源,加速器的质子束流需达到10 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